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英文思维差异,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l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作为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体育等诸多领域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学好英语,国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很多英语学习者没有认识到不同语言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没有认识到学外语的关键是学习外语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因而影响了学习效果。本文通过思考,归纳出两种语言所体现的几点思维差异,以图引起英语学习者对思维差异的关注,并进一步认识到外语学习的本质是思维思维方式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直观与本质 主观与客观 中心词与修饰语
  英语是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体育等诸多领域的通用语言。学好英语就好比为自己打开了一个认识全新世界的窗口,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但是很多人学习效果却不理想,有的甚至半途而废,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是为了交流思想才需要有语言的。语言是表象,思维是本质。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不同语言反映了不同族群的思维方式。人人都习惯按母语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在外语学习中总是把母语思维嫁接到外语学习当中,严重影响了外语学习效率。学外语,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学外语思维方式,实现由母语思维方式向目标语言思维方式的转变。
  那么,中英两种语言反映了怎样的思维差异呢?
  一、汉语思维直观,英语思维从本质入手
  汉语是根据直观感受来表达的,而英语却往往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出发。如汉语的“红绿灯”就是一个直观形象的名词,但英语却必须依功能而说成“traffic lights”。汉语的“口香糖”也是味觉的直观的表达的,但英语用“chewing gum”则反映了功能的实质。汉语“他醒了”只是说话者视觉的直观表达,有可能是指他从睡梦中醒了,也有可能是从昏迷中醒来,从“他醒了”这句话并未得到说明,要明确到底表达哪个意思就得结合上下文才能判断。而英语从本质出发,就要用两个完全不同的句子分别表达这两种情况,如果是从睡梦中醒来,就是:He wakes up; 从昏迷状态醒过来,就说:He comes back to life.
  汉语直观,但不细分细节,符合中国人讲求统一的思维特点;但英语却把细节区分得清清楚楚,符合西方人分门别类的分科思维特点。
  二、汉语重视主观感受,英语重视客观表达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但主要是从自己主观的感受出发,来关注客观世界发生的变化。中国古人很重视把读书和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汉语思维和表达过程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加入主观的道德判断。但英语却不是这样,英语对事物的叙述是纯客观的。如:请节约用水!这样一个口号其实是包含了道德判断的,它隐含了不要浪费。但翻译成为英语就是“Please turn off the tap !” 又如:爱护草地,请勿践踏!翻译成为英语就是:“Keep off the grass!”其道德评判功能明显减弱。
  中国人的哲学思维讲求“天人合一”,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体现在语言上就主客体不分,表达时都是以人为主。相反,西方人的世界观中,人与物是对立的,人是人,物是物,西方的思维体系把这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客观存在,英语更多的从物的角度客观的叙述事物。这种思维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汉语都用主动句,极少用被动句;而在英语中,被动句则比比皆是。汉语中:“我出生于福建。”是以“我”为主体叙述的,但在英语中主客体的关系是非常清晰的,一定要搞清楚谁是行为的实施者,谁又是行为的接受者。因此,翻译过来就是:“I was born in Fujian.”汉语中的“我出生”似乎是主动的,但英语却告诉你,你是“被生出来的”。
  三、中心词与修饰语的先后问题
  汉语在主谓宾之间镶嵌定状补,英语先说中心词后说修饰语。
  汉语句子在主干成分之间镶嵌定状补,英语则先把主谓宾表达清楚,其他的修饰语后置。如,“你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我们汉语把“随时”这个状语放在动作“打电话”的前面,这样“打电话”这个动作的重要性被告弱化。但英语却是:“You can call me at any time.”把“at any time”放在句末以便更好的体现call在句中的重要性。又如:“She entered the room,accompanied by her mother.”这句话要说明的重点是“她进来了”,至于“由母亲陪伴着”那只是对“他进来了”当时状况的描述,是次要的,因此后置。而汉语则说成:“她由母亲陪伴着进来了”。
  英语的介词短语、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和定语从句作定语都要后置,但在汉语在中,再长的定语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
  再看:当天晚上Stewart全家人在客厅与长途旅行之后的爷爷聊天。这句话的主谓宾是“Stewart全家人与爷爷聊天”,而“当天晚上”“在客厅”是时间和地点状语,“长途旅行之后的”作定语修饰“爷爷”。我们看看英语怎么说:The Stewarts are talking to Grandpa in the living room that evening after his long trip.你看,The Stewarts are talking to Grandpa 这个中心的要点首先表达好,而地点状语“in the living room” 时间状语“that evening”和定语“after his long trip”一律后置。
  习惯于镶嵌定状补的汉文化民族学英语必须将自己的思维调整成定状补后置的思维方式,只有完成了这种思维方式的调整才能说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完成了这种思维转变的人学习英语就能取得更佳的效果。
  这种因重要性不同而位置不同的现象也体现在英、汉主从句所在的位置方面。“虽然他才仅仅六岁,但他却能照顾自己了。”汉语把“虽然他才仅仅六岁”这个内容直接放在前面,而英语却说:“He can take care of himself,though he is only six years old.” 再如“尽管这种方法尚未被证明是最好的方法,但却被广泛采用”要译成 “This method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however it is not yet clear that it is the best method.” 两种语言的主从句位置完全不一样。   另外,汉语的连词往往由两部分组成,如“虽然…但是…”“尽管…还…”而在英语中,这两个意思全包括在一词 “but” 或“though” 当中了。
  四、汉语中的许多动作,英语都用状态表示
  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很难实现这种思维转换。
  “给你!”如果按照汉语思维就会译成:Give you !这在情景上与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让人听了不知所措。只有译成“Here you are!”才准确地表达了说话者的意思。
  又如:你舞跳得很好!中国人喜欢翻译成为:You dance very well.这个意思在英语中就可以表示为一种状态,那就是 “You are good at dancing!”而且这样翻译要地道得多。
  “我一定会回来的!”“回来”是动词,表示成为英语是“I’ll be back!”又如“说来话长”就是“It is a long story.”
  “刚才你去哪了”这句话在汉语中很明显是表示动作“去”,可是英语却说:“Where have you been?” 纯粹是一种状态。“你到过上海吗?”应该翻译成“Have you been to Shanghai?” 两个句子反映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外语教学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思维差异,并积极地适应外语思维,完成由母语思维向外语思维的转换。
  英、汉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方式存有差异,但也有一致的情况,所以也存在可以直译的短语或者句子。如“老手”与“Old hand”,“夜校”与“night school”,“中间人”与“middle man”,“问题儿童”与“problem children” “隔墙有耳”与“The walls have ear!” “好久不见”与“Long time no see!”等等。正是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这些大量的一致的地方,初学者产生了一个错误的感觉,以为只要逐字对译就行了,忽略了思维差异。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不同语言会相互消融、相互接纳,但不管怎么消融、接纳,两者所反映的思维差异始终存在,也会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来。因此,领会这种差异对于学好外语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学外语本质上就是学外语族群的思维方式。本文只是笔者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的梳理与阐述,以期抛砖引玉,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乐平.1368个单词就够了[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2014.
  [2]李阳.脱口而出[M].李阳疯狂英语全球编辑设计中心.2006.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进行目标培养时的核心就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它是一项重要的参照指标,可以评价社会当中商务英语人才的竞争能力。本文简要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能力,其次讨论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 职业能力 培养  近年来,我国外向经济迅猛发展,能够应用商务英语在国际活动中交流的人才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高职教育中,一个运用以及成长都很迅速的领域就是商务英语。以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意见,通过调整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更使得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方法 教学优化  一、高中英语教学之现状分析  在我国,英语已经普及了很多年,至今为止,我国新的一代的英语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是,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大多数老师认为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在卫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容小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卫校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从课堂阅读之前的阶段、课堂阅读期间的阶段以及阅读之后的阶段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卫校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卫校英语 阅读教学 策略  一、引言  阅读在英语测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阅读能力是检验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卫校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丰富语言、扩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们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交流能力。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英语听力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听力 问题 对策  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一直较差,高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英语课程教学中出现了多种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应用,很好地改善了传统英语课堂枯燥、乏味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主动性。本文结合新课程的相关标准,对英语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进行了讨论,旨在不断加强英语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式,以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英语课程 课程改革 建设实施  随着社会
【摘要】语言学家对中国英语的研究引起了教学界对中国英语教学的思考,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标准、文化定位和对待语言偏差的态度等问题都凸显出来。我们认为,语言教学需要操作层面的示范语,但示范语不是语言的绝对标准;语言教学中需要尊重和切实体现文化的平等性。  【关键词】中国英语 国别变体 中国英语教学  一、中国英语的存在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文化和汉语语言文化正在对英语产生具有冲击力的影响。
【摘要】新课改下,中专英语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相较以往而言更加着重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其能够做到独立完成主题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情景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渐渐走入老师们的视线,在中专英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改 中专英语 情景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  自新课改以来,新版教
【摘要】从目前的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旅游英语的人才培养更多的是依靠中职和高职学校来进行培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使得旅游英语在人才的需求量上不断的增加,这就使中职和高职在旅游英语的专业课程设置上的问题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对旅游英语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旅游英语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旅游英语专业 中高职衔接 一体化课程设置  中高职衔接主要就是中职
【摘要】评价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对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方法和运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职业学校学生 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  先前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很多因素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应用,包括个体差异、环境和社会因素,尤其是教学评价。学生的成绩主要是通过终结性评价方式来评定的,终结性评价是有价值的,因为它能够告诉我们学生在班级里的位置,为老师提供一个简单印象来作比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