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与治疗方法分析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on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养牛场中发热黄疸型牛病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而这一疾病一旦发生则会直接影响病牛生长,临床病症则是以持续高温、尿液发黄、皮肤发黄等为主要症状,为了能够有效减少这一疾病对于养殖用户的不良影响,本文则对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鉴别与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鉴别;治疗方法
  发热黄疸型牛病在牛群之中属于较为常见疾病,一旦患有这一疾病,其就会出现发热不退、牛尿颜色呈现出黄色、皮肤呈现出黄色等特征,而且患病牛在患病期间也不能健康生长,再加上这一疾病所存在的较强传染性也会进一步加大治疗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整个牛群的健康,同时降低了养殖用户的经济效益。而对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鉴别方式进行把握,则能够更好地保障疾病治疗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所以本文也对其临床鉴别以及治疗方式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一、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
  发热黄疸型牛病有多种类型,而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临床鉴别的合理性,本文也对以下几种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鉴别方式进行了具体的概述:
  1.巴贝斯虫病。这一类型的发热黄疸型牛病主要症状就是高热、黄疸、贫血、排血红蛋白尿。这一疾病和温度以及气候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通常情况下会随着春季到秋季的温度变化而不断扩散。这一疾病通常常发于年龄较小的犊牛身上,患病牛病情十分的严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对于那些年老瘦弱亦或者是劳役过重的牛也很容易患有这一疾病,同时死亡率也更高。本地牛与外地牛在进行杂交的时候很容易会患病,而且这一疾病还可以借助于胎盘实现传播,因为牛巴贝斯虫病属于一种慢性病例,患病牛提问通常都是在℃左右波动几个星期,患病牛心跳较快,还会出现食欲萎靡、体重迅速下降、粘膜苍白或者是微黄等情况;患病牛尿的颜色则会由之前的淡红色开始逐渐变成棕红色,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呈现出黑色,对于这一类病牛只需要对其进行数天调理即可退热恢复。在对其进行解剖检查的时候,我们能够发现患病牛牛体表淋巴结、肝脏呈现出重大褐色、脾脏还会出现肿大、血液凝固不全、膀胱也会胀大。
  2.环形泰勒虫病。发热黄疸型牛病中还包含了环形泰勒虫病,这一类型患病牛会出现出血、高热、消瘦、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这一疾病在我国之所以得到传播主要还是因为残缘眼蜱,残缘眼蜱生活在牛舌之中,所以传播渠道则是以舍饲条件為主进行传播,尤其是对于外地牛以及土种牛而言更是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病牛临床鉴别过程中,其会呈现出稽留热,少数病牛还会存在张弛热亦或者是间歇热等情况,在温度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患病牛其食欲就会出现下降,从而出现精神状态、活动意识等多方面都不佳的情况。牛眼结膜初期还会出现肿大、充血,之后则会出现黄染、贫血、不满绿豆大的学办等情况;另外,患病牛还会出现流涎、磨牙、食欲不振、淋巴结严重肿大且疼痛、粪便黑而干等一系列问题,患病牛胸腹两侧皮下还会出现较多的学斑以及黄色胶样润湿,心包之内还会存在淡黄色液体。
  3.无浆体病。在对无浆体病这一发热黄疸型牛病进行临床鉴别的时候,患病牛依然会出现贫血、高烧以及黄疸等症状。这一疾病传染源可以是病牛也可以是病愈牛,而主要的传播媒介则是蜱,因为这一疾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通常多发于炎热的夏季。不同体质的牛出现这一疾病的概率以及疾病严重程度也会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牛的年龄越大,其就越发容易受到感染。这一疾病具有17-45d左右的潜伏期,所以也具有急性与慢性这两种类型,急性型无浆体病主要症状就是患病牛体温迅速上升、食欲不振、呼吸急促、黄疸、贫血;而且粪便还会呈现出黑暗带有血迹与粘液、皮肤与粘膜则会呈现出黄染与苍白等情况。患病牛慢性症状不断上升的环境下,患病牛精神就会越发的萎靡,肺脏还会出现气肿。对于病死牛而言,其尸体消瘦、阴道黏膜有丝状出血或斑点性血点、黏膜苍白、皮下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
  4.钩端螺旋体病。在发热黄疸型牛病之中,钩端螺旋体病属于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一般情况下牛在感染这一疾病之后,其症状都不明显,属于隐性感染的情况,只有少数牛会发病。这一疾病潜伏期是3-7d,病牛主要临床症状则是以黄疸、贫血、腹泻、血红蛋白尿、水肿、流产等症状为主。病牛以及带菌动物都属于这一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经常会在地方性流行与传播,病牛发病同样也具有季节性,经常会发生在多雨、潮湿且温暖的季节之中,能够借助于皮肤损伤、消化道等方式实现感染,也可以借助于交配来实现传染。
  5.嗜血支原体病。嗜血支原体病同样也属于发热黄疸型牛病,这一疾病主要症状有高热、黄疸与贫血,疾病传播方式则是以接触性传播、血源性传播、媒介昆虫传播等方式为主,患病牛部分性别、品种以及年龄都能够实现传播,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会发生。病原体对于消毒水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所以在防治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浓度较高的消毒药来对其进行消灭。患病牛会出现食欲不振、活动降低、温度升高、尿量减少、尿中带血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病牛还会卧地不起、甚至死亡。
  二、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治疗方法
  对于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都将其作为牛类肝炎疾病中的一种,所以在对其进行预防与治疗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会按照肝病治疗原则以及方式来进行治疗,可是在长时间研究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若是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治疗是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为此,在对发热黄疸型牛病进行治疗的时候,可以针对病牛疾病类型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基于此笔者也对其进行了如下分析:
  1.巴贝斯虫牛病。对于这一疾病,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可以使用咪唑苯脲及三氮脒等药物来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使用注射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治疗人员还需要注重对病牛的防护,避免出现恶化等情况。
  2.环形泰勒虫牛病。对于这一疾病,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贝尼尔溶液来进行肌肉注射治疗,通话四使用浓度为1.5%的马拉赛昂溶液来对患病牛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就能有效防治病情发展。在治疗过程中,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病牛,治疗人员最好是进行强心、健胃、补血等条例。
  3.无浆体病。对于这一疾病的病牛,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可以使用金霉素及土霉素来进行治疗。
  4.钩端螺旋体病。对于这一疾病病牛,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则可以选择土霉素、链霉素来对病牛进行治疗。
  5.嗜血支原体病。对于这一疾病病牛,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则可以使用贝尼尔、四环素亦或者是土霉素等药物来进行治疗。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发热黄疸型牛病病牛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患病牛实际情况以及病状类型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与治疗。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对发热黄疸型牛病鉴别方式以及治疗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以此来有效帮助养殖用户及时发现疾病,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就能进一步促进病牛尽早康复,而养殖用户也能够因此而获得较为良好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 王景春.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治疗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2014(12):77-77.
  [2] 刘莉, 何国安, 龚佳龙, et al.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与治疗[J]. 中国畜禽种业, 2012, 8(3):107-108.
  [3] 闫玮.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其治疗分析[J]. 兽医导刊, 2016(6):42-4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肉类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猪肉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肉制品,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更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中猪气喘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又叫地方流行性肺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本文就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猪气喘病;诊断;防治  在生猪养殖中,猪气
摘 要: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动物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食内容。然而近几年来动物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强对动物产品的检疫与监督,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极为重要。  关键词:动物检疫;畜产品;质量安全;作用  一、动物检疫在畜产品安全中的作用  动物检疫是按照《动物防疫法》中规定的由动物 卫生监督机构和检疫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按照兽医 专业知识对动物及动物
摘 要:“双赢”思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动物疫病诊断检测机构与猪场在面临人才流失和治污双重压力下实现“双赢”并非易事。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工作是集社会性、群众性、技术性为一体的政府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公益工作,是衡量一个地区动物防疫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疫情认定和预测预警工作的基础。在当前复杂的动物疫情形势下,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工作受到重免疫轻监测思想影响,不能充分发挥其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应有作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人们的饮食也较之以为发生了转变,对动物制品的需求不断的提升。其中兔肉由于其具有丰富的营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进而促进了养兔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化养兔已经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对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肉兔的防疫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防疫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养
摘 要:由于农林业生产的发展,引进了外来的物种。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可能会导致某条生物链断裂,对特定的生态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巨大的危害,给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关键词:植物检疫;有害生物;生物入侵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随着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不断深化,各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