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超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方法:我院治疗的超高龄冠心病患者150例,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治疗过程中,护理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超高龄冠心病患者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的常规护理。
结果:护理组7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7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67%。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
结论:对超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超高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00-02
笔者为了探讨超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对我院治疗的75例超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治疗的超高龄冠心病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80~91岁,平均年龄83.36±3.56岁。其中22例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90例患者为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患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型梗死,18例患者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型梗死。其中71例患者有吸烟史、102例患者伴有高血压、51例患者伴有糖尿病、39例患者伴有陳旧性心肌梗死、24例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16例患者伴有高血脂、41例患者伴有脑梗死。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人员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性的冠心病治疗方案,同时,护理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超高龄冠心病患者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的常规护理。
1.3护理。
1.3.1一般护理。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入院时给予患者热情的接待,并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情况,让患者尽早的熟悉医院的环境,在治疗前向患者耐心的讲解各项治疗措施的作用和意义,使患者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给予患者良好的基础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室内良好的温度和湿度;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为患者提供柔软舒适的病号服;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及时为患者进行吸痰治疗,让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
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护理,给予患者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低糖、富含植物蛋白、富含粗纤维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限制脂肪的摄入,给予补充水、无机盐和维生素[1]。
1.3.2专科护理。注意控制冠心病的各项危险因素,包括: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控制血糖;防止全身感染;控制血脂、胆固醇等[2]。
用药护理,超高龄患者由于身体原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年轻人要高很多,首先向患者讲解所用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同时让患者严格的按照医嘱用药,不得私自更改患者的用量。超高龄患者自己容易忘记服药,因此需要有专人负责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监督。在静脉给药时,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输注并给予对症治疗[3]。
对家属进行教育,向家属讲解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以及意义,介绍需要注意的各项事项。以便家属可以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并带患者定期到医院就诊。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家庭环境对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家属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睡前用热水泡脚、早睡早起等;家中常备缓泻药,以防止患者发生便秘的情况;在洗澡时要保持通风,且每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4]。
1.4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疗效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级。显效: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发病次数减少>80%;有效: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好转,发现次数减少>50%;无效: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发病次数减少<50%;加重:冠心病的发病次数有所增加。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75例患者,临床疗效为:24例患者为显效,占32.00%;42例患者为有效,占56.00%;6例患者为无效,占8.00%;3例患者为加重,占4.00%;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75例患者,临床疗效为:11例患者为显效,占14.67%;36例患者为有效,占48.00%;13例患者为无效,占17.33%;15例患者为加重,占20.00%;总有效率为62.67%。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见表1)。
方法:我院治疗的超高龄冠心病患者150例,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治疗过程中,护理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超高龄冠心病患者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的常规护理。
结果:护理组7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7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67%。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
结论:对超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超高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00-02
笔者为了探讨超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对我院治疗的75例超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治疗的超高龄冠心病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80~91岁,平均年龄83.36±3.56岁。其中22例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90例患者为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患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型梗死,18例患者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型梗死。其中71例患者有吸烟史、102例患者伴有高血压、51例患者伴有糖尿病、39例患者伴有陳旧性心肌梗死、24例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16例患者伴有高血脂、41例患者伴有脑梗死。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人员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性的冠心病治疗方案,同时,护理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超高龄冠心病患者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的常规护理。
1.3护理。
1.3.1一般护理。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入院时给予患者热情的接待,并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情况,让患者尽早的熟悉医院的环境,在治疗前向患者耐心的讲解各项治疗措施的作用和意义,使患者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给予患者良好的基础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室内良好的温度和湿度;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为患者提供柔软舒适的病号服;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及时为患者进行吸痰治疗,让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
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护理,给予患者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低糖、富含植物蛋白、富含粗纤维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限制脂肪的摄入,给予补充水、无机盐和维生素[1]。
1.3.2专科护理。注意控制冠心病的各项危险因素,包括: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控制血糖;防止全身感染;控制血脂、胆固醇等[2]。
用药护理,超高龄患者由于身体原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年轻人要高很多,首先向患者讲解所用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同时让患者严格的按照医嘱用药,不得私自更改患者的用量。超高龄患者自己容易忘记服药,因此需要有专人负责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监督。在静脉给药时,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输注并给予对症治疗[3]。
对家属进行教育,向家属讲解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以及意义,介绍需要注意的各项事项。以便家属可以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并带患者定期到医院就诊。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家庭环境对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家属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睡前用热水泡脚、早睡早起等;家中常备缓泻药,以防止患者发生便秘的情况;在洗澡时要保持通风,且每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4]。
1.4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疗效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级。显效: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发病次数减少>80%;有效: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好转,发现次数减少>50%;无效: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发病次数减少<50%;加重:冠心病的发病次数有所增加。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75例患者,临床疗效为:24例患者为显效,占32.00%;42例患者为有效,占56.00%;6例患者为无效,占8.00%;3例患者为加重,占4.00%;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75例患者,临床疗效为:11例患者为显效,占14.67%;36例患者为有效,占48.00%;13例患者为无效,占17.33%;15例患者为加重,占20.00%;总有效率为62.67%。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