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交往的溯源与实践条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yo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交往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交流、合作与自我对话,使学生能动地接受知识和经验之时,培养完善、健康的人格主体,以达成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教学交往源于哲学诠释的拓深、学习理论的突破与对教学本质认识的逼近,并以"共享主义"为前提,受交往主体文化背景、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制约。教学交往的实践有赖于教学交往环境的创设、言语条件的保障和教师不断地自我超越。
其他文献
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分岗位进行等级评定的方式,校企
当教师身存的攻击、趋乐、趋利本性和合理化倾向等人性弱点遭遇一定的外部环境时,便成为引发教育暴力的因素。清晰地认识这一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的人性修养,是消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