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城市绿道的理念已经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近年来,很多城市开始争相开展绿道规划建设的探究和实践,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和地理条件,规划了自驾游绿道、休闲健身绿道等,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让城市居民更好地体验城市的美好风光,促进城乡建设的大力发展。
【关键词】城市绿道规划建设 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城市绿道思想的引入,很多城市都相继进行绿道规划建设。通过绿道的建设,让城市居民更深入地欣赏城市的美景风光,全面了解城市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为更好地建设城市做出更大的努力。
1.城市绿道的概述和发展规划
1.1绿道的基本理念介绍
绿道的理念源自于国外学者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理论当中。在一般情况下,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把安全、通畅的道路称为“绿道”。而在城市的景观设计领域中,绿道则有更深更广的内涵。绿道,也被译为“GREENWAY”,即绿色环保的地区通道或路径,可以分为两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类似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两者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在美国政府相关的户外活动文献中也有记载,表明绿道网络可以构成城市中一幅幅美丽且生动形象的户外风景,是可以让人们更加方便地达到目的地的绿色开放型空间,让城市和乡镇紧密有机结合起来的桥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绿道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在现今,绿道的普遍被人们接受含义是,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和系统的线性管理,建设出具有生态、文化、娱乐等功能的自然通道。绿道的建设,可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将城市和乡镇有机地结合,把自然廊道巧妙地转变为可供人们旅游或休憩的风景线、铁路沿线等开放性绿色空间。根据绿道的不同功能与形态,可以分为,水体廊道、休闲路径、生态旅游通道、公共交通路线等等。绿道的广泛运用,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在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休闲产业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2我国绿道发展情势分析和探讨
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国对于绿道规划的研究文献还相对较少,因此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正在积极地对美国和欧洲的绿道发展进行详细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城市建设形势和绿道发展状况进行有效地规划。
现今,在大部分城市规划设计中,绿道工程大多仅仅被注入了艺术和美学的成分,在实用性和功能性方面都有所欠缺。所建成的绿道功能过于简单,只注重绿化和景观效用,并没有扩展它的功能性,使得绿道的休闲旅游和居民健身休憩功能不能够很好地体现,更无法体现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的经济效益。
2.城市绿道规划建设的研究
2.1以广东省增城市为例,介绍增城市三大主体功能区的绿道规划建设。
增城市是隶属广东省广州市管辖,是广州市的战略要地,曾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根据南部、中部和北部的实际经济形势,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交通区位或者是发达的农业经济,打造成了新型工业、文化生活和农业生态旅游等三大主体功能区域。
以下是增城市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图。
2.2区域公园化战略的探索
实行城市公园化战略,可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同时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水平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区域公园化战略,并不是简单地在城市里处处建筑公园,而是利用建筑公园的设计理念,再加上城鄉建设规划的时代思想,把城市建设成为公园式的理想家园。
实施区域公园化战略,还需要注意保护城市的原生态环境,对重点路段进行环境整治。在保护原有设施和建筑的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果园或田园的农业资源,为城市居民增设停车场、休闲路径等人性化设施和建筑,形成一批富有城市特色的公园式建筑群和公共空间,为吸引外来游客和企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3绿道规划的现状分析
以增城市为例。在全面实行公园化战略的情势下,增城市在旅游主干道两侧增设了绿色廊道,为自驾游出行者提供了足够的休息场地和观光区域,以便更好地促进自驾旅游业的发展。还在一些风景名胜区建设了休闲健身场所,为人们提供了锻炼和体验生活的空间。另外,还有一些避雨亭和卫生间等等,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条件。
尽管增城市的绿道发展,为城市建设带来了不少的成效,但是在建设规划的过程中,也有着一些不足之处,我们需要正视并积极改善。
第一,一些区域的绿道建设标准和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致使绿道的施工过程无法统一和规范施工步调。
第二,缺乏富有经济效益的策划方案,且全民的参与感不强。
第三,一些绿道建成后没有形成网络,绿道之间的联系度不高。
第四,旅游旺季的服务设施配套需要进一步完善。
3.城市绿道规划实施的具体内容分析
3.1绿道建设的内涵
为了更好的进行绿道规划建设,我们需要对项目实施区域进行全面规划与分析,围绕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的问题,进行绿道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以期满足景观生态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功能。以下几点需要认真思考并执行:
第一,建设绿道,是为了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和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实现优化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的目标。
第二,绿道建设,可以让城市居民更能体会到幸福感,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指导来规划绿道的建设与实施。
第三,可以引入外来资金,对区域农业生态和旅游度假产业进行投资建设,带动城市居民的全面就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3.2绿道建设的意义
现代化的绿道建设,功能性强,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好地服务。
第一,将城市绿地、山林等农业资源与农业物业等有机结合,可以改善乡镇的交通,刺激当地的农业、旅游业的消费,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收益。
第二,在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文化经济等,促进城乡结合、共同进步。
第三,绿道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将农田、林地等纳入规划,充分体现具有城市特色的生态景观。
第四,将各个功能区有效结合,实现资源共享。
第五,增设郊外的运动和休闲的场所,让人们与大自然更加亲近,体验健康化的生活方式。
4.城市绿道规划的建设机制
4.1在绿道规划中注重多元化投入。
在城市绿道规划中,要注重群众参与,以政府为主导,强化市场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政府制定的绿道规划建设标准和资金计划安排,充分结合农、林、牡、畜、渔等资源,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发挥资金的最高效用,建设出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绿道,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4.2引入新的工程管理理念,打破传统建设模式。
在城市绿道建设中,应遵循最大程度保护建筑和设施的原产权的原则,激发农村人民的主动意识,为城乡结合的有效实施提供最大保障。政府结合具体施工情况,把绿道建设的各项责任与任务合理地分配到各乡镇街道,形成镇、村、社的有效联动,正在做到全民参与。
4.3建立常态化管理模式,注重城市环境的整治工作。
绿道的建设,可以不断推动和促进城市和乡镇的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城市环境的整治。政府可以发动广大农民参与“清洁美”等类似的工程,积极配合城市绿化和污染整治等工作的开展,打造新时代的文明城市。
5.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绿道的理念已经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很多城市开始争相开展绿道规划建设的探究和实践。绿道规划建设,可以优化城市的面貌和提升城市的内涵,让城市居民更好地体验城市的美好风光,促进城乡建设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毛颖. 增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1
[2]湛冬梅.增城市绿道规划建设[J].南方建筑,2010
【关键词】城市绿道规划建设 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城市绿道思想的引入,很多城市都相继进行绿道规划建设。通过绿道的建设,让城市居民更深入地欣赏城市的美景风光,全面了解城市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为更好地建设城市做出更大的努力。
1.城市绿道的概述和发展规划
1.1绿道的基本理念介绍
绿道的理念源自于国外学者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理论当中。在一般情况下,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把安全、通畅的道路称为“绿道”。而在城市的景观设计领域中,绿道则有更深更广的内涵。绿道,也被译为“GREENWAY”,即绿色环保的地区通道或路径,可以分为两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类似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两者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在美国政府相关的户外活动文献中也有记载,表明绿道网络可以构成城市中一幅幅美丽且生动形象的户外风景,是可以让人们更加方便地达到目的地的绿色开放型空间,让城市和乡镇紧密有机结合起来的桥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绿道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在现今,绿道的普遍被人们接受含义是,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和系统的线性管理,建设出具有生态、文化、娱乐等功能的自然通道。绿道的建设,可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将城市和乡镇有机地结合,把自然廊道巧妙地转变为可供人们旅游或休憩的风景线、铁路沿线等开放性绿色空间。根据绿道的不同功能与形态,可以分为,水体廊道、休闲路径、生态旅游通道、公共交通路线等等。绿道的广泛运用,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在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休闲产业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2我国绿道发展情势分析和探讨
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国对于绿道规划的研究文献还相对较少,因此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正在积极地对美国和欧洲的绿道发展进行详细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城市建设形势和绿道发展状况进行有效地规划。
现今,在大部分城市规划设计中,绿道工程大多仅仅被注入了艺术和美学的成分,在实用性和功能性方面都有所欠缺。所建成的绿道功能过于简单,只注重绿化和景观效用,并没有扩展它的功能性,使得绿道的休闲旅游和居民健身休憩功能不能够很好地体现,更无法体现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的经济效益。
2.城市绿道规划建设的研究
2.1以广东省增城市为例,介绍增城市三大主体功能区的绿道规划建设。
增城市是隶属广东省广州市管辖,是广州市的战略要地,曾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根据南部、中部和北部的实际经济形势,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交通区位或者是发达的农业经济,打造成了新型工业、文化生活和农业生态旅游等三大主体功能区域。
以下是增城市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图。
2.2区域公园化战略的探索
实行城市公园化战略,可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同时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水平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区域公园化战略,并不是简单地在城市里处处建筑公园,而是利用建筑公园的设计理念,再加上城鄉建设规划的时代思想,把城市建设成为公园式的理想家园。
实施区域公园化战略,还需要注意保护城市的原生态环境,对重点路段进行环境整治。在保护原有设施和建筑的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果园或田园的农业资源,为城市居民增设停车场、休闲路径等人性化设施和建筑,形成一批富有城市特色的公园式建筑群和公共空间,为吸引外来游客和企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3绿道规划的现状分析
以增城市为例。在全面实行公园化战略的情势下,增城市在旅游主干道两侧增设了绿色廊道,为自驾游出行者提供了足够的休息场地和观光区域,以便更好地促进自驾旅游业的发展。还在一些风景名胜区建设了休闲健身场所,为人们提供了锻炼和体验生活的空间。另外,还有一些避雨亭和卫生间等等,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条件。
尽管增城市的绿道发展,为城市建设带来了不少的成效,但是在建设规划的过程中,也有着一些不足之处,我们需要正视并积极改善。
第一,一些区域的绿道建设标准和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致使绿道的施工过程无法统一和规范施工步调。
第二,缺乏富有经济效益的策划方案,且全民的参与感不强。
第三,一些绿道建成后没有形成网络,绿道之间的联系度不高。
第四,旅游旺季的服务设施配套需要进一步完善。
3.城市绿道规划实施的具体内容分析
3.1绿道建设的内涵
为了更好的进行绿道规划建设,我们需要对项目实施区域进行全面规划与分析,围绕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的问题,进行绿道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以期满足景观生态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功能。以下几点需要认真思考并执行:
第一,建设绿道,是为了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和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实现优化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的目标。
第二,绿道建设,可以让城市居民更能体会到幸福感,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指导来规划绿道的建设与实施。
第三,可以引入外来资金,对区域农业生态和旅游度假产业进行投资建设,带动城市居民的全面就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3.2绿道建设的意义
现代化的绿道建设,功能性强,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好地服务。
第一,将城市绿地、山林等农业资源与农业物业等有机结合,可以改善乡镇的交通,刺激当地的农业、旅游业的消费,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收益。
第二,在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文化经济等,促进城乡结合、共同进步。
第三,绿道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将农田、林地等纳入规划,充分体现具有城市特色的生态景观。
第四,将各个功能区有效结合,实现资源共享。
第五,增设郊外的运动和休闲的场所,让人们与大自然更加亲近,体验健康化的生活方式。
4.城市绿道规划的建设机制
4.1在绿道规划中注重多元化投入。
在城市绿道规划中,要注重群众参与,以政府为主导,强化市场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政府制定的绿道规划建设标准和资金计划安排,充分结合农、林、牡、畜、渔等资源,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发挥资金的最高效用,建设出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绿道,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4.2引入新的工程管理理念,打破传统建设模式。
在城市绿道建设中,应遵循最大程度保护建筑和设施的原产权的原则,激发农村人民的主动意识,为城乡结合的有效实施提供最大保障。政府结合具体施工情况,把绿道建设的各项责任与任务合理地分配到各乡镇街道,形成镇、村、社的有效联动,正在做到全民参与。
4.3建立常态化管理模式,注重城市环境的整治工作。
绿道的建设,可以不断推动和促进城市和乡镇的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城市环境的整治。政府可以发动广大农民参与“清洁美”等类似的工程,积极配合城市绿化和污染整治等工作的开展,打造新时代的文明城市。
5.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绿道的理念已经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很多城市开始争相开展绿道规划建设的探究和实践。绿道规划建设,可以优化城市的面貌和提升城市的内涵,让城市居民更好地体验城市的美好风光,促进城乡建设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毛颖. 增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1
[2]湛冬梅.增城市绿道规划建设[J].南方建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