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阴影或长达40年/爱假哭的孩子擅交际/睡前听故事,长大更幸福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l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 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童年时遭受欺负,可对人的精神健康造成长达约40年的持续影响,这种负面影响甚至与成年后的就业状况、生活质量有一定关联。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精神病学杂志》月刊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对近8000名1958年出生的人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跟踪调查,主要考察了这些人7岁到11岁之间是否受到过他人欺凌,以及他们成年后直到中年的精神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及生活质量等。在被调查者中,有约四分之一的人曾在童年受到欺凌,约15%的人经常受欺负。
  研究人员发现,童年时有过受欺负经历的人出现精神健康及认知能力问题的风险更高,而经常受欺负的孩子将来更容易出现抑郁甚至自杀倾向。此外,这种遭遇还会带来如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就业与收入、朋友关系等影响。
  (董玉洁)
  爱假哭的孩子擅交际
  日 本学者中山博子领导的一项研究证明,喜欢假哭的婴儿可能以后更聪明。
  这项研究通过影像密切观察了新生儿的哭泣习惯,重点分析了他们每一次哭泣前后所产生的正面、负面影响和情绪变化。结果发现,婴儿98%的哭泣是由负面情绪引起的(通过婴儿痛苦的表情或向下的嘴角判断得知),少数情况下,哭泣是因为积极的情绪。“他们似乎在通过故意哭泣来引起母亲的注意。”中山博子教授说,“当妈妈靠近时,他们就不哭了。”
  专家表示,婴儿假哭能促进孩子表达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的情绪发展,不仅让母子关系更紧密,还会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吉保国)
  睡前听故事,长大更幸福
  美 国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发现,父母跟孩子说的话越多,孩子理解词汇的速度就越快。这种快速处理语言的能力不仅能使孩子日后上学更轻松,还有助于孩子成年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幸福的婚姻以及让他遵纪守法等。
  在弗尔纳尔德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一系列研究中,一些孩子在家里每天听到的词汇只有600个,有的孩子每天直接听到的词汇超过1.2万个。结果表明,在家里听到的词汇越多,孩子理解词汇的速度就越快。快速处理词汇非常重要,可以让大脑释放更多的空间思考新词或者处理其他新信息。
  不过,美国科学促进学会表示,并非所有词汇的作用都相同。看电视也能听到很多词汇,但由于缺乏互动,对孩子学习语言帮助并不大。而书本语言素材丰富多彩,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锻炼记忆力。
  (林之云)
  孩子当烹饪助手可矫正其偏食
  美 国最新研究发现,让孩子对烹饪产生兴趣并自动参与,不仅能改善其饮食习惯,矫正其偏食,也能够借机培养其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个性,性格也会更开朗自信。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于2012年就有超过1/3的青少年达到肥胖标准。研究将此趋势归咎于外食(外出吃饭)比例增高,外食族很容易摄入过高的热量。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的发言人萨拉·哈斯指出,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吃饭已不是一种享受,而是要挤出时间来做的事。可惜的是,忙碌的父母也带着孩子一起外食,造就了越来越胖、越来越不健康的下一代。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德里克·赫尔施曾参与过明尼苏达州心脏研究所基金会的孩童烹饪教育课程。他从观察中发现,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是奠定未来健康饮食最重要的基石。
  赫尔施和他的研究小组回顾比较了8个研究数据。这些研究分别测试了不同类型的烹饪教育课程以及对孩子的影响。这些孩子年龄为5至12岁,课程中不仅对孩子传授健康食物新知,也要求孩子们动手帮忙准备饭菜,例如做水果串、蔬菜沙拉等。结果发现,孩子们回到家时,可以将所学再教给父母。
  尽管8个研究的设计有所不同,研究人员还是能够发现特定的趋势:孩子对水果、蔬菜、膳食纤维等健康食物的摄入量,都因接触到烹饪而增加。此外,孩子们也更愿意尝试新事物,对自己的能力变得更有信心。研究人员补充道:“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参与烹饪,即使最内向的孩子,也会变得活泼起来。”
  (李赫)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为每一个孩子打造适合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家庭环境,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  《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广大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
“你怎么总是给我帮倒忙啊?去去去,快一边玩去吧!”这样的情景,家长是不是很熟悉?时常,孩子出于好奇心或者是好心,会做出一些帮倒忙的事。对于孩子越帮越忙的结果,家长大多会选择盲目、武断地中止,甚至是责备。这种做法真的妥当吗?未必!  帮倒忙,好心办坏事  【案例】 一冰箱的麻烦  妈妈打开冰箱,拿出一块冻肉。3岁的元元见了,好奇地问:“妈妈,你拿肉做什么?”妈妈点点他的小鼻头:“把肉从冰箱里拿出来,
案例  大刘的儿子小幡上小学六年级。一天课间,小幡向同学小辉借玩具玩,小辉不给。小幡就一把抢在手里,小辉跟在后面追。小幡动作敏捷,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小辉追不上他,就用饮料瓶砸他,连扔了几次饮料瓶都没有击中他,不料却砸中了教室的窗户玻璃,玻璃碎了两块。两人都惊呆了,知道摊上“大事”了:按照学校管理规定,砸坏教室玻璃要扣班级考核分10分,期末考核,损坏公物的班级不得评为优秀班级,还要罚款100元。  
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有了新的需求,会对肯定和认同表现出极大的敏感性。如果这些肯定和认同来自爸爸,则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更有意义。  首先,爸爸的肯定和认同让孩子更自信、更快乐。  如果说在孩子3岁以前,在安全感的给予方面,妈妈比爸爸更重要,那么到了孩子四五岁时,在肯定和认同方面,爸爸的重要性要大于妈妈。爸爸对孩子的肯定或赞美,不论是对儿子还是对女儿,它的分量都更重。有数据显示,爸爸对孩子的肯定和认同
一  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很多家长喜欢那种中西合璧、不伦不类的教育方式。  在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我妈一拍脑门,决定要像西方国家的家长一样培养我的金钱观。于是,她决定把我的零用钱断掉,如果我想要零用钱,就要像西方国家的小孩一样从她手里赚。比如,拖一次地板五毛钱,取一次牛奶一毛钱,倒一次垃圾两毛钱……每天记录,按周结算。  我的零用钱原本就不多,零用钱发放制度改革后,我的经济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大人们不
问:我是一名高中女生,成绩尚可,但容貌太丑。大家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而我自己也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但又不甘心,常想,容貌丑并不是我的错,难道因为丑,我就不活了吗?为此,我一会儿充满斗志,一会儿心灰意冷。总之,我很纠结,并对未来感到迷茫。盼指点。  程燕  答:你说得很对,容貌丑不是你的错,你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别人的目光,但这需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我想给你讲个故事,很励志,正能量,也很有教育
第一次彻底放下了  李亚鹏是在朋友圈里看到女儿李嫣那些视频的。视频里,李嫣自称李老师,身份介绍是时尚达人,她模仿母亲王菲,明星刘嘉玲、李小璐等,给大家示范如何寻找最佳自拍角度,还教大家化妆。一出场,她就俏皮地说:“其实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完美的,可能因为我比较会打扮。”说完,她娴熟地涂粉底、腮红,描眼线,抹口红,以教导的语气调侃道:“世上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她还应网友要求,大大咧咧地曝光了王菲
案 例  汪芳有个女儿叫阿晨,正在读初三,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为了照顾女儿,汪芳辞了工作,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当陪读妈妈。因为陪读的缘故,汪芳经常到学校去,和女儿班上的各科老师比较熟。  一天,汪芳和阿晨在家里谈心。她对女儿说:“你们语文老师老实巴交的,看上去很贫困的样子,别的老师穿得很光鲜,他穿得很朴素,还经常穿布鞋,我发现全校老师只有他穿布鞋了。”阿晨问道:“朴素有什么不好吗?你不也经常叫我穿朴
美 国著名教育家阿尼·伯格认为,以下7种教育方式会阻碍女孩的发展:  1.教导她有礼貌并且保持安静  伯格说:“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对女孩灌输:为人要友善,要避免冲突,不要烦扰他人,以及要安于现状,都是成为一个讨喜可心的好女孩/好女人所必需的。显而易见,这种心态可能导致女性不去力争更高的薪水,因为她们不想得罪一位潜在的雇主,或者导致她们读书时不在课堂上大声发言,工作后也在会议中默不作声,以免被视为不够
瑞 典法律规定,父母不能打骂孩子。  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婴儿出生不久就开始进行比较多的户外活动。婴儿基本上不抱在怀里,在家放在床上,出门放在汽车上,会走的自己走,哭也不抱。许多公共汽车都有供婴幼儿坐的小座椅。公共汽车的中间部位有专供停放婴儿车的空间和供父母看护小孩子时坐的座位。为确保交通安全,父母不能怀抱孩子坐在汽车的前排座位上。  瑞典的孩子从不与父母同床共枕。一般四五岁以后,孩子就有自己单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