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嬉皮士的踪迹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78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22日称,中国一些人正在对消费社会感到厌倦,越来越多的城市人选择离开城市,隐居在中国乡村,过上田园生活。我们形容他们为中国的“嬉皮士”。其实作为一种流行一时的文化现象,嬉皮士运动从未消失,他们只是更低调了。
  嬉皮士的起源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和平,痛恨战争的不人道,但蔑视传统;他们家庭富裕,却弃绝了安逸,追随简单随意的生活方式;他们穿着奇装异服装扮另类,然而内心却充满了爱,火热的爱;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吸毒,在大麻所能给予的安慰中构筑自己内心深处的乌托邦;他们身上涂满了理想主义的印痕和自由主义的色彩。这就是上世纪60年代发端于美国的“嬉皮士”(Hippie),他们由40、5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演化而来。
  196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名叫麦克·梅特利的16岁中学生离家出走,他想周游全美国,去寻找与自己性情相投的朋友。两年后,他回到了位于莱顿城的家乡,并与7名辍学的大中学生在这里建立了最初的群居村——“莱顿公社”。他们男女分居,从木屋旁的小溪里汲水,用木材烧饭,以马铃薯、玉米和大豆为食,体验着简单的生活方式。群居村一出,美国各地迅速效仿,这样的村落起初只出现在旧金山的衿树岭地区、洛杉矶的日落带和纽约的东村,后来遍及全国。1970年,全美国约有200多个群居村,成员达4万人,1971年发展到近3000个群居村。嬉皮士运动甚至蔓延到欧洲,在欧洲出现许多嬉皮士的群居村。在联邦德国,这样的群居村大约有11万个。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市郊,有一个北欧最大的“自由村”,其成员都是青年男女,他们抛弃一切现代文明的束缚,自由、“原始”地生活。群居村活动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
  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表现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然而人的自由思想却被禁锢。生活了然无趣,理想无所寄托,理想遭遇了现实。他们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触摸生命的脉动,青年的血气方刚唤起了对于现实的叛逆。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状态,他们要改变现实,他们需要精神慰藉。他们不屑用民主的方式参与改造社会,唯有用流浪的摇滚乐来宣泄内心的不满,用忧伤的爵士乐轻抚内心的创伤。
  运动的流变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大国的美国沉浸在胜利者的狂妄中,青年更是在这种无限的膨胀中迷失了自己。我方唱罢你登场,各种角色粉墨登场。肯尼迪遇刺、人类登陆月球、越南战争的阴霾、赫鲁晓夫不可一世的雄心、马丁·路德·金的“梦想”等等让美国人或愤懑不已或慷慨激昂。各种社会问题在美洲大陆暴露无遗,社会矛盾似乎达到了最尖锐的时刻,一触即发。越南战争的爆发引燃了嬉皮士的运动,一批批美国士兵被派往越南进行杀戮、流血。国内反战高潮迭起,人们反对战争,游行示威一浪高过一浪。嬉皮士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成长,“Make Love Not War”(要做爱,不要战争)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呼唤。
  异端的表现必然使得他们边缘化,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支持越战的军火商、压制自由的政府官员、传统宗教的信仰者厌恶这些青年,他们惧怕建立起来的统治被颠覆,害怕失去既有的利益。于是他们网罗嬉皮士的种种缺点,痛陈其种种逆行。别有用心的利益团体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便对他们进行无情的丑化和妖化。奇装异服、肮脏的吸毒者,社会渣滓,同性恋者,各种标签被贴在了他们的身上。
  反越战运动中,嬉皮士上街游行,甚至不惜以威胁、恐吓、绑架的方式试图使政府屈服,他们呼吁“Love and Peace”。或许是他们的表达方式过于极端,激怒了以尼克松为代表的美国政府,他后来以残酷的手段镇压了嬉皮士。1970年5月,一个小女孩把花插在了美国士兵的枪口,不久这个女孩就被射杀了,花儿随之凋谢了。嬉皮士仿佛终结在了这个时代。有人评价尼克松为最反动的右派,由此看来不是没有根据的。然而,当莱克星顿枪声打响时,为求得独立的北美人民是否会想到今天却不得不以反革命的暴力来维护革命的成果,对于尼克松政府来说是极具戏剧性的。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与苏联的一系列竞赛中屡屡胜出,美国人的狂妄自大一天天膨胀,种族主义盛行,3K党充斥着美洲大陆。约翰·列侬倒在狂热的战争分子的枪口下,“花之儿子”已经无法拯救世界,甚至连他们自己也难以保护。朋克摇滚的无疑是嬉皮士的哀歌,嬉皮士“爱与和平”的呼声显得无比的苍白,嬉皮士时代仿佛渐行渐远,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们重温了父辈的时尚,须边、喇叭裤腿、灰调的饰品、民族情调是他们服装的主要元素,时装界正回溯70年代的潮流。他们修饰齐整,温和理性,隐藏不住骨子里的奢华和享乐主义,“爱与和平”仅仅是对于过去的怀念。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激烈过度、腌臜邋遢、破破烂烂、放浪形骸、聚众滋事,也不那么公开地提倡同性恋和吸毒。他们与父辈的血缘关系更多的表现在服装上,而不是政治或者其他。
  从未消失的文化
  嬉皮士是一种背离时代传统意识的文化意识流,它总是和这个时代的主流意识唱反调。人们谈不上喜欢却也并不厌恶,因为生活中不能没有它,否则这个世界只有一种声音,没有了对话,显得死气沉沉。
  周恩来在谈到对嬉皮士的看法时说:“世界的青年们对现状不满,正在寻求真理。在思想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变化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式都不能称为最后的,在寻求真理的时候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事物,这是可以允许的。”周恩来的评价当然给予了美国政治性的暗示,然而仅仅就其表面层面的意思来说嬉皮士并不会终结。嬉皮士存在形式的变换并不能掩盖其存在的实质。摇滚曾经唱垮了一个时代,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是否也拯救了一个时代?即便是没有了群居村落,没有了摇滚乐队,甚至没有了嘻哈风格服装,嬉皮士作为一种抗争的精神依然存在。
  新世纪的嬉皮士倡导自由,他们要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穿他们愿意穿的衣服。他们不与世俗为伍,个性张扬,逐渐回归上世纪60年代嬉皮士的风格,“在反叛的自我意识的推动下开始了通向未知天地的旅程的”。即便是在中国我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氛围,以韩寒为青年领袖的阵地不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便是有些稚嫩;《北京青年》虽然显得有些青涩,但也是一个新的尝试;网络水军的异军突起虽为人们所不齿,却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不能牵强地认为这就是嬉皮士,但至少有些重合的元素包含在内,比如他们都要求独立自主、都希望自由、都要求民主和人权等等。如果我说中国古代的陶渊明、民国时期的辜鸿铭都是当时的嬉皮士恐怕很少有人反对吧。因此,作为一种文化,嬉皮士是历史的,它一直存在着,并且也不会消失。
其他文献
第一季是锋芒初露,第二季是荡气回肠,第三季是泪流满面,第四季则是狗血到根本停不下来。  作为英剧标杆的独立电视台古装大作《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终于在争议声中迎来了第五季。独立电视台于8月中发布了《唐顿庄园》第五季的首批剧照,并宣布将于今年秋季正式回归。第五季将依然延续前四季的配置,共拍摄8集,并制作每年传统的圣诞特别篇。  比“大表哥”马修的惨死更加悲惨的是,《唐顿庄园》第四季
太阳系外发现7颗潜在可居行星  据国外媒体近日报道,负责登记可居世界的一个项目的研究人员宣称,位于我们太阳系外的银河里的7颗行星或许适宜生命生存。  “可居住性行星实验室”的门德兹科研组2011年12月开始进行可居系外行星目录项目。需要评估这些最近现身的世界适宜生命生存的程度是促使该项目诞生的原因,它被当作把这些新行星介绍给公众的一个途径。研究人员表示,有近80颗已被证实与地球大小类似的系外行星,
科技可以改善生活,也会摧毁生活,日本的核安全问题引发全球范围的对安全使用核能的讨论。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说,全球现有14座危险核电厂,台湾的4座核电厂竟然全部上榜。  台湾有关第四核电厂的建废争端由来已久,长期以来民进党一直将反核作为其与国民党进行政争的主要议题,以此争取民心,赢得民众的支持。民进党执政后,核四问题成了其执政中一块烫手的山芋,拿不住,又难放下。  近20年来,台湾有关核四存废
《看世界》:非洲是人均财富、教育、壽命等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大陆,经常要接受外部援助,今后非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庄礼伟:尽管非洲近几年有着非常高的总体发展速度,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10个国家大多数是在非洲,因此非洲被外界称为“未来的印度”或“未来的中国”。但非洲仍然是全球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目前非洲总体的快速发展是由外来投资拉动并主要依赖资源出口,非洲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改进发展模式。 
上千名身穿白衬衫的高中男女学生,在学校体育馆内席地而坐,围坐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在圆圈正中间地板上,铺放着一张巨大的白纸,15名身穿和服的男女同学,正手持粗细不一的毛笔,伴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  这不是比赛,也不是舞蹈表演,而是日本一所普通公立高中“文化祭”上的一幕。15名学生是学校书道部的成员,几人分成一组,手持笔墨,轮流走上铺在地板上的巨大白纸上,在音乐声中边写边舞,表演他们多日来精心排练
“病人”查韦斯和他的家族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古巴接受了癌症放化疗,病床上的他甚至还不忘记通过发微博来治理国家。他的病情也引发了外界的猜测,因为他此前曾把权力暂时交给哥哥。委内瑞拉的政治局面是否会像古巴一样,出现“兄弟接班”呢?不过,“拖着病体”的查韦斯依旧精力旺盛,活跃在媒体镜头之中,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的家族成员也逐渐为媒体所知。(幼年照片答案:左3)    查韦斯和女儿弗吉尼亚(左)、玛
在悉尼市中心鳞次栉比的商业楼宇间,穿插散落着一些公寓楼。由于生活和交通较便利,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居住在这里。他们通常几人合租一套几十平方米的公寓以减轻经济压力。在悉尼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澳大利亚的80后正经历着“蜗居”生活,在追求事业发展的同时忍受着高房价之痛。  《国际住房可负担报告》将澳大利亚30个城市的房价划入“严重难以承担”之列。悉尼高居国际最昂贵住房市场排行榜第三名,墨尔本则位列第七。
德国人都不怕脏    文/洋 洋    在德国生活,很有趣的一件事就是,观察这些鬼子和我们有多么的不同。  很早以前,我就特诧异地发现,德国鬼子都不怕脏。火车上或者商店里,妈妈们就放任还不会走路的小宝宝们满地乱爬。小孩子从地上捡起来什么就往嘴里放,家长也不会特别制止,美其名曰,吃点细菌好,增强抵抗力。  前些年的时候,面包店的售货员,会用刚接过钱的手,去抓面包,卖给下一个顾客。幸好,现在这个情况已
网罗希望  2012年12月11日,在印度孟买,渔民在出海前准备着渔网,期待着新一天的丰硕收获。  朴槿惠当选韩国首位女总统  2012年12月19日,2012韩国大选投票结束,朴槿惠以51.56%得票率当选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2013年2月她正式上任。图为朴槿惠在党总部庆祝胜利。  “我们支持朴槿惠”  2012年12月19日,朴槿惠的支持者走上街头庆祝胜利。  我心民主  2012年12月2
日本中小学生每年暑假从7月底至9月初。孩子们的选择很丰富,既可以选择补习班、夏令营、旅游,也可以选择参加政府有关部门或非政府组织举办的一些社会活动。日本的暑期活动形式多样,但总体的宗旨是让孩子体验生活、适应社会,重视对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  日本政府对学生的暑期生活很重视,会组织很多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回收垃圾等环保活动,让孩子去乡下农民家庭参观或者种菜、插秧,让他们了解粮食是怎么来的,还会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