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修饰语排序的认知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zh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词修饰语的排序问题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融入自己的认知理解,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名词修饰语的排序问题。
  当然,已有国内外研究者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如Quirk将前置名词修饰语分成五类,即冠词、前中间词、中间词、后中间词和前中心词;Praninskas对于名词词组中多个形容词的顺序给出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即冠词 评价 大小 形状 状况 年龄 颜色 材料、国籍 功能、用法 中心词。国内的语言学家如陆丙甫也对名词修饰语进行了长期的深入探索,得出研究成果,即“可别度领前原则”和“由内到外原则”。纵然这些研究成果也有其必然优势,但总归太过主观或有所缺陷。
  也有学者如白烨将起修饰作用的限定词及其他被语法化了的特殊修饰语补充到英语名前修饰语语序的研究当中,再将认知域的概念语义描写法与象似性理论对句法结构的解释性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本文将对其研究进行概括综述,以期可以用于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名词修饰语的排序问题。
  以“a lonely little old rectangular green French silver whittling knife”为例,进行认知分析。首先,冠词“a”表示泛指,是每一个事物都具备的属性,并非该刀子最本质的特征,因此,根据距离象似性原则,在概念上距离中心词更远,反映到次序上,冠词 “a”就放到了离中心词较远的位置。同时,从人们的认知共性来说,人对事物进行认知过程中,往往总是倾向先想知道该事物的数量,再论及其他,即人对数量的认知需求比对空间和颜色等认知域的需求更为急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a”被放置在词组语序的最前列。
  其次,再来讨论为什么“whittling”离中心词最近。“whittling”这一动名词明显地使该刀子区别于其他刀具,即使“knife”这一宽泛的概念具体化,换句话说,将谈话双方的注意聚焦到一个较具体的事物而非一类。同时,这也指明这把刀子的功能,相对于国籍、材质等其他属性来说,功能这一属性是刀具最本质的属性,因而离中心词最近。“silver”是从材质上对“knife”的认知,强调它不是铁的,也不是塑料的,是刀子的基本属性,相对于功能来说,它在概念上距中心词较远,但相对于国籍来说,又距中心词较近,所以放置在国籍与材质之间。“French”表示的是中心词的地理属性。中国有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不同的来源地会对事物产生极大影响,相比于颜色来讲,国籍是一种内在的、较难改变的属性,因此,放在颜色之后,离中心词较近的位置。颜色不同于国籍、材质、功能这些属性,是一种外在的特征,相对于上述几种属性来说,从制造刀具到被毁时,这几种属性都无法改变,而颜色则不同,刀子可以被漆成绿色,也可以被漆成其他颜色,因此,相对于这几种属性,颜色词在概念上距离中心词更远。但颜色域相比较时间域和空间域,标准明确而清晰,更容易把握,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形状要放在颜色之前。
  再次,“old”对于刀子来说,新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形状不同,没有严格的界定,所以放置在“rectangular”之前,但也不是纯粹主观的,它与某一时间标准相关,而“little”要比“old”更主观,只能由人主观地来认定,这就必然存在判断的差异性,同时,人对空间的认知域比对时间的认知域更加模糊,也更加主观,对概念的描写也就越脱离实际,于是将其置于远离中心词的位置也就容易理解了。
  最后,“lonely”是说话人主观的认识,感性的人在自己的认知域内认为一把刀子是孤独的,但对于理性的人来说,他们或许只关注刀子这个事物本身的特点,并不在乎它孤独与否,况且,每个人的认识世界的角度存在差异,感性的人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因此,“lonely”在概念上远离事物,反映在语序上也离中心词最远。
  从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以及表达的认知规律来看,人们总是倾向于急切地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首先表达,而对客观的、易于理解的认知域则放在其后表达。其次,表达主观认知域的形容词先于表达客观认知域的形容词出现,突显了主观认知,有利于语言使用者传播个人的认知。客观的认知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广泛接受的百科知识,不需要特别加强。所以,从认知域的角度理解名词前形容词的语序就是:限定词 主观认知域形容词 客观认知域形容词 中心词。
  参考文献:
  [1]白烨.英语中名词前修饰语语序的认知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04:57-61.
  [2]李瑛,李菲菲.英语形容词修饰名词线性顺序的认知阐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97-100.
  [3]刘冰泉,况新华,彭小强.英语名词短语形容词修饰语排序的认知学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5:11-13.
  [4]劉莎.名词短语中修饰语排序的认知原因[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10:198-199.
  [5]王莉.名词词组中多个形容词修饰语线性顺序的认知阐释[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353-354.
  【作者简介】许艳霞(1993.11-),女,甘肃民勤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硕士),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所有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教育事业也一直在社会和人民的要求下,不断地发展着、改进着。教育的发展和变化,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教学方式变化。教育在不同时期具备不同的时代特色,我国学校教育事业开展的初期,教师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时代变化,此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有待新的教学方式出现解决诸如此类问题。新课改下,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的理念已经提出,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可
一些中学生说他最喜欢上历史课,却又最恨历史考试。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有的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只注意趣味性、故事性,却没有把学史的方法教给学生。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笔者以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妨试试应用实用信息选择教学法。    一、历史教学法的任务及种类    历史教学法的任务是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揭示历史教学的客观规律,以便最有效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科学知识。在中国,历史教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最基本的环节,学生的词汇量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明白语义,读懂文章。在英语学生中,高职高专学生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量太低,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总结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塔娜(1985-),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蒙古族,讲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及英语学习活动观念,能够在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及学习素养。本文笔者主要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角度出发,探究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期望通过教学观念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而在不断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变
【摘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交际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英语得体地交际。那么何谓得体呢?得体是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言行举止来表情达意,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内容本身,还应包含语言中所包含的中外历史文化、地方风土人情、地域饮食文化差异、传统节日等内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更应该注重英语文化的传播,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学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文化输入与输出的节奏变快,英语在世界各國、各行业之间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学习英语对大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大学英语是对高中英语的升华,是学生进一步考研需要掌握的内容。英语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通过构建有效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做好课堂评价与总结,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构建;评价  【作者简介】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改革。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之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口语应用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而言,若想要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口语应用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就需要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但根据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口语应用当中出现了消极参与的行为,这种消极行为的存在不仅严重的阻碍了大学生英语教学质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型设问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目标能否真正落地。本文以《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M1U3 Reading为例,探讨阅读教学中思维型设问的策略,包括主题漫谈、标题预测、链式设问、教师追问、读后续“写”、语篇反思。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品质;设问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相对其它学科比较特殊性,英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民办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然而,在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师的需求趋于增加的情况下,也滋生了或者是产生了英语教师在学校之间(教育机构,培训)或者是企业之间流动的现象。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粗浅的观察和理解,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流动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课改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实施,它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高中的英语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求高中的英语教师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初探  【作者简介】杨涛,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  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方式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