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q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受到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但马克思比青年黑格尔派进步的地方就在于他朝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向前进。马克思在肯定宗教来源于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宗教批判是政治批判的前提,政治批判应通过宗教批判进行而不是止步于宗教批判,同时提出了私有制是宗教存在的根源之一,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来实现宗教消亡。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对于今天用好宗教,解决宗教问题,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以及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都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当今,全球已打响人才争夺战,大力培育、广招、重用国内外贤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只有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才资源强国,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各种挑战,稳操胜券.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制度特征进行了预测和探索,但他们没有形成对社会主义文化特征的系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不
将内部人协议引起的失业呆滞引入NK-DSGE模型,分析失业呆滞对我国失业及其持续性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失业呆滞不仅影响了外生冲击下失业的动态反应及其持续性,并且对宏观经
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有优势,但均需要创新发展,政治经济学创新需要实现从体系创新到范式创新的转变。“国民幸福论”的提出有着丰厚的经济学思想渊源,也
近年来,我常对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从事学术活动有年,也曾取得某些成果,但就个人学术思想而言,有没有一个可称之为“核心”的概念呢?
随着权力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渐趋强化,公共行政研究的主题从行政权力转换到政府能力.在分别界定政府能力和行政权力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依法行使公共权力、不断提升政府能力的
适度行使国家权力是政治管理的重大课题.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以及国家权力行使的制约因素,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务必防止国家权力的'越位'和'缺位',实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