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曹不出如苍生何”名将贤臣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祖父梁漱溟于1893年农历九月初九出生于北京安福胡同,就是现在的新华门马路对面、中央警卫局南侧的胡同。
  祖父原名梁焕鼎,家有长兄名为梁焕鼐,下面还有两位妹妹。曾祖母是大理白族张氏,曾祖父名叫梁济,是清朝的内阁中书。祖父的祖父是山西永宁的知州,祖父的曾祖父也做过知县。因此,说祖父出生在官宦世家一点也不为过。
  关注民生:“非替社会问题拼命到底不可”
  1980年,祖父接受美国汉学家艾恺(Guy S.Alitto)长达一个月的采访后,整理出版《这个世界会好吗?》一书,书名源于曾祖父梁济与祖父的最后一次对话。1918年11月3日,梁济在家中问了祖父一句话:“世界会好吗?”祖父一愣,沉吟片刻,答道:“会好的,相信一天天会往好里去的。”梁济说:“能好就好啊。”六天后,他便投北京静业湖(今积水潭)而亡。他在遗书中写道:“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风气日下,所以梁济想通过他的死对社会有所警醒。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徐志摩、梁启超、傅斯年等人都对此事作出了积极中肯的评价。当然,梁济之死,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祖父。他说:“父子最末一次说话,还说的是社会问题,自从先父见背之日起,因他给我的印象太深,事实上不容许我放松社会问题,非替社会问题拼命到底不可。”祖父直到93岁最后一次登上讲坛时仍说:“我是一个拼命干的人,我一生都在拼命干。干什么?就是中国的社会问题。”
  执教北大:“吾曹不出如苍生何”
  1917年1月4日晚,祖父经范引荐登门拜访蔡元培。寒暄过后,祖父拿出自己的旧作《究元决疑论》,想向他请教。没想到,蔡元培说:此文我已经在上海看过,写得很好。哲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我想请你出任北大的印度哲学讲师。祖父一愣,他并没有求职的想法,所以回答说一是现在有工作,二是自己是中学学历,没有任何的教学经验,恐怕不太适合。蔡元培说,我现在寻不到他人,你来北大可以不把自己当作老师,可以当作学生跟大家共同学习就好。祖父说他还担任机要秘书,一时脱不开身,蔡元培说:没关系,你可以请人代课。见年长自己25岁的前辈竟对自己这么关爱有加,祖父就答应了下来,先找了朋友代课。
  当年6月,张勋复辟,辫子兵进京,祖父也回到了家中。他早在上中学时就经常在琉璃厂买佛经佛典自学,由此产生心向佛法的念头,故而从报社离职后又一头钻进了佛经佛典里。直至此时,祖父仍没有想过前往北大教书,而是准备前往湖南的一个庙里剃度出家。在去往湖南的路上,祖父看到沿途兵祸连连、民不聊生的惨状,于是放弃了出家之念,写下《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一文,转身回了北京。回京后不久,祖父便接到蔡元培再次邀请他担任北大印度哲学讲师的来信,随即前往北大执教。
  和而不同:祖父与熊十力的友情
  大家都知道祖父的性格是很执拗倔强的,但他也有非常包容豁达的一面。这点从他与熊十力之间的友情便可看出。
  二人的相识相知颇有几分戏剧色彩。祖父曾在《究元决疑论》中指名道姓地斥责熊十力“此土凡夫熊升恒……愚昧无知”,因为熊先生在《庸言》杂志上发表文章,指责佛法让人流荡失守,毫无可取之处,而祖父心向佛法,所以熊先生的言行他深不以为然。不料1919年的夏天,祖父接到了熊先生寄来的一张明信片,上面写道:“此文看过,骂我的话不错,我暑假准备来北京,可否一晤?”那时熊先生在天津南开中学任国文教师,假期来到北京就住在西四的广济寺。祖父随即登门拜访,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为终生好友。
  他俩这对“好朋友”,确实非常与众不同。好朋友一般都是志同道合,他俩却恰恰相反,无论在生活习惯、脾气秉性还是思想理念上,都是大相径庭。祖父内敛深沉,熊先生外向狂放。
  由于父辈的缘故,我父亲后来认了熊先生做干爹。1948年我父亲在清华大学学植物生物学,一次他去看望熊先生,熊先生留他吃饭,问他:“培宽,现在吃什么有营养?”我父亲就说,应该像西洋人那样喝牛奶,这样身体更强健;还要多补充维生素C,红辣椒里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过了一段时间我父亲又去看望熊先生,熊先生又留他吃饭,竟跟太太说:“培宽来了,给他拿牛奶下面条,红辣椒也给他准备好。”熊先生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人。
  祖父对熊先生的评价是,熊先生才气横溢,是不守故常的人。祖父曾建议熊先生去南京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那里去学唯识学,熊先生答应了,一学就是三年。后来祖父在北大也教唯识学,教着教着觉得自己学识不够,教不下去了,就跟蔡元培建议去请欧阳竟无的大弟子吕徴来教,蔡元培答应了。结果欧阳竟无先生不肯放他的大弟子走,祖父一筹莫展,后来一想,熊先生在这儿也学了三年了,就问他学得怎么样,熊先生拍拍胸脯说没问题,祖父就推荐他到北大教了唯识学。但是祖父没有想到,熊先生登上讲坛后,却是另辟一路,称作新唯识。
  1924年,祖父主动离开北大,想到山东去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办教育。他跟熊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熊先生说,你走我也走。就这样他们带着各自的学生,一同前往山东办学。当时熊先生的学生管我祖父叫漱师,我祖父的学生管熊先生叫真师(熊十力号子真),后来又叫力师。抗日战争期间,祖父还在重庆北碚专门为熊先生办了一间勉仁书院,里头只有一个讲师就是熊先生,学生们都围坐在他身边听他讲。
  熊先生每出一书必先印送给祖父。他的观点祖父都不太赞成,认为他对先贤不恭,狂妄自大,但仍专门写了《读熊著各书书后》,一一加以点评,认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朋友。二人的交往,堪称一段佳话。
  家风开明,“君子行不言之教”
  祖父回忆说,梁济给他的教育是非常新式的:让他自己主动去碰撞、去成长,而不是实时指导他这个该怎么做、那个该怎么做。祖父说,父亲给自己的教育无外就三点:第一是带他去看戏,给他讲戏里的故事;第二是带他上街购买日常的生活用品,了解人情世故;第三是教会他穿衣吃饭等生活基本常识。祖父说:“吾父是一秉性笃实的人,而不是一天资高明的人。”“他与我母亲一样天生心地忠厚。”“他最不可及处,是意趣超俗,不肯随俗流转,而有一腔热肠,一身侠骨。”“我最初的思想和做人,受父亲影响,亦就是这么一路(尚侠,认真,不超脱)。”
  1988年5月,祖父接受人生最后一次采访。台湾《远见》杂志的记者问他:“您对台湾青年和大陆青年有什么嘱托?”祖父说:“要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沉吟片刻后又说道:“要顺应时代潮流。”
  1985年,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对年轻人影响最深的就是迪斯科。这种欢快的节奏、奔放的舞姿非常吸引我,我花了10块钱,专门报了舞蹈班去学习。当时我在北大上学,助学金也就18块钱,那可是足够生活一个月的。投入这么大,我是上课好好学,回家认真练。有一天,我在家里的客厅正练着,看到祖父正好走来。那时候父辈们对于这类西方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还是有很多非议的,我突发奇想,拦住祖父问:“爷爷,您刚才看见我跳舞了吗?”祖父点点头。我追问:“您喜欢吗?”祖父扶了扶眼鏡,莞尔一笑说道:“你喜欢就好。”那时祖父已经92岁了,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他的宽容、包容,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自《纵横》)
其他文献
图/本刊记者 梁辰  2006年,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一幅远古翔兽复原图,这是该杂志第一次使用中国人绘制的古生物复原图作为封面。作者赵闯,是名大二学生。  那时的赵闯没学过画,专业也不是自然科学。他在东北大学学设计——报志愿的时候,这个专业名叫装潢,后来改成平面设计,上的课却是广告学,中间又变成摄影,毕业时的名字成了视觉传达。画画和恐龙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上大学之前,他心目中的恐龙是《侏罗纪公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道士家喂不喂鸡和狗,我没有考证过。李连杰演张三丰的电影里养了鸭子和大鹅,后来张三丰练成绝世武功拯救了和平,鸭子和大鹅却没成为功夫鸭或功夫鹅。这真让人失望。  小时候,我们村有个家伙十分凶狠,我们到外村去只要提起他的名号,多少能得点礼遇。我们撒野时,别村的小孩基本敢怒不敢言,大人会说: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他们都是不要命的。这就是当鸡狗所沾的光。一个人要是凶狠,不光他的亲朋,连同村人
本课生字  要认的字: 焦 筋 疲 喘 截  要写的字: 告 筋 疲  教学设计  一、理解题意,初读课文  1. 看寓言故事图猜名字,引出寓言体裁。  2.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用组词法说说“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拔苗—帮助—生长)  3.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4.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焦急 筋疲力尽 喘气 一大截  二、随文识字析词,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1969年,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怀孕8个月的妻子莎伦·塔特在家中惨遭虐杀,凶手是美国著名杀人狂魔查尔斯·曼森的一群追随者,这一案件至今依然撼动四方,也是最富有悲剧张力的邪教杀人案。其后,曼森带领教众制造了其他谋杀案,最终在加州被判终身监禁。而曼森个人崇拜式的权威体系,在日后又被不断复制,从“人民庙堂”教派的吉姆·琼斯道美国德州瓦克大卫教派的科瑞许,几乎所有邪教主都一样:吸引心灵残缺的人,通过药物使
小镇兄弟大优和小优,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各自创业。  小优脑瓜子灵活,别人做什么赚钱他就跟着做什么。他倒卖过水果、摆过小吃摊、开过服装店,每一个项目都做得风风火火,可只要稍稍赚不来钱,他就会终止手头的项目,转而寻找更赚钱的生意。  大优循规蹈矩,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开作坊做手工豆腐賣。镇山卖豆腐的人有很多,并且其他人基本都是靠机器制作豆腐,所以大优一直处在竞争劣势。  有好几次,小优想拉着哥哥一起
三联书店 2019年5月出版  作者是費孝通先生晚年的文字助手,在费老身边工作数十年,并跟随晚年费孝通做全国性的考察、调查。本书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1993-2000年间,作者亲笔记下的费先生的一言一行;第二部分为费先生生前陆续交作者保存的谈话录资料,不是作者亲历。全书看似琐碎,但静心细读,会有震撼之感,也许和你印象中的晚年费孝通略有不同。
新歌手到场 图/ 本刊记者 大食  2013年2月21日晚8点,羽泉、尚雯婕、陈明、黄绮珊、林志炫、周晓欧、沙宝亮、辛晓琪各自妆发妥当,在位于2楼的休息室准备上台。这7间屋子是临时搭建的,装修的气味还未散去。  楼下是录制现场,灯光、音响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500位观众在门口排起长队,其中不乏俊男靓女——《我是歌手》已经播出6期,观众已经知道他们也是这个节目的重要一员。  现场导演开始对观众进行录
由于选举体制特殊,罗马教皇选举最终“冷门胜出”并非罕见。但3月12日开始、3月13日便结束的第266任罗马教皇选举,还是让人大吃一惊。  76岁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枢机主教、阿根廷人乔治·马里奥·伯格里奥脱颖而出,成为方济各教皇。许多人大感意外,以至于一些传媒一开始居然报错了教皇的尊称。教皇选举大爆冷门  首先让人吃惊的,是选举过程十分短。  自1179年后,教皇候选人必须获得2/3多数票方能当选(1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经典音乐能够洗涤身心、陶冶情操、升华品性,是当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依托。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经典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经典曲目,在教授基本乐理知识的同时,弘扬经典文化,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因此,教师需从学生兴趣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知道经典、认识经典、了解经典、懂得经典、感悟经典,进而爱上经典。  听故事,解开经典音乐之意  不管是《高山
人类大脑堪称宇宙中最高级的计算机,它分别有存储器和处理器主管记忆和思考,而人脑的开关就是神经元。神经元这个开关比较复杂,它的外面有很多根接出去的电波线。几个神经元连在一起,盘根错节,颇像一个小规模的集成电路。人脑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阵容叹为观止,真是太庞大了。  每个神经元就像一座變电站,输送电流并放电是它的主要任务。大量神经元一起放电,就会向外辐射脑电波。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彭罗斯指出,人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