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4年中国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来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in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全国701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基于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的湿润指数研究了近54a中国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敏感性和贡献率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主要气象因子对ET0的影响,对干湿气候变化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全国气候在3个时间段(时段1:1961-1980;时段2:1981-2000;时段3:2001-2014)中经历了变湿到变干的过程;不同地区干湿状况变化差异很大,干旱趋势主要发生在中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1961-2014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ET0呈显著下降的趋势,61.6%的站点出现"蒸发悖论"现象。南方大部分地区和新疆的西北部由于降水量增加和ET0减少,气候变湿;西北和西南大部分地区由于年降水量减少和ET0增加,气候呈显著变干的趋势。ET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最敏感,风速的负贡献率是引起ET0变化的主导因子。研究时段内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减少对ET0的负效应超过温度上升对ET0的增大作用,导致全国ET0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他文献
通过正交试验测试了水冷磁悬浮变风量空调机组非标准工况的性能,采用极差分析法及指标-因素图明确了影响该空调机组制冷量、机组EER等参数的主要因素,并对此进行了性能分析.
利用富集培养基从农药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 3株能以甲基对硫磷为碳源和能源而生长的真菌 ,分别编号为 Hw- 3、Hw- 6和 Hw- 7,并进行了降解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 ,p H7.0、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