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7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传统开放术组和椎间孔镜组,各86例。传统开放术组采用常规开放术式治疗,椎间孔镜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出血量、切口视觉模拟评分(VAS)、腰腿疼痛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椎间孔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开放术组[(67±14)min比(83±14)min,(6.9±1.4)d比(18.0±2.9)d,P<0.001];椎间孔镜组患者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开放术组[(22±5)m L比(62±16)m L,P<0.001]。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切口VAS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椎间孔镜组下降速度更快[椎间孔镜组:(4.5±1.1)分,(3.7±1.1)分比(1.6±0.5)分;传统开放术组:(9.1±0.8)分,(7.7±1.1)分比(5.3±1.2)分],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术后两组患者腰痛、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和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取得与骨科开放手术基本一致的临床效果,但椎间孔镜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手术创伤程度,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术后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6年9月于廊坊市人民医院行TKA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