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数学互动快乐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98908240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创设一种以美激趣的教学情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这样学生才能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一、创设乐学情境,激情引趣
  1.巧设悬念,创设“愤”“悱”情境
  在创设情境时,需要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愤”“悱”情境,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地完成教学目标,使知识技能和情感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如教学“米和厘米”的初步认识时,开始老师先和学生一起看漫画(徒弟依据师傅用柞量的衣服尺寸用自己的柞来裁剪,结果衣服又瘦又小),当看到量得好好的尺寸做出的衣服却又瘦又小时,学生由开始时的好玩转为疑惑,这时老师适时引导:“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立刻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被成功地调动起来了。
  2.借助故事,创设“美”“趣”情境
  针对小学生好奇的特点,通过讲故事或编故事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这样一下子就可以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有关0的认识”时,我和学生一起看连环画、编故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情境,学生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吸引到故事中去,不知不觉中就投入到对0的研究中去。
  3.联系生活,再现“实”“近”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如六年级学生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用铁板制作无盖铁桶,怎样下料才能既大小适用,又省料?需要考虑哪些条件?学生组成6个实践小组,小组内分工明确,组长组织同学讨论设计,上网查找资料,还有的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查找外文资料,然后外出调查,最后每组交一份设计方案。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做一个水桶除了考虑铁桶的大小,还要考虑每块铁板的面积、接缝、怎样下料等实际问题。虽然有的小组设计不太合理,但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互动交流,增进感情,动手、动脑、动口,尝试成功与失败,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应用意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情体验
  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过程也应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疑才有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能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教学“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法”时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请若干名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不论顾客提出什么要求,小售货员都要满足顾客的要求。通过活动学生对人民币简单的加减法理解得更深刻,并且增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现实中的某个典型角色,通过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来获得对实际的真实感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主动获取知识。
  三、创设操作情境,激情探究
  情境教育既注重“情感”,同时又提倡“学以致用”,因此情境教学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操作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情境教育特有的功能,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先让学生估一估14 28大约等于多少,有的学生说大约是四十多,有的学生说大约是三十多,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适时引导“14 28到底是多少呢?让我们拿出学具(可以是小棒、小方块,也可以是计数器)一起动手来摆一摆、算一算吧。”这时学生的动手热情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很快就投入到动手操作、探究的活动中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探究出14 28等于42,还在操作中深刻理解了“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数学知识。同时在验证探究的过程中,也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从内心深处感到学习也是一件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四、创设合作情境,激情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合作探索。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教师在出示情境后,问学生:要求蟹池的面积就是求这个梯形的面积。请你猜一猜梯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哪几部分有关系?你们能否转化成自己学过的图形面积来解决?然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想出了五种方法:前两种是根据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进而推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第三种是将梯形割成两个任意三角形分别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后,再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最后两种是学生通过割补,使图形的面积相等,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课堂上教师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探索、在合作中参与、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五、创设竞争情境。激情参与
  心理学认为,健康的兴趣是创新精神的源泉。教学中力求创设有趣的竞争情景,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愿望,以便使学生在学习意识中感觉到自己的智力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竞赛激趣,用生动的比赛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发浓厚的学习气氛。例如,在教学“口算”时,当学生明确算理后,我安排了一个红、黄、兰、绿四队的口算接龙。让四个小队学生手执各自的彩笔,每人进行一道口算练习题,看看哪一队算得又对又快,然后进行评比,当红队成为优胜队时,他们队的学生都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握住拳头大喊:“YE!”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的情绪为之感染。由此可见,适当的竞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在互动中乐学。
  “交互启智,悦动怡情”只有我们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各种各样的情境,根据知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产生丰富的情感,如磁石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绪激昂,保持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进行互动性的学习,学生一定能在互动交流学习中找到快乐,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是活跃的,也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其他文献
2014年7月,山西运城市基础教育考察团一行13人,在上海考察了上海市松江一中、松江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奉贤区实验小学等六所中小学校。通过介绍、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对运城市基础教育加速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4年3月,上海市17个区县同时通过教育部督导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
“杂音”泛指任何与周围环境音不协调,或者有所差别的音(包括任何领域)。课堂教学中的“杂音”是指出现在教师教学预设以外的观点或现象。当代教育家认为,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应该是科学思维的引领和训练者,是生命意识的滋润和守护者,是公民精神的践行和示范者。那么,作为滋润和守护者的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杂音”呢?笔者以自身课堂教学实践来阐述,作为一名生命意识的滋润和守护者,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故事。 
[摘要]本文从马太效应成因、心理基础及解决策略三方面谈在小学高年级品德课堂中如何实现分享互助式学习的平等、全纳与共赢。  [关键词]品德课堂 马太效应 心理分析  在小学品德学科中使用分享互助式学习的方式被普遍采纳,然而从笔者在三到六年级八个班级314名学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和师生谈话、实际听课监测后分析数据发现,学生心态在经历了三年级的“乐于互助”,到四年级的“相对消极”,进入高年级段后普遍存在“马
【摘 要】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文学体裁,深受学生喜爱。寓言教学应当遵循寓言的文体特征,择定寓言文本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以故事为载体,以促进学生言语能力、阅读能力发展为目标,采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提高寓言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寓言 文体特征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寓言故事是人类文化长廊中的宝贵财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寓”即寄托,“言”为故事,寓言把要说的道理寄托在假托的故事里,以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尽可能地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课题。本文对造成英语后进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对转化后进生的策略提出了见解。希望提高后进生学习效率,改善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后进生 成因 转化对策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关注后进生和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水
这是50年前最初的开始。1965年,一粒种子栽下。镇江城东,红星大队的一间大队用房里,一个单班复式教学的小学耕读班成立了。  50年来,教址三迁,从一间教室变成四间教室,终至东晋古城遗址“晋陵城”侧新建校园;50年来,从一位民办教师呕心沥血,到公办教师增派,如今教职工队伍近百;50年来,从耕读班成长为红星小学,至润州实验小学,终成今日之京口区实验小学。  这是50年后又一个新的开始。历史汇成年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课程目标,在“评价建议”里还明确提出了“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感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评价要求,并且课程标准在“附录”中设置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出现都说明引导学生大量诵读经典是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
【摘要】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本篇论文依托学校微信平台上的十个微课程,从“转变教育理念:从机械灌输走向实践体验”、“转变教育对象:从关注个别走向面向全体”、“转变教育角色:从教师权威走向能者为师”、“转变教育内容:从知识技能走向创新思维”、“转变教育策略:从经验传授走向研究发现”、“转变教育阵地:从单一课堂走向多元情境”六个方面去思考、发
江苏省邳州市福州路小学目前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26人,专任教师127人,属邳州市教育局直管小学。五年前,她还是徐塘乡二庙小学,是一所村小,在校学生人数不足400人。在学校改造提升的五年间,学校所在区域也由原来的城乡结合部,成为了现在的城市中心,周围高楼林立,交通便利。现在福州路小学的教师们上班感到非常充实,心情非常愉悦;周边的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福州路小学来,不再舍近求远择校就读;孩子们走进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把教育与生活、社会、教与学、学与做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德育教育更是一个生活化的过程,只有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关注并创造条件,促进德育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德育 生活教育 生活化 对策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十分重视的课题,如何培养出精神世界丰富、三观正确的未来接班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