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历史教师培训实施的理念、目标、内容和模式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师培训 国培计划 新课程改革
  当前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对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初中历史教师培训不仅是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地区没有重视新课改和教师培训,即便对初中历史教师进行了培训,但培训的有效性还有待商榷。因此,针对如何实施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师培训,探讨出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历史教师培训“新”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1初中历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1)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观念呈现滞后性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观念,即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初中历史教师培训也应该贯彻这一理念。在教师培训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培训的内容、方式等应该以教师为中心,满足教师的差异性需求。然而现实上许多教师培训者依然以自上而下、一刀切等传统的教师培训理念来实施教师培训,这是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违背的。
  (2)培训方式上表现出单调性
  与传统的教师培训形式相比,新课程教师培训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倡导平等参与。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形式本身就是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这种培训方式对培训者和受训教师双方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实际中仍是以灌输式的讲授为主。虽然有些培训也幵展了一些其他形式,但多数都流于表面,实效性不强,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现场观摩、小组讨论等培训形式无法实施。
  (3)培训内容单一、陈旧
  新课程教师培训包括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在培训实践中应该将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有机结合。但调查发现,有些地方仍然以通识性培训为主,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这种单一的培训内容已经使教师培训越来越表现出它的疲急性与落后性。还有部分地区的教师培训重学科培训,轻通识性培训,使新课程培训成为了单纯的“教材培训”。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从中获得对其教学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知识信息,然而在培训中呈现给教师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基于培训者的研究兴趣和提供能力,由培训者安排自认为受训教师应该掌握的观念、理论和知识,并进行灌输教学,忽视了受训教师的实际需求。
  (4)培训师资缺乏认定
  我国有些地区的优质培训资源仍然比较落后,表现为能够胜任新课程培训的高水平培训队伍薄弱。虽然在目前的培训系统中,大部分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是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些教师尽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自身的观念陈旧,教育理论素养不高;一些教师有一定的学养,但教学研究能力不够,少有成果;一些教师对教育一线的情况知之甚少,往往隔靴搔痒;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和新教育手段运用很不适应……而这些教师本身的学习修养又缺乏相应的机制和办法,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性不强,相较于国外严格的师资资格认定制度,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针对问题提出的实施理念
  2.1更新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师培训理念
  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培训工作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引入新理念。新课程的教师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更新观念:一是坚持面向实践,二是着眼深层建构,三是强调参与互动,四是注重专业发展,五是依托基层学校。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了调查,认为新课程改革应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即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师培训理念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更新。
  (1)对初中历史教师培训工作的再认识
  首先,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习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思想转变;第三,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主动学习,深入研究,深刻反思,大胆实践。培训者应该将培养专家型教师作为追求和从事的事业。学校也必须意识到初中历史教师培训对教师个人和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因为这是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基地。
  (2)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初中历史教师培训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培训必须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新课程教师培训具有鲜明的成人学习的特点,教师不再是培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资源。培训者和受训教师要平等地进行民主的探讨和讨论,充分调动受训教师的参与性。
  (3)以科学的方式开展初中历史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机构尤其是参与教师培训的培训者应该深入教学第一线,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教师培训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培养广大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教学实践的能力。在培训活动幵始前,培训机构应该对受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设立恰当的培训目标,挑选合适的培训内容,制定有操作性的培训模式等。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还应该对培训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并对学员进行跟踪评价。
  2.2确立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师培训目标
  在确立新课程教师培训的目标之前,我们首先要理清“改革与培训”的关系,即弄清楚“培训初中历史教师使其适应以后的历史课程改革”还是“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行要求培训初中历史教师”。如果历史课程改革先于培训活动而发生,则该培训活动是特殊情况下的教师培训,具有适时性的特征。但以长远眼光来看,它的目的在于树立初中历史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师参与历史课程改革的程度。前者具有短期性应急之需的特点,后者具有长效性的特点,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本次历史课程改革中的培训活动既是特殊背景下的应急培训,又是一般情况下的初中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杜志强,靳玉乐.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2]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
  [3]杜华,阎续瑞.新课程教师有效培训理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其他文献
【摘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的教学亦是如此。在追求更好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谦虚好学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本篇文章从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和将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两个方面的内容出发,浅谈我有关改善美术教学的两点思考。  【关键词】美术 思考 课堂气氛  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尽管人们并不要求教师的教学尽善尽美,但是身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追求更好还是必须的。在教师追求更好的过程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对海南省国家级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海南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让更多的优秀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好的服务于海南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关键词】海南;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  根据1993年12月发布,1994年6月实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来看,
【摘 要】体育人类学是从体育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作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结合点,它揭示和分析人类与体育相关的因素,综合研究人类的体育问题。它从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研究体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在理论上表现的具体形式,揭示体育过程的内在结构,在不同形式的体育过程和与之相似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共同的规律。本文以独木龙舟项目的实质研究为契机,探索体育人类学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从体育人
【摘要】通过电源短路熔断器不熔断的故障现象,从深层次对电路进行分析思考,面对现实情况提出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电源 短路 分析 思考  电源短路,就是为负载供电的电源在负载之前的线路发生混线,直接短路负载的故障现象。当电源发生短路时,正常情况一般都是电路中的保护装置熔断器迅速熔断,以保护电气设备及电线路不受损坏。但在实践中很多接口电路,因其控制距离长及控制电源低等因素,当电源发生短路
【摘 要】本文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公斤吴静钰下劈踢技术在比赛中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跆拳道比赛中女子运动员使用下劈踢技术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的运用下劈踢技术得分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跆拳道 下劈踢技术 规则改变对下劈踢技术的影响及运用  1 跆拳道技术的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对表1的数据分析对比结果显示,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改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本文先阐述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无德育的偏差、缺少德育素材的偏差、极端德育化等现象。然后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 小学数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