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实验教学改革在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教师实验教学的观念、态度、投入程度和改革力度都将直接影响整个新教材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通过对化学实验教学的不断实践探索,实验手段应该与时俱进,方法应该更加灵活多样,从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不断创新,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1、教师演示实验。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演示实验时,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把部分相对简单、但有探究价值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以便给学生创设更大的思考空间提高学生的素质。
例如,在讲“钠”时,教师的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参与的教学实验,可先让学生预习“钠”的物理性质,并给学生设置疑问。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来验证给学生设置疑问的结果,最后总结钠的相关性质.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规律得出的整个过程,加深对“钠”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2、学生实验教学。传统的学生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大讲特讲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名称、用途)、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数据采集以及处理办法后,再从理论上进行误差分析修正,然后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说教进行“照方抓药”,学生不能够有半点越轨,很难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放实验室,充分培养某些学生的创新能力
进入新课改后,我们高一化学组研究决定,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在教学中,个别学生对某些问题会产生怀疑,比如在评实验探究类习题时,学生迷惑,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深知实验能说明一切,我们就让学生到实验室找答案。我们学校班级多,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求学生提前将实验方案设计好交给实验员,不管是习题中遇到的问题,还是课外读物中遇到的,只要实验室有条件,实验员就提前准备好,通知该学生,指导该生完成实验,解决问题。
三、增加设计实验,实现能力飞跃
教师在优化设计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初步和中级阶段的严格训练,实验能力得到了切实提升。基于学生的能力发展阶段,进入高等阶段后教师要不断改善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且通过实验教学,巩固深化基础理论知识。高中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素养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通过高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是一种捷径。例如“铜与浓稀硝酸”的实验,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NO2可直接被NaOH溶液吸收,即2NO2+2NaOHNaNO2+NaNO3+H2O,从而避免了室内空气的污染,而铜与稀硝酸反应所产生的NO,不是成盐氧化物,是不可以直接被NaOH溶液吸收,必将逸出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且无法避免装置中的残留空气对反应生成NO的干扰,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改进实验。学生们通过激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设计方案,大部分学生从生成物的性质入手:既然NO为非成盐氧化物,NaOH溶液不能直接吸收,不过可以按照NO+NO2+2NaOH2NaNO2+H2O和2NO2+2NaOHNaNO2+NaNO3+H2O实现绿色化设计。学生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的过程真正实现了知识的活学活用,实现了能力的飞跃式发展。
四、落实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措施,确保学生实验教学效果
1、实验预习。比如,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我们可以画一支试管里面放有药品,用箭头表明实验步骤。这样做好处是:①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笔写,其实验原理、仪器、实验步骤就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了,避免实验操作盲目性;②参照预习笔记做实验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使得实验更加紧凑。
2、实验。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①认真规范操作,细心观察现象,并及时地、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②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实验过程保持秩序良好,切莫把实验课当儿戏;③实验中要节约药品,爱惜仪器,实验结束时必须把仪器放回原位,试管等洗涤干净;④注意自身和周围同学的安全。
3、实验报告。实验做完后学生要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主要写五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实验仪器与实验药品;④现象及原因解释和有关化学方程式;⑤实验结论或数据处理结果;⑥实验讨论。通过写实验报告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加深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五、加强化学实验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生不会用身边的大量现实事例解释化学知识,使学习脱离现实,学起来很抽象很吃力。新教材的内容强调学生自身的经验,各章节都用了浓重的笔墨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化学,充分反映化学学科的思想。细细想起来,绝大多数化学知识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来开展教学的。在上课和备课时要从学生身边着手,鼓励学生从身边的所见所闻经历的化学事例出发,生活当中的瓶瓶罐罐都可以当容器,生活中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反应物,把学生引领到他们所知道的情境中,与学生一起探究化学实验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轻松学化学,学到“真正的化学”“有用的化学”。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化学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 秦心敏.加强中职化学的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11(02)
[2] 叶平.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创新教育,2007.1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1、教师演示实验。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演示实验时,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把部分相对简单、但有探究价值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以便给学生创设更大的思考空间提高学生的素质。
例如,在讲“钠”时,教师的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参与的教学实验,可先让学生预习“钠”的物理性质,并给学生设置疑问。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来验证给学生设置疑问的结果,最后总结钠的相关性质.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规律得出的整个过程,加深对“钠”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2、学生实验教学。传统的学生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大讲特讲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名称、用途)、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数据采集以及处理办法后,再从理论上进行误差分析修正,然后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说教进行“照方抓药”,学生不能够有半点越轨,很难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放实验室,充分培养某些学生的创新能力
进入新课改后,我们高一化学组研究决定,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在教学中,个别学生对某些问题会产生怀疑,比如在评实验探究类习题时,学生迷惑,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深知实验能说明一切,我们就让学生到实验室找答案。我们学校班级多,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求学生提前将实验方案设计好交给实验员,不管是习题中遇到的问题,还是课外读物中遇到的,只要实验室有条件,实验员就提前准备好,通知该学生,指导该生完成实验,解决问题。
三、增加设计实验,实现能力飞跃
教师在优化设计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初步和中级阶段的严格训练,实验能力得到了切实提升。基于学生的能力发展阶段,进入高等阶段后教师要不断改善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且通过实验教学,巩固深化基础理论知识。高中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素养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通过高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是一种捷径。例如“铜与浓稀硝酸”的实验,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NO2可直接被NaOH溶液吸收,即2NO2+2NaOHNaNO2+NaNO3+H2O,从而避免了室内空气的污染,而铜与稀硝酸反应所产生的NO,不是成盐氧化物,是不可以直接被NaOH溶液吸收,必将逸出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且无法避免装置中的残留空气对反应生成NO的干扰,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改进实验。学生们通过激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设计方案,大部分学生从生成物的性质入手:既然NO为非成盐氧化物,NaOH溶液不能直接吸收,不过可以按照NO+NO2+2NaOH2NaNO2+H2O和2NO2+2NaOHNaNO2+NaNO3+H2O实现绿色化设计。学生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的过程真正实现了知识的活学活用,实现了能力的飞跃式发展。
四、落实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措施,确保学生实验教学效果
1、实验预习。比如,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我们可以画一支试管里面放有药品,用箭头表明实验步骤。这样做好处是:①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笔写,其实验原理、仪器、实验步骤就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了,避免实验操作盲目性;②参照预习笔记做实验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使得实验更加紧凑。
2、实验。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①认真规范操作,细心观察现象,并及时地、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②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实验过程保持秩序良好,切莫把实验课当儿戏;③实验中要节约药品,爱惜仪器,实验结束时必须把仪器放回原位,试管等洗涤干净;④注意自身和周围同学的安全。
3、实验报告。实验做完后学生要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主要写五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实验仪器与实验药品;④现象及原因解释和有关化学方程式;⑤实验结论或数据处理结果;⑥实验讨论。通过写实验报告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加深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五、加强化学实验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生不会用身边的大量现实事例解释化学知识,使学习脱离现实,学起来很抽象很吃力。新教材的内容强调学生自身的经验,各章节都用了浓重的笔墨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化学,充分反映化学学科的思想。细细想起来,绝大多数化学知识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来开展教学的。在上课和备课时要从学生身边着手,鼓励学生从身边的所见所闻经历的化学事例出发,生活当中的瓶瓶罐罐都可以当容器,生活中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反应物,把学生引领到他们所知道的情境中,与学生一起探究化学实验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轻松学化学,学到“真正的化学”“有用的化学”。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化学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 秦心敏.加强中职化学的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11(02)
[2] 叶平.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创新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