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构建问题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举世瞩目,但中国话语的缺失也毋庸置疑,中国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构建中国话语.中国话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系统的理论性表达.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构建中国话语,要注重三个方面:在认识和处理多重“关系”中把握中国话语问题,处理好中西关系、古今关系、后现代与现代关系以及社会话语、生活话语、意识形态话语的关系;在实践中认知和提炼中国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构中国话语的实践基础、动力与检验标准;从主体性维度构建中国话语,坚持历时性与共时性主体、宏观与微观主体、目标与过程主体
其他文献
作为制度外的反腐形式,微博反腐在取得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存在着合法性困境、犬儒主义倾向和易扭曲政治生态的三重风险。微博反腐只能作为传统反腐的补充形式,与制度反腐形成互动
信仰方式和信仰心态实际上都是信仰主体对某一信仰的具体态度。信仰方式包括理论确认、情感体验和行为追求,信仰心态包括信仰认知、信仰情感和信仰意志。本文主要探讨了信仰方
乡村精英是农村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地方内在资源与文化底蕴了解充分,在农村内源式扶贫,特别是关注贫困主体自我发展能力、探求地方特色反贫困路径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