奶奶的微笑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ao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悠悠,又是一年春来到,我的记忆在苏醒,淅淅沥沥的小雨是我对奶奶不绝的思念。
  奶奶离开我们有四个年头了,去世时八十八岁,这个数字很吉利。我一直以为奶奶是不会走的,但病魔是残忍的,那天我凌晨五点刚从奶奶的住处回家,就接到了奶奶离开的噩耗。亲爱的奶奶走得太匆忙了,从此我们只能在梦里相见。
  记忆中的奶奶是那样亲切。奶奶长得娇小,身躯也不挺拔,满头银发,虽然饱经风霜但面容慈祥。奶奶平时总是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拄着一根圆木拐杖,穿着灰蓝色的布褂子。奶奶没上过学,不识字,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妇女,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奶奶的一生很坎坷,小时候家境贫寒,孩子多,奶奶生下来没几天,就被送人了。到了养母家里,也无人照顾,整天被关在黑屋子里,从此眼睛落下了残疾,见不了光,弱视。几年后,奶奶患上了青光眼,为了保住左眼,手术摘除了右眼。可怜的奶奶只能用一只眼睛看世界了。
  奶奶虽是女人,却有着男人的胸怀,爽快,好强。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爷爷当生产队长,奶奶看不惯爷爷的慢脾气,有时对生产队的事儿也免不了“指点”一二。对奶奶的“指点”,多数人是赞成的。当然,也有人反对,背地里送给奶奶一个“女队长”的绰号。
  奶奶的不幸遭遇没使她的心变冷,倒使她特别有同情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小学,要饭的去我们农村讨饭。只要进了我们家的门,奶奶总是叫了我的小名“阿芳”,让我把当天家里做的米饭、蔬菜或小点心,送给讨饭的。讨饭的临出门前,奶奶还要嘱咐人家:“再来了就到家里来,多会儿也不会让你空着手走。”就好像那不是要饭的,而是她的熟人,甚至亲戚。其实当时我家的日子也不富裕,晚饭我们小孩子和奶奶、妈妈这些不干重体力活儿的都是吃稀饭的,只有爷爷和爸爸才能吃干饭。但奶奶说:“只要有一点儿法子,谁也不会拉下脸去要饭,怪可怜的,咱怎么能让人家空手走呢!”奶奶朴实的语言让我从小就明白了遇事不能光想到自己,也要设身处地为别人想想。
  小时候我和奶奶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奶奶就是我童年的全部。那时候,我既是奶奶的小尾巴,也是奶奶的小帮手。我常常跟随奶奶打扫庭院,抬水桶,浇菜,喂猪,喂鸡,喂鸭……记得每天天还没亮,奶奶就早早起床了,烧柴,洗米,煮粥,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每天我起床的时候,都能吃到奶奶为我调好的一碗热乎乎的白糖粥,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顿早饭,却让我至今回味无穷,怀念不已。奶奶啊,您辛苦了,您受累了!如今日子好了,小辈想孝敬您老人家的时候,您却已在天国了。
  时光如水,奶奶离去已经有一千四百多个日子了。很快又是奶奶的忌日,每个春风拂面的日子,就像奶奶干净温暖的怀抱搂着我。夢里的她,还会像幼时那样,或拉着我的手,去豆地里寻找蚕豆上的小耳朵;或站在灶头前给我做菜饼;或撸着袖子帮邻居腌瓜;或嘴角漾着笑容,站在窗边,等着我放学回家……而我再也无欲无求!
  一年一度,我都会站在春风里。闭上眼睛,等着奶奶的微笑!
其他文献
已是暮春,气温蹿过25℃,是植樟的好时候了。  十几棵新栽的裹着草绳的樟树静默地耸立着,在呢喃的燕语里,摇曳着柔弱的枝、稀疏的叶。  都持续六七年了,逢上这样的季节,我都会觅得一方空地,植下数量不等的这种被称作“南国佳木”的树。  也没去细究为什么,若非要给个理由,就两个字:喜欢,且由来已久。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某个冬天,我因事去了趟四川宜宾。  出了站口,但见大街、小巷都蓬蓬勃勃地生长着一种树,
期刊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的输注指征,以便提高临床输血的效果,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指导临床合理输血。 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01年12月小儿血液病经输血治疗的189例患儿
黑轿车屁股上的红灯闪了两下,车在邢马河桥头就停下了。  车里闪出一个红胖子,红胖子身后跟着两男一女。这行人一下车,就像一支搜索队,从桥东头搜索到桥西头。红胖子竖起短指头,在过桥的马路上指指点点,身后夹着公文包的两个男人只是点头哈腰。他们走回桥头,麻辣子超市隔壁的院门前,红胖子五指张开,倒梳了两把油亮亮的大背头,说,就这里了,你们对主人家说一说。  麻辣子来到红胖子面前。红胖子双目水漾漾的,他不看麻
期刊
上天的恩泽  一如既往  点点滴滴  草木轮回的气息  雨打芭蕉  方言里的昵称与忧思  随风潜入的  多少身不由己  花开花落  倾听生命的诺言  在潮湿的季节里  坦然面对冲动与惊喜  从雨到云到雪  款款都是尊贵的身份  荡涤尘埃  冲刷雾霾  纵然无法选择落点  大地有大地的情怀  清新到蛙鸣一片  干净到彩虹满天  听蝉  一直惊诧于  那次勇敢的蜕变  脱落金衫  露出翅膀  才有蝉唱
期刊
周末,应镇文联亭林文学社的邀请,去歇马桥村参加文学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采风活动。说来真是惭愧,作为一个在本地工作了多年的“土著”,对歇马桥村竟然知之甚少。借着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参观歇马桥村老街,了解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歇马桥村,坐落于昆山市的东南部,距离歇马昆山城二十公里左右。从苏沪高速公路千灯(东)出口处转入机场路,到歇马桥村只有三四分钟的车程,交通极为便利。  这日天公也作
期刊
现在网络发达,文化生活丰富,年轻人一般都睡得比较晚。由于我夜里要看点书,长年累月,把全家都变成了夜猫子。  最近一天夜里十一点多,我洗漱完毕准备睡觉,发现老婆蒙着被子跟着手机在学唱歌。我批评她:“你怎么不看时间,都半夜了,还在唱歌。”“你不要烦,我就是怕声音大,才蒙上被子轻轻地唱。”她不耐烦地回了我一句。“你唱的音调都跑偏到哈尔滨去了,被街坊邻居听到了不得笑掉大牙。”我调侃了她一下。她压低了声音说
期刊
千灯,一座从来不缺故事的小镇,华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每一个时期都在千灯的年轮上留下印记。挥别神州海岸,去往未知世界的徐福;踏遍千山万水,叩问民族命运的顾炎武;横渡吴淞北上,传唱大江南北的昆曲;追随创业的脚步,激越创新人生的千灯企业家……外向、辐射、传播,这些是千灯文化的关键词。  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人们对“乡愁”的品咂,才有更复杂的况味。也正因为文化千灯的传播力及影响力,央视百集大型专题纪录片
期刊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风尚,如今越来越为世人所传颂与接受。做人不能贪,无论你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贪字头上一把刀,腐败贪污就是在自己的头上悬一把刀,即便一时侥幸躲过法律的制裁,但这把刀终有一天会架在你的脖子上。  “做人要做老实人、诚实人、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报!”拜读关于好家风的词条,我禁不住打开思念的闸门,浮想联翩,想起了我那文韬武略而又和蔼可亲的外公的话。  从有记忆时起,我就被父母
期刊
目的:国内尚无有关ABCD2、ESRS和SPI-Ⅱ预测复发性脑卒中的对比分析。本研究目的为比较ABCD2、ESRS和SPI-Ⅱ对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预测的准确性。  方法:对比分析ABCD2
背景和目的:心肌缺血是导致心肌运动异常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人们对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运动异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发现心肌缺血时,首先出现的是心肌的舒张运动异常。以往检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