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江苏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区1961—2008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48 a来苏北项目区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以及在此背景下界限温度的积温、无霜期长短、四季时
【机 构】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开发局
【基金项目】
:
国际合作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项目(编号:TF092393-C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江苏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区1961—2008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48 a来苏北项目区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以及在此背景下界限温度的积温、无霜期长短、四季时间和参考蒸散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8 a来苏北≥0℃、≥10℃积温量和积温日数显著增加,无霜期延长了15—30 d;春季时间延长最明显,夏季次之,冬季时间缩短最明显,秋季次之;春、夏季的参考蒸散稍有减小,秋、冬季略有增大。
其他文献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出发,提出了我国开展以人为本统计核算的初步设想。
阐述了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对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重要性。结合江西实际,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江西农业、水资源、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西应对气
利用2005年4月至2010年5月湖口水位资料和新一代极轨卫星(Terra)遥感的鄱阳湖水域面积资料,研究发现它们已经不满足原有鄱阳湖水域面积与湖口水位的关系模型(基于NOAA遥感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多项式拟合方法,综合考虑模拟与Terra卫星遥感的鄱阳湖水域面积的均方差和湖口极端水位下的拟合情况,发现在1—10次幂的多项式拟合中5次幂的多项式拟合效果最好,并根据5次幂的多项式拟合建立了鄱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