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活动,助力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s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一种符合语文学科特性、基于真实阅读语境、具有优秀传统的生态阅读方式。整本书阅读中教师采取怎样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文字,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将结合具体实践从生态重构、生态融入和生态联结三方面探寻提升整本书阅读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生态;整本书阅读;策略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符合语文学科特性、基于真实阅读语境、具有优秀传统的生态阅读方式。从语文学科独立以来,历次的课程标准大多提及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直至2017版才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在语文课程中落地。《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和“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创设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大数据时代下的学习者在多样的生态活动中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文字,提升学科的核心素养,显示得尤其重要。本文尝试结合我校高一级名著阅读的生态任务单的实践情况,从三方面探寻提升整本书阅读质量的生态活动策略。
  一、生态重构,形成有效认知
  整本书阅读突破了单篇阅读、碎片化、浅层化阅读的局限,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文化场,赋予了学习者精神成长的养分,奠定学习者的文学、文化素养。但由于阅读容量大、时间跨度长,学习者对作品的阅读热情不够高。因此,教师需要采取生态重构的策略才能让学习者对作品形成有效的认知。
  生态重构,即内容重构,是指阅读主体基于进一步研究的目的,在通读全书后,从作品中提取与任务相关的重要信息,按照新形式重新组合并呈现,构建客观、完整认识的阅读策略。例如,在《苏东坡传》阅读活动中,让学习者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合传主的人生事迹,可以选择以时间推移为线,可以选择以地点转变为线,可以选择以宦官生涯为线。又如在《平凡的世界》阅读活动中,让学习者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孙、田、金三个家族的人物关系图,快速理清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再如,在《老人与海》阅读活动中,让学习者用思维导图绘制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打渔的经历,特别是在制服大鱼后返舫中与鲨鱼进行惊险搏斗的过程,真切感受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
  通过图文转换的内容重构生态活动,可以让学习者有效地完成整本书的通读任务,更直观地再现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更鲜明地呈现人物形象、具体情境,进而在与同学的交流分享中深化理解和感悟。
  二、生态融入,提高对话质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习者、教师、教科书编辑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由此可知,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多重对话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但常常学习者对文本的理解、感悟缺乏纵深和横广的认知,没有着实促成与文本对话,没有宏观握住文本内在意蕴。因此,教师采用再现还原的生态融入策略能带领学习者走进文本、融入文本、感悟文本、诠释文本。
  生态融入是指创设多种真实的活动情景帮助学习者穿越时空,身临其境,进入文本的具体场景中,品读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平凡的世界》阅读活动中,务求学习者在认真阅读完整本书后,穿越历史,再现还原,以“与书”为题写一封信,你可以以孙少平的身份给田晓霞写一封表白信,感谢她给了自己一份走向精神平等及人格平等的真摯情感;你可以以孙少安的身份给田润叶写一封拒绝信,阐述自己不会选择和她在一起的原因;你可以以田晓霞的身份给孙兰香写一封鼓励信,希望她不要自卑,要学会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又如在《呐喊》阅读活动中,假设自己是一名记者,给书中的某一人物写一篇专访;或假设自己就是书中的某一人物,写一份申诉书。人物可以是《狂人日记》中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觉醒的知识分子狂人,可以是《白光》中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精神的控制和虐杀的陈士成,可以是《药》中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华老栓……再如在《苏东坡传》阅读活动中,让学习者自主选择一次贬谪经历为苏轼设计一个朋友圈,可以是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的经历,可以是因政见不合被贬谪到惠州的经历,也可以是因新党再度执政被贬谪到儋州的经历,深入到传主的心灵深处,与他同呼吸齐经历共患难。
  这种书信体、人物专访、申诉书、朋友圈的变式生态活动,能让学习者调动自己的感官,披情入文,与作品的人物对话,在文本的逡巡中形成画面,更好地融入人物的人生,理解人物,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得学习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加工和认知,而且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在真实的境域中进行深度阅读与研讨。
  三、生态联结,提升核心素养
  每一本书都蕴藏着厚实的思想情感,折射出人生哲理、立场价值、人文信息等,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得到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机会,这就是阅读文本的原生价值,这种价值是需要靠读者的个性化阅读才能兑现的。因此,教师在指导整本书阅读时,可以灵活运用联结策略,借助生态活动设计,尊重学习者的本性化阅读,推动学习者联结思维的运作,使得新的知识和信息亦可以最快的途径融入并归并到学习者的意识状态中,实现整本书阅读的增值与生成目标,进而促使学习者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生态联结就是阅读者在浩瀚的信息资源中,自主地整合、串联,找寻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让学习者发生真切深刻的生命化共鸣阅读。如在《呐喊》阅读活动中运用“文本内联结”策略,让学习者归纳并分析文本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对比近代觉醒的文人和封建没落的上下层文人的异同点,探索作者塑造这些文人的意图,深入理解作品蕴藏的主题思想,在真实的探究活动中落实语言的运用和思维结构的生长。在《苏东坡传》阅读活动中,运用“跨文本联结”策略,与宋史《苏轼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进行跨文本阅读,让学习者从不同文体、不同作家的作品中更加全面客观地认知苏轼并形成独特的见解,在整本与单篇、名家与自我的纵横对比中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在《平凡的世界》阅读活动中,运用“文本和个体生活体验联结”策略,让学习者反思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最像作品中的谁,理想中的自己又最渴望变成谁,把阅读视野回归到现实生活,从而唤醒学习者的自我认知与探索,自觉理解与传承优秀的文化。
  这种回归自然状态的联结阅读,就是回到温馨的阅读方式,犹如作“美学散步”,或体验、或证实、或演绎,使阅读的触须伸向文本的文明发祥地、著者的生命体验和学习者的人生经验,从而使整本书阅读变得更有趣味,更有价值和意义。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曾多次强调:“名著阅读是为学生人生‘打底子’的需要,提高学习者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因此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创设良好的生态活动情境引发学习者的阅读兴趣,还要在生态活动情境中授予有效、科学的阅读方法。我们将在整本书阅读的研究领域继续跋涉前行,力争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学情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吴欣歆.书册教学阅读现场[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6.
  [2]段双全.运用桑代克联结理论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6).
其他文献
【摘要】整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九年级)中的课内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中涉及民俗文化的部分,通过设计11个专题学习和活动教学个案,拓展学习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综合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传统文化素养,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多渠道搜集信息能力、观察感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系统自信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
一提到后进生,教师们都会摇头叹息。转化后进生,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难点。只靠学校教育转化后进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随着教育的发展,我觉得对于后进生的转化要结合家庭教育来进行,才能取得更好地成效。结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开展,我意识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的两大重要途径,而在这两个教育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后进生转化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的方式陈旧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的方式一直在
在传统阅读教学基础上构建“读、思、议”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有效的将学生引入阅读的全过程,确立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摆正“言语实践练习”和“文本体验感悟”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更有效。  一、读——激趣导读,整体感知,唤醒主体  “激趣导读,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启动阶段。“激趣导读”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入阅读过程。
摘要: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现象与日俱增,而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唤起人们的节俭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必须从幼儿抓起、从幼儿园做起。因此,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幼儿园,我们希望通过引入“光盘行动”的概念,融入感恩惜福教育,切实引导老师、家长和幼儿在生活中落实勤俭节约,减少铺张浪费,让幼儿养成勤俭节约的良
【摘要】学生的自我管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班主任正确的引导。班主任科学的管理思想导向和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班主任;自我管理;管理思想导向  自我管理是指个体通过自我意识来考查自己言行,进行自我教育的行为过程,是个体充分发挥主体性,自主发展,把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自我管理能力是自我可持续发展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实际教学中,要突出一条主线,这条主线是什么呢?所谓“主线式阅读”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时,不一味地遵照课文的自然段次序去逐段讲解、品析,而是根据文本的内容特征及主题思想(内容的主体和核心),找准品读文本的切入点,抓住文本内容提纲式的主要线索,根据这一主线(并不一定只是一条,也可能是隐性的),从纵深建立整个文本的品读过程。即,让学生
【摘要】目前,我国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等,即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已经被确定,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预先设计教学方案,整个教学活动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众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实践探寻契合教育改革理念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低学段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故而以游戏为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的
【摘要】创新思维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但现在的学生在作文时,总是拾人牙慧,读起来索然无味。文章如何才能让人耳目一新呢?本文从“题目亮丽、选材新颖、构思巧妙”这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题目;选材;构思;创新  文章贵在真,但也应力求新。在写文章时,我们要紧跟时代的节奏,写出一篇篇“新”意盎然的文章。为此,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尝试。  一、题目亮丽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文一半,而小学生
【摘要】构建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发展迅速但尚不完善,自制力不足,价值观仍不成熟。在班级中有一个特殊群体——“优秀生”,他们是班级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班级影响深远,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而作为班主任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构建良好的思想德育和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德育价值观是班主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
作为一个小学英语老师,时不时会听到学生这样说:“词汇为什么这么难记啊,昨天背了,今天又忘了,真是令人烦恼。”学生的话是有道理的。传统的词汇教学只教如何阅读,而忽视了文字的使用。如果学生不会使用词汇,他们怎么能理解呢? 学生不能学好词汇,如何继续进行英语的学习? 一旦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就会对他们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把好词汇这一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