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位来自印度的新任CEO,本不过是一名微软老兵,但自从2月4日起,他突然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角色。作为那艘行将就木的 “微软”号巨轮之终极拯救者,萨提亚·纳德拉又将驱使着庞然的微软去向何方?让我们一起深度邂逅下这位纯正东方血统的外来和尚,刚刚接掌了西方软件巨擎的新掌门。
如果用“旷日持久、声势浩大”来形容微软本次长达半年的CEO选秀,我想你一定也不会反对。除了那位偏好玩反水游戏的“木马”哥: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鼎鼎大名、擅长扭转大局的68岁福特CEO艾伦·穆拉利(Alan Mulally)也曾为这场竞选客串了一把大咖秀。经过广泛的人选物色、甚嚣尘上的传闻和新闻界的高度关切之后,微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新CEO:萨提亚·纳德拉。
除非你是一位密切关注微软整个企业架构的专业人士,否则,相信绝大部分用户对这位一夜之间就蹿红了的大神,可能都不会太熟悉。那么,刚刚成为微软领路人、掌握着公司未来发展命脉的这位纳兄究竟何许人也? 他又将给微软带来什么样的新气象呢?
来自东方的新掌门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1967年生于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德,一个盛行软件外包业务的大城市。20岁移居美国,自此正式踏上了他的信息科技圆梦之路。
尽管在1988年刚刚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UWM)时,纳德拉在软件专业方面的资质相当平庸。但据UWM教授K.韦乐凡(K.Vairavan)的回忆,在1990年毕业时,经过2年“睡袋@实验室”式日以继夜追赶的纳德拉,已经成为大家眼中的好学生。而当同学问他为什么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纳德拉坚定地回答:“我不需要当博士。我会雇博士当手下。”随后他加入了当时势头正旺的Sun Microsystems(2009年Sun被Oracle收购),负责开发电子邮件系统,他的软件工程师职业生涯也就此启航。
1992年纳德拉以技术专家的身份进入微软Windows NT部门,负责为高盛等行业分析公司的数据人员提供微软的技术数据。此后,他又担纲完成过多个重要项目和岗位,包括1998?2002年负责管理、运营微软为小企业网站提供技术支持的bCentral部门,2007年带队将Windows Live Search升级蝶变成后来的必应(Bing)。直到2011年,纳德拉终于以微软云计算和企业部门执行副总裁的身份,全面接手微软服务器和工具业务,并直接向首席执行官(CEO)史蒂夫·鲍尔默汇报工作。其下业务就包括后来成为微软云计算战略的核心项目:Azure。这在冥冥之中也奠定了纳德拉迈向CEO岗位的重要基石。
微软的新掌门来自关注云计算的核心业务部门这似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儿。这完全符合其前任斯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众志成城的誓言:要将微软从一个纯粹的独立软件开发商转型成设备+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商。正是在这样的战略规划下,微软才接连推出了像Office 365和Windows Azure这样的,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型产品。而这两款产品在2013年,的确都为微软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痛下决心,重构微软帝国
鲍尔默的退出或将标志微软历时13年、曾经所向披靡的“快速跟随”战略时代,终于告一段落。在这段漫长的历程中,虽然微软依旧凭借Windows和Office的垄断地位,轻松坐拥年净利润219亿美元(2013年),但却毫无争议地错过了移动互联这趟新时代的快车。
尽管鲍尔默一直寄希望于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能够帮他挽回败局,奋力赶上。可惜现实总是那么骨感,面对必应(Bing)、Windows Phone手机以及Surface平板电脑,这一系列的“无疾而终”。即便是在Xbox方面,稍有斩获,但类似Zune服务的惨败,最终还是让鲍尔默走向了“滑铁卢”,并扣上了微软史上最“无能”的CEO头衔。
现在,新上任的CEO纳德拉,一改鲍尔默大腹便便、高高在上的形象。他精瘦干练、谦逊时尚,他正试图以一个和善、温厚,并对未来技术充满了好奇和渴望的学习心态,努力从零开始,重新塑造一个新微软的形象。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另外一个细节:微软管理层的权力变更并非仅仅体现在鲍尔默上。微软还宣布,比尔·盖茨也辞去了董事长一职,改而担任全新的技术顾问(Technology Advisor)。在这个岗位上,盖茨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公司,鼎力支持纳德拉决策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方向。”
约翰·汤普森(John Thompson)作为微软董事会的首席独立董事,将接任董事长一职。汤普森之前曾经担任过赛门铁克CEO和IBM副总裁等要职,并直接负责鲍尔默接班人的遴选工作,甚至他本人也曾被传是微软CEO可能的候选人。他确实曾催促鲍尔默加快行动步伐,否则就让出位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鲍尔默决定下台,将CEO宝座让给了纳德拉。
摆在新管理层眼前的事情确实还很多。除了继续竭力实现向设备+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商转型的战略外,微软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还一直在进行组织架构的大调整,以求将庞大、割裂、冗长的微软体系,改造成“一个微软”的有机整体。今天,如果我们从“设备+服务”的角度,再重新审视其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的决策,也未尝不能理解微软架构重组的良苦用心了。今天的微软或已不是昨天的微软,现在它已有了新的掌门人,正尝试着以全新的心态迎接转型。
10个事实读懂纳德拉
了解完这位新掌门人的背景资料,你脑海里或许已对纳德拉描绘出了一个轮廓形象。但如果你希望更清晰地勾勒出他的样貌,进一步掌握他的行事风格和思想理念,从而预测未来微软帝国的去向。那你或许应该了解以下关于萨提亚·纳德拉的10个最重要的事实。
1 他已为微软效力超过20年。
纳德拉是不折不扣的微软老人,这可能会让希望通过空降CEO来为微软复杂的业务体系注入新活力的行业分析师们大失所望。不过,就微软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它还远没有到业务运营失控,必须借助外部力量来重新构建商业模式的地步。所以从企业内部选拔既了解公司业务,又更具突破创新能力的领导者,也是个合理的选择。 如前所述,印度出生的纳德拉是位名副其实的软件工程师,但他同时还持有工商管理学位。他早在1992年加盟微软之前,在Sun公司开始步入职场。自那以后,他先后担任过多种高管职务,包括管理曾为微软创造数百亿美元收入的服务器和工具部门,后期还接管了微软的云计算和企业部门。但“做生意、赚钱”其实并非他惟一的工作重心:纳德拉还为Windows Live Search转型成必应(Bing)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必应业务本身并不是一个能赚钱的“好生意”,但现在,必应已经成为一大批微软服务体系的信息基础平台。
2 他心系云计算。
选择纳德拉完全符合微软最近的转型战略:成为一家设备+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公司。微软正迅速华丽转身,全力提供以云为中心的服务,比如Office 365、SkyDrive、Xbox Live以及令Windows 8生态系统真正能实现跨平台运转的微软帐户(尽管这个让很多中国用户感到厌烦,他们不得不凭空又多管理一个微软帐户,而且它不能与QQ或微博帐号打通,不支持统一登陆模式。希望纳哥能够听到我们的抱怨!)。纳德拉领导的部门负责推动所有这些项目的技术,这就引出了下一个事实。
3 他承认,计算正在向PC之外的领域拓展。
纳德拉在以公司CEO身份写给微软员工的头一封电子邮件公开信中写道:“我认为,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计算会变得更加无所不在,智能将来自周围环境。软件和新硬件外形的共同进化,将令我们在工作、生活和现实世界中所做及所体验到的许多事情更趋中间化、数字化。日益庞大的物联网络、来自云的强大计算能力、大数据提供的洞察力以及机器学习获得的智能,将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他同时还特别强调:“这是软件推动的世界。”
4 但他没忘软件需要通过硬件来交付。
纳德拉一再强调:微软现在也涉足硬件行业,尽管他承诺软件方面的既定目标坚定不变。他还表示过:“未来将是一个由软件推动的世界,但却需要通过设备来交付。”诺基亚、Surface和Xbox等硬件部门,那些成千上万的员工肯定会松口气。
5 他求知若渴。
他同样在写给微软员工的那封公开信中写道:“许多认识我的人说,我是一个始终受到好奇心和求知欲摆布的家伙。我平常喜欢购买各种各样的书,多得看不完。我报名参加了好多网上课程,多得学不完。我基本上认为,如果你不学习新知识,就无法干出漂亮的成绩。所以,家庭、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同造就了我。”
你也许不会知道,他报的那些网上课程竟然包括神经科学课。
5.5 他喜欢玩板球对抗赛。
板球对抗赛往往会持续长达五天,这项比赛被认为极其考验选手的耐心和能力,详见维基百科的解释(go.pcworld.com/testcricket)。纳德拉说:“我爱玩板球对抗赛。这项比赛有太多曲折的发展情节,就像是阅读俄罗斯小说。”
6 比尔·盖茨将担任他的顾问。
正如前面提到的,除了任命纳德拉以外,微软还宣布,比尔·盖茨辞去长期担任的董事长职务,将会更加直接地关注公司业务,会帮助纳德拉决策微软的技术和产品发展方向。据Re/code声称,盖茨在微软每周会有几天是全日工作,他似乎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干过了。原因何在?可能是……你懂的。
7 纳德拉之前没有担任过CEO。
不像传闻有希望担任CEO职位的其余几位候选人:Stephen Elop、Alan Mullally和Tony Bates等,萨提亚·纳德拉从来没有独自掌管过任何一家完整的公司,尽管他在微软掌管部门创造的收入远比大多数公司梦想的业务规模还要多得多。
8 他可能不会否认微软现有战略。
新上任的CEO通常要等几个月,才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但你别指望纳德拉会大幅扭转斯蒂夫·鲍尔默之前实施的重大组织变革。商业技术新闻网站ZDNet的Mary Jo Foley声称,他完全支持打造“一个微软”的全面架构调整:将微软重新划分成几个新的、以任务为导向的部门。
9 但保不准他可能会打破现状。
不过,这倒不是说纳德拉领导下的微软会遵守一成不变的现状。继鲍尔默出人意料地宣布离任之后,时任微软董事、现任董事长的约翰·汤普森表示,董事会“没有逼斯蒂夫辞职,但我们确实催促他加快行动步伐,而且确实逼得太凶了。”
纳德拉一定会将此铭记在心。纳德拉在致微软员工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我们这个行业并不尊重传统,只尊重创新。”他继而又说:“面对移动优先、云优先的世界,前方的机遇要求我们不断重新反思过去所做的事情,要我们去做新的事情。”
纳德拉在微软宣布其任命的新闻稿中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行动要快”这个观点:“微软前方面临巨大的机会,但要想牢牢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就得明确重点、加快行动、继续转型。我工作的一大方面就是,加强令我们能更迅速地将创新产品提供给顾客的能力。”
10 他不大使用推特(Twitter)。
除了将社交网络状态更新为“微软CEO”以外,纳德拉几乎对推特置之不理:他仅有的一小撮推特消息都是在2009年1月到2010年7月发布的。不过,这些推特消息都洋溢着萨提亚的满腔热情!的确是有求必应(Bing IT on)。
移动优先、云优先战术
作为微软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在第一时间做出承诺:将延续前任CEO斯蒂夫·鲍尔默主导的“设备和服务”战略,并以此为基础,力推“移动优先、云优先”(mobile first,cloud first)战术。
纳德拉在与微软企业销售团队主管苏姗·豪泽(Susan Hauser)的问答环节中,阐述了他的工作重心,又相当保守地谈论了他打算如何推动微软这个商业帝国前进。
正如许多观察大家所猜测的,纳德拉的愿景似乎是鲍尔默愿景的一种延伸,但纳德拉自身在数据和服务方面的强项有望带领微软破茧前进。 纳德拉告诉豪泽及网络直播听众:“我们稍微谈论了将来的战略重在设备和服务。我们这个行业激动人心,因为我们其实并不尊重传统及过去所做的事情,而是尊重创新、向前看。对我们来说,未来决定微软成败的将是移动优先、云优先的世界。”
纳德拉补充说:“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这个世界蓬勃发展,我们能带来什么样的创新。如果你看一下软、硬件的共同进化,会发现这会决定未来的形势。一切都将与云和数据联系起来。所以那是我们在努力营造的世界。”
纳德拉还表示,这一切都将由软件充当中介,而软件是“最灵活的东西”,它将决定硬件设备的智能程度。
那么,具体会怎样呢?纳德拉介绍道:“手机将归消费者所有,但由他们供职的公司管理,微软将同时提供手机和管理产品这两套工具。”他同时还强调:“产品创新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我们不会再区分消费者和企业。”
虽然纳德拉强调了微软在软件方面的传统强项,但他对剥离Xbox和诺基亚等硬件产品业务只字未提。相反,他倒是说:“设备是用户体验最终汇集到一起的地方。”
那么PC呢?PC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广泛、最开放的生态系统之一”,纳德拉说。
纳德拉离开房间时还有几个问题没有答复,他也没有接受听众的任何提问。我们只好等纳德拉尽快熟悉了他不太熟悉的业务领域之后,再进一步为我们解释他对微软帝国的新规划。总之,纳德拉给人留下的形象,是一位热情、专注、低调的高管,但又让我们确信他不会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世界。
纳德拉的就职宣言
在微软宣布了继斯蒂夫·鲍尔默和比尔·盖茨之后,老员工萨提亚·纳德拉正式出任微软公司历史上第三位CEO后,纳德拉给微软全体员工群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并解释了他为微软勾勒的未来方向。
尽管这其中部分内容,我们已经在前文多处予以引用。但我们依旧相信,对于很多商务人士而言,这样一封充满激情和期许的公开信,仍能给你带来不少的启发和遐想。所以,如果你有时间,还是仔细阅读一下这封电子邮件的全文吧!
今天对我来说是应该保持谦虚的一天。这让我想起22年前进入微软的头一天。像大家一样,我当时也面临去哪家公司工作的选择。之所以来微软,是因为我认为,微软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那时候,我清晰地看到,微软如何利用开发的产品帮助人们完成神奇的事情,并最终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明白,如果我想有所作为,进入微软再合适不过了。时至今日,同样这个念头依然推动着我不断前进。
领导并服务这样一家伟大的公司是我莫大的荣幸。史蒂夫和比尔已将微软从一个创意,发展成世界上最伟大、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我有幸在微软不同的岗位上与比尔和史蒂夫密切共事,我出任CEO后,请比尔多投入时间在公司上,关注技术和产品。我还期待与我们的新董事长约翰·汤普森愉快共事。
虽然我们曾经大获成功,但我们仍渴望做得更好。我们这个行业不尊重传统,只尊重创新。现在是这个行业和微软面临重大挑战和机遇的历史时刻。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我们也将随技术一同进步,并走在技术前沿,不容犯错,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微软在移动和云优先的世界蓬勃发展。
在我们一起开始迈上新征程前,请允许我先与各位分享一些我的背景信息、什么鼓舞着我,什么激励着我。
我是谁?
我今年46岁,结婚已有22年,有3个孩子。与别人一样,我的做法和想法一直受到我的家庭和生活经历的影响。许多认识我的人说,我是一个始终受到好奇心和求知欲摆布的家伙。我平常喜欢购买各种各样的书,多得看不完。我报名参加了好多网上课程,多得学不完。我基本上认为,如果你不学习新知识,就无法干出漂亮的成绩。所以,家庭、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同造就了我。
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之所以会在这里,或许与大多数人加入微软的原因一样:我希望通过能帮助人类做出神奇事情的技术,来改变世界。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过于崇高,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过去这么做,现在依然这么做,将来也会这么做。
我认为,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计算会变得更加无所不在,智能将来自周围环境。软件和新硬件外形的共同进化,将令我们在工作、生活和现实世界中所做及所体验到的许多事情更趋中间化、数字化。日益庞大的物联网络、来自云的强大计算能力、大数据提供的洞察力以及机器学习获得的智能,将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这是软件推动的世界。
它会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联络亲朋好友,帮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洞察、表达、分享我们这个世界。它让企业能够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吸引客户。
我在这里,就是因为我们有无人可比的能力给世界带来影响。
我们为什么在这里?
在微软的早期历史阶段,我们的使命是实现让每张办公桌上、每户家庭都拥有一台电脑,这个目标在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今天,我们专注于一系列更广泛的设备。我们欢迎诺基亚设备、服务以及它们带来的新移动能力加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
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微软能为世界带来什么独特的贡献。面对移动优先、云优先的世界,前方的机遇要求我们不断重新反思过去所做的事情,要我们去做新的事情。
只有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软件的本领,通过真正帮助每个人、每家公司的设备和服务,交付软件。只有我们公司,才拥有构建能带来大好商业机会的平台和生态系统的悠久传统,并继续致力于此。
微软执行副总裁陆奇(Qi Lu)阐述得很到位,他在最近一次会议上说,微软以独特的方式帮助人们 “做更多的事”。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事,而是我们所做的工作帮助世界做更多的重要事情:完成工作、享受乐趣、与人交流以及完成壮举。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而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我们所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云还是设备体验)推动这个核心价值观。
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套用著名诗人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一句名言:我们要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排除掉那些不太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为此,首先要明确目的和使命,那样才让我们能够想象并实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需要优先考虑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帮助用户和公司“做更多的事”。我们已挑选了一系列重要业务活动作为“一个微软”这项战略的一部分。针对将来发布的每一个服务和设备,我们需要把更多的创新付诸应用。
接下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领导并协助推进文化变革。我们有时低估了每个人实现奇迹所能做的事情,而高估了别人推动我们前进所要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现状。
最后,我坚定地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工作的意义。只有你知道,这不仅仅是工作,而是在改善别人的生活,那才是最有价值的工作。这是推动我们公司每个人前进的大好机会。
许多公司渴望改变世界,却只有极少数公司具备所有要素:人才、资源和坚持不懈地努力。微软已证明完全具备这三个要素。作为新CEO,我已无法要求更好的基础了。
让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共同努力吧!
——萨提亚
如果用“旷日持久、声势浩大”来形容微软本次长达半年的CEO选秀,我想你一定也不会反对。除了那位偏好玩反水游戏的“木马”哥: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鼎鼎大名、擅长扭转大局的68岁福特CEO艾伦·穆拉利(Alan Mulally)也曾为这场竞选客串了一把大咖秀。经过广泛的人选物色、甚嚣尘上的传闻和新闻界的高度关切之后,微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新CEO:萨提亚·纳德拉。
除非你是一位密切关注微软整个企业架构的专业人士,否则,相信绝大部分用户对这位一夜之间就蹿红了的大神,可能都不会太熟悉。那么,刚刚成为微软领路人、掌握着公司未来发展命脉的这位纳兄究竟何许人也? 他又将给微软带来什么样的新气象呢?
来自东方的新掌门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1967年生于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德,一个盛行软件外包业务的大城市。20岁移居美国,自此正式踏上了他的信息科技圆梦之路。
尽管在1988年刚刚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UWM)时,纳德拉在软件专业方面的资质相当平庸。但据UWM教授K.韦乐凡(K.Vairavan)的回忆,在1990年毕业时,经过2年“睡袋@实验室”式日以继夜追赶的纳德拉,已经成为大家眼中的好学生。而当同学问他为什么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纳德拉坚定地回答:“我不需要当博士。我会雇博士当手下。”随后他加入了当时势头正旺的Sun Microsystems(2009年Sun被Oracle收购),负责开发电子邮件系统,他的软件工程师职业生涯也就此启航。
1992年纳德拉以技术专家的身份进入微软Windows NT部门,负责为高盛等行业分析公司的数据人员提供微软的技术数据。此后,他又担纲完成过多个重要项目和岗位,包括1998?2002年负责管理、运营微软为小企业网站提供技术支持的bCentral部门,2007年带队将Windows Live Search升级蝶变成后来的必应(Bing)。直到2011年,纳德拉终于以微软云计算和企业部门执行副总裁的身份,全面接手微软服务器和工具业务,并直接向首席执行官(CEO)史蒂夫·鲍尔默汇报工作。其下业务就包括后来成为微软云计算战略的核心项目:Azure。这在冥冥之中也奠定了纳德拉迈向CEO岗位的重要基石。
微软的新掌门来自关注云计算的核心业务部门这似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儿。这完全符合其前任斯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众志成城的誓言:要将微软从一个纯粹的独立软件开发商转型成设备+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商。正是在这样的战略规划下,微软才接连推出了像Office 365和Windows Azure这样的,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型产品。而这两款产品在2013年,的确都为微软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痛下决心,重构微软帝国
鲍尔默的退出或将标志微软历时13年、曾经所向披靡的“快速跟随”战略时代,终于告一段落。在这段漫长的历程中,虽然微软依旧凭借Windows和Office的垄断地位,轻松坐拥年净利润219亿美元(2013年),但却毫无争议地错过了移动互联这趟新时代的快车。
尽管鲍尔默一直寄希望于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能够帮他挽回败局,奋力赶上。可惜现实总是那么骨感,面对必应(Bing)、Windows Phone手机以及Surface平板电脑,这一系列的“无疾而终”。即便是在Xbox方面,稍有斩获,但类似Zune服务的惨败,最终还是让鲍尔默走向了“滑铁卢”,并扣上了微软史上最“无能”的CEO头衔。
现在,新上任的CEO纳德拉,一改鲍尔默大腹便便、高高在上的形象。他精瘦干练、谦逊时尚,他正试图以一个和善、温厚,并对未来技术充满了好奇和渴望的学习心态,努力从零开始,重新塑造一个新微软的形象。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另外一个细节:微软管理层的权力变更并非仅仅体现在鲍尔默上。微软还宣布,比尔·盖茨也辞去了董事长一职,改而担任全新的技术顾问(Technology Advisor)。在这个岗位上,盖茨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公司,鼎力支持纳德拉决策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方向。”
约翰·汤普森(John Thompson)作为微软董事会的首席独立董事,将接任董事长一职。汤普森之前曾经担任过赛门铁克CEO和IBM副总裁等要职,并直接负责鲍尔默接班人的遴选工作,甚至他本人也曾被传是微软CEO可能的候选人。他确实曾催促鲍尔默加快行动步伐,否则就让出位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鲍尔默决定下台,将CEO宝座让给了纳德拉。
摆在新管理层眼前的事情确实还很多。除了继续竭力实现向设备+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商转型的战略外,微软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还一直在进行组织架构的大调整,以求将庞大、割裂、冗长的微软体系,改造成“一个微软”的有机整体。今天,如果我们从“设备+服务”的角度,再重新审视其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的决策,也未尝不能理解微软架构重组的良苦用心了。今天的微软或已不是昨天的微软,现在它已有了新的掌门人,正尝试着以全新的心态迎接转型。
10个事实读懂纳德拉
了解完这位新掌门人的背景资料,你脑海里或许已对纳德拉描绘出了一个轮廓形象。但如果你希望更清晰地勾勒出他的样貌,进一步掌握他的行事风格和思想理念,从而预测未来微软帝国的去向。那你或许应该了解以下关于萨提亚·纳德拉的10个最重要的事实。
1 他已为微软效力超过20年。
纳德拉是不折不扣的微软老人,这可能会让希望通过空降CEO来为微软复杂的业务体系注入新活力的行业分析师们大失所望。不过,就微软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它还远没有到业务运营失控,必须借助外部力量来重新构建商业模式的地步。所以从企业内部选拔既了解公司业务,又更具突破创新能力的领导者,也是个合理的选择。 如前所述,印度出生的纳德拉是位名副其实的软件工程师,但他同时还持有工商管理学位。他早在1992年加盟微软之前,在Sun公司开始步入职场。自那以后,他先后担任过多种高管职务,包括管理曾为微软创造数百亿美元收入的服务器和工具部门,后期还接管了微软的云计算和企业部门。但“做生意、赚钱”其实并非他惟一的工作重心:纳德拉还为Windows Live Search转型成必应(Bing)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必应业务本身并不是一个能赚钱的“好生意”,但现在,必应已经成为一大批微软服务体系的信息基础平台。
2 他心系云计算。
选择纳德拉完全符合微软最近的转型战略:成为一家设备+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公司。微软正迅速华丽转身,全力提供以云为中心的服务,比如Office 365、SkyDrive、Xbox Live以及令Windows 8生态系统真正能实现跨平台运转的微软帐户(尽管这个让很多中国用户感到厌烦,他们不得不凭空又多管理一个微软帐户,而且它不能与QQ或微博帐号打通,不支持统一登陆模式。希望纳哥能够听到我们的抱怨!)。纳德拉领导的部门负责推动所有这些项目的技术,这就引出了下一个事实。
3 他承认,计算正在向PC之外的领域拓展。
纳德拉在以公司CEO身份写给微软员工的头一封电子邮件公开信中写道:“我认为,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计算会变得更加无所不在,智能将来自周围环境。软件和新硬件外形的共同进化,将令我们在工作、生活和现实世界中所做及所体验到的许多事情更趋中间化、数字化。日益庞大的物联网络、来自云的强大计算能力、大数据提供的洞察力以及机器学习获得的智能,将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他同时还特别强调:“这是软件推动的世界。”
4 但他没忘软件需要通过硬件来交付。
纳德拉一再强调:微软现在也涉足硬件行业,尽管他承诺软件方面的既定目标坚定不变。他还表示过:“未来将是一个由软件推动的世界,但却需要通过设备来交付。”诺基亚、Surface和Xbox等硬件部门,那些成千上万的员工肯定会松口气。
5 他求知若渴。
他同样在写给微软员工的那封公开信中写道:“许多认识我的人说,我是一个始终受到好奇心和求知欲摆布的家伙。我平常喜欢购买各种各样的书,多得看不完。我报名参加了好多网上课程,多得学不完。我基本上认为,如果你不学习新知识,就无法干出漂亮的成绩。所以,家庭、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同造就了我。”
你也许不会知道,他报的那些网上课程竟然包括神经科学课。
5.5 他喜欢玩板球对抗赛。
板球对抗赛往往会持续长达五天,这项比赛被认为极其考验选手的耐心和能力,详见维基百科的解释(go.pcworld.com/testcricket)。纳德拉说:“我爱玩板球对抗赛。这项比赛有太多曲折的发展情节,就像是阅读俄罗斯小说。”
6 比尔·盖茨将担任他的顾问。
正如前面提到的,除了任命纳德拉以外,微软还宣布,比尔·盖茨辞去长期担任的董事长职务,将会更加直接地关注公司业务,会帮助纳德拉决策微软的技术和产品发展方向。据Re/code声称,盖茨在微软每周会有几天是全日工作,他似乎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干过了。原因何在?可能是……你懂的。
7 纳德拉之前没有担任过CEO。
不像传闻有希望担任CEO职位的其余几位候选人:Stephen Elop、Alan Mullally和Tony Bates等,萨提亚·纳德拉从来没有独自掌管过任何一家完整的公司,尽管他在微软掌管部门创造的收入远比大多数公司梦想的业务规模还要多得多。
8 他可能不会否认微软现有战略。
新上任的CEO通常要等几个月,才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但你别指望纳德拉会大幅扭转斯蒂夫·鲍尔默之前实施的重大组织变革。商业技术新闻网站ZDNet的Mary Jo Foley声称,他完全支持打造“一个微软”的全面架构调整:将微软重新划分成几个新的、以任务为导向的部门。
9 但保不准他可能会打破现状。
不过,这倒不是说纳德拉领导下的微软会遵守一成不变的现状。继鲍尔默出人意料地宣布离任之后,时任微软董事、现任董事长的约翰·汤普森表示,董事会“没有逼斯蒂夫辞职,但我们确实催促他加快行动步伐,而且确实逼得太凶了。”
纳德拉一定会将此铭记在心。纳德拉在致微软员工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我们这个行业并不尊重传统,只尊重创新。”他继而又说:“面对移动优先、云优先的世界,前方的机遇要求我们不断重新反思过去所做的事情,要我们去做新的事情。”
纳德拉在微软宣布其任命的新闻稿中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行动要快”这个观点:“微软前方面临巨大的机会,但要想牢牢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就得明确重点、加快行动、继续转型。我工作的一大方面就是,加强令我们能更迅速地将创新产品提供给顾客的能力。”
10 他不大使用推特(Twitter)。
除了将社交网络状态更新为“微软CEO”以外,纳德拉几乎对推特置之不理:他仅有的一小撮推特消息都是在2009年1月到2010年7月发布的。不过,这些推特消息都洋溢着萨提亚的满腔热情!的确是有求必应(Bing IT on)。
移动优先、云优先战术
作为微软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在第一时间做出承诺:将延续前任CEO斯蒂夫·鲍尔默主导的“设备和服务”战略,并以此为基础,力推“移动优先、云优先”(mobile first,cloud first)战术。
纳德拉在与微软企业销售团队主管苏姗·豪泽(Susan Hauser)的问答环节中,阐述了他的工作重心,又相当保守地谈论了他打算如何推动微软这个商业帝国前进。
正如许多观察大家所猜测的,纳德拉的愿景似乎是鲍尔默愿景的一种延伸,但纳德拉自身在数据和服务方面的强项有望带领微软破茧前进。 纳德拉告诉豪泽及网络直播听众:“我们稍微谈论了将来的战略重在设备和服务。我们这个行业激动人心,因为我们其实并不尊重传统及过去所做的事情,而是尊重创新、向前看。对我们来说,未来决定微软成败的将是移动优先、云优先的世界。”
纳德拉补充说:“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这个世界蓬勃发展,我们能带来什么样的创新。如果你看一下软、硬件的共同进化,会发现这会决定未来的形势。一切都将与云和数据联系起来。所以那是我们在努力营造的世界。”
纳德拉还表示,这一切都将由软件充当中介,而软件是“最灵活的东西”,它将决定硬件设备的智能程度。
那么,具体会怎样呢?纳德拉介绍道:“手机将归消费者所有,但由他们供职的公司管理,微软将同时提供手机和管理产品这两套工具。”他同时还强调:“产品创新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我们不会再区分消费者和企业。”
虽然纳德拉强调了微软在软件方面的传统强项,但他对剥离Xbox和诺基亚等硬件产品业务只字未提。相反,他倒是说:“设备是用户体验最终汇集到一起的地方。”
那么PC呢?PC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广泛、最开放的生态系统之一”,纳德拉说。
纳德拉离开房间时还有几个问题没有答复,他也没有接受听众的任何提问。我们只好等纳德拉尽快熟悉了他不太熟悉的业务领域之后,再进一步为我们解释他对微软帝国的新规划。总之,纳德拉给人留下的形象,是一位热情、专注、低调的高管,但又让我们确信他不会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世界。
纳德拉的就职宣言
在微软宣布了继斯蒂夫·鲍尔默和比尔·盖茨之后,老员工萨提亚·纳德拉正式出任微软公司历史上第三位CEO后,纳德拉给微软全体员工群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并解释了他为微软勾勒的未来方向。
尽管这其中部分内容,我们已经在前文多处予以引用。但我们依旧相信,对于很多商务人士而言,这样一封充满激情和期许的公开信,仍能给你带来不少的启发和遐想。所以,如果你有时间,还是仔细阅读一下这封电子邮件的全文吧!
今天对我来说是应该保持谦虚的一天。这让我想起22年前进入微软的头一天。像大家一样,我当时也面临去哪家公司工作的选择。之所以来微软,是因为我认为,微软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那时候,我清晰地看到,微软如何利用开发的产品帮助人们完成神奇的事情,并最终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明白,如果我想有所作为,进入微软再合适不过了。时至今日,同样这个念头依然推动着我不断前进。
领导并服务这样一家伟大的公司是我莫大的荣幸。史蒂夫和比尔已将微软从一个创意,发展成世界上最伟大、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我有幸在微软不同的岗位上与比尔和史蒂夫密切共事,我出任CEO后,请比尔多投入时间在公司上,关注技术和产品。我还期待与我们的新董事长约翰·汤普森愉快共事。
虽然我们曾经大获成功,但我们仍渴望做得更好。我们这个行业不尊重传统,只尊重创新。现在是这个行业和微软面临重大挑战和机遇的历史时刻。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我们也将随技术一同进步,并走在技术前沿,不容犯错,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微软在移动和云优先的世界蓬勃发展。
在我们一起开始迈上新征程前,请允许我先与各位分享一些我的背景信息、什么鼓舞着我,什么激励着我。
我是谁?
我今年46岁,结婚已有22年,有3个孩子。与别人一样,我的做法和想法一直受到我的家庭和生活经历的影响。许多认识我的人说,我是一个始终受到好奇心和求知欲摆布的家伙。我平常喜欢购买各种各样的书,多得看不完。我报名参加了好多网上课程,多得学不完。我基本上认为,如果你不学习新知识,就无法干出漂亮的成绩。所以,家庭、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同造就了我。
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之所以会在这里,或许与大多数人加入微软的原因一样:我希望通过能帮助人类做出神奇事情的技术,来改变世界。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过于崇高,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过去这么做,现在依然这么做,将来也会这么做。
我认为,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计算会变得更加无所不在,智能将来自周围环境。软件和新硬件外形的共同进化,将令我们在工作、生活和现实世界中所做及所体验到的许多事情更趋中间化、数字化。日益庞大的物联网络、来自云的强大计算能力、大数据提供的洞察力以及机器学习获得的智能,将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这是软件推动的世界。
它会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联络亲朋好友,帮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洞察、表达、分享我们这个世界。它让企业能够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吸引客户。
我在这里,就是因为我们有无人可比的能力给世界带来影响。
我们为什么在这里?
在微软的早期历史阶段,我们的使命是实现让每张办公桌上、每户家庭都拥有一台电脑,这个目标在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今天,我们专注于一系列更广泛的设备。我们欢迎诺基亚设备、服务以及它们带来的新移动能力加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
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微软能为世界带来什么独特的贡献。面对移动优先、云优先的世界,前方的机遇要求我们不断重新反思过去所做的事情,要我们去做新的事情。
只有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软件的本领,通过真正帮助每个人、每家公司的设备和服务,交付软件。只有我们公司,才拥有构建能带来大好商业机会的平台和生态系统的悠久传统,并继续致力于此。
微软执行副总裁陆奇(Qi Lu)阐述得很到位,他在最近一次会议上说,微软以独特的方式帮助人们 “做更多的事”。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事,而是我们所做的工作帮助世界做更多的重要事情:完成工作、享受乐趣、与人交流以及完成壮举。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而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我们所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云还是设备体验)推动这个核心价值观。
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套用著名诗人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一句名言:我们要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排除掉那些不太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为此,首先要明确目的和使命,那样才让我们能够想象并实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需要优先考虑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帮助用户和公司“做更多的事”。我们已挑选了一系列重要业务活动作为“一个微软”这项战略的一部分。针对将来发布的每一个服务和设备,我们需要把更多的创新付诸应用。
接下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领导并协助推进文化变革。我们有时低估了每个人实现奇迹所能做的事情,而高估了别人推动我们前进所要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现状。
最后,我坚定地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工作的意义。只有你知道,这不仅仅是工作,而是在改善别人的生活,那才是最有价值的工作。这是推动我们公司每个人前进的大好机会。
许多公司渴望改变世界,却只有极少数公司具备所有要素:人才、资源和坚持不懈地努力。微软已证明完全具备这三个要素。作为新CEO,我已无法要求更好的基础了。
让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共同努力吧!
——萨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