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叫詹妍君,一个清纯活泼的普通姑娘。年岁不大,圆圆的脸蛋透着稚嫩。进部队时间也短,满打满算还不到3年。然而,在南空导弹某团,官兵们提起她,都啧啧称赞:这丫头,人不大,志不小,做事喜欢挑大梁。
这一印象,始自一次自不量力揽“瓷、器活”。2007年初,团里承办南空地面部队通用军械装备资源整合观摩会,需要一名女同志作解说,领导想到了詹妍君。那时,她刚迈出校门,对军械装备一窍不通,心里很没底,但却一口应承下来。解说词厚厚一本,各类装备性能功用、名称代号、维修场地的描述深奥晦涩。詹妍君独自找个僻静地方,手捧解说词开始背记,遇有不理解的专业术语就虚心请教。午休时间,拿着话筒在各个观摩场所—遍遍地跑,熟悉现场,自言自语排练。她还收听新闻节目,跟着播音员一字一句地纠正自己的发音。工夫不负有心人。解说那天,詹妍君端庄大方,口齿伶俐,声情并茂。看着一件件军械装备,听着她娴熟流畅的讲解,观摩者个个凝神静气,若有所思。自此,詹妍君成了团里的“解说员”,无论是接待参观,还是主持晚会,都少不了她。这不,上级机关在团里举办政工网建设研讨会,又把她请来了!
詹妍君天性喜欢挑战。进部队不久,领导安排她到政治处宣传股工作。有人私下议论:“一个丫头来机关能干啥,无非就是打打杂!”詹妍君却不甘“打杂”,发誓“挑大梁”。政治处办《利箭》团报,她毛遂自荐当“主编”。主任说:“你还嫩,让股长当吧!”她忽闪着一双大眼睛,认真地说:“正因为我还嫩,所以才应当锻炼。”主任答应让她试试。詹妍君立即着手策划,设置报纸专栏、发动官兵写稿、图文编辑排版……弄好样报已是凌晨4点,巨大的倦意袭来,她一头扑在计算机桌上睡着了。当她把第一份《利箭》报发到机关和班排时,官兵们都爱不释手。为办好团报,詹妍君差不多天天往连队跑,了解大家所思所想和精神需求,相继开设了“战士文苑”,“有话直说”、“观点PK台”、“我们的故事”等栏目,内容涉及部队建设方方面面。如今,詹妍君主编的《利箭》报,已出版40多期,不仅丰富了官兵业余生活,还培养出一批舞文弄墨的小秀才。
然而,面对成就,詹妍君没有停下青春的脚步。去年元旦,正在老家休假的她得知部队举办文艺晚会,便决定提前归队。妈妈劝她:“正是春运高峰,来回折腾图个啥?”她撒娇地说“女儿图的是多长本领。”一到部队,就投入节目的排练。小品《临时来队》,讲的是一位新婚妻子到部队探夫,丈夫奉命参加演习,夫妻俩在车站告别的故事。排练时,女主角“新婚妻子”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扮演。詹妍君自告奋勇:“我演,让我过把瘾。”很多人对她打下问号:“你没有结过婚,能演好吗?”詹妍君打下保票“若演砸锅,你们处分我。”她反复翻阅剧本,捕捉女主角心理变化同来队军嫂交流,体会新婚分别的伤感。付出终有收获。演出那晚,詹妍君用超乎年龄的沉稳,说出的台词句句含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惟妙惟肖,把军嫂小爱服从大爱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台下响起的掌声一阵盖过一阵。响当当的表现,将问号拉成了感叹号。
眼下,团机关建立了网络中心,基层营连开通了局域网。此时,詹妍君又有了新想法当一名“网管”,负责维护网络、制作网页和资料更新,为部队建设做更大贡献。爱挑“大梁”的“小丫”,又向着新的目标冲刺了!
这一印象,始自一次自不量力揽“瓷、器活”。2007年初,团里承办南空地面部队通用军械装备资源整合观摩会,需要一名女同志作解说,领导想到了詹妍君。那时,她刚迈出校门,对军械装备一窍不通,心里很没底,但却一口应承下来。解说词厚厚一本,各类装备性能功用、名称代号、维修场地的描述深奥晦涩。詹妍君独自找个僻静地方,手捧解说词开始背记,遇有不理解的专业术语就虚心请教。午休时间,拿着话筒在各个观摩场所—遍遍地跑,熟悉现场,自言自语排练。她还收听新闻节目,跟着播音员一字一句地纠正自己的发音。工夫不负有心人。解说那天,詹妍君端庄大方,口齿伶俐,声情并茂。看着一件件军械装备,听着她娴熟流畅的讲解,观摩者个个凝神静气,若有所思。自此,詹妍君成了团里的“解说员”,无论是接待参观,还是主持晚会,都少不了她。这不,上级机关在团里举办政工网建设研讨会,又把她请来了!
詹妍君天性喜欢挑战。进部队不久,领导安排她到政治处宣传股工作。有人私下议论:“一个丫头来机关能干啥,无非就是打打杂!”詹妍君却不甘“打杂”,发誓“挑大梁”。政治处办《利箭》团报,她毛遂自荐当“主编”。主任说:“你还嫩,让股长当吧!”她忽闪着一双大眼睛,认真地说:“正因为我还嫩,所以才应当锻炼。”主任答应让她试试。詹妍君立即着手策划,设置报纸专栏、发动官兵写稿、图文编辑排版……弄好样报已是凌晨4点,巨大的倦意袭来,她一头扑在计算机桌上睡着了。当她把第一份《利箭》报发到机关和班排时,官兵们都爱不释手。为办好团报,詹妍君差不多天天往连队跑,了解大家所思所想和精神需求,相继开设了“战士文苑”,“有话直说”、“观点PK台”、“我们的故事”等栏目,内容涉及部队建设方方面面。如今,詹妍君主编的《利箭》报,已出版40多期,不仅丰富了官兵业余生活,还培养出一批舞文弄墨的小秀才。
然而,面对成就,詹妍君没有停下青春的脚步。去年元旦,正在老家休假的她得知部队举办文艺晚会,便决定提前归队。妈妈劝她:“正是春运高峰,来回折腾图个啥?”她撒娇地说“女儿图的是多长本领。”一到部队,就投入节目的排练。小品《临时来队》,讲的是一位新婚妻子到部队探夫,丈夫奉命参加演习,夫妻俩在车站告别的故事。排练时,女主角“新婚妻子”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扮演。詹妍君自告奋勇:“我演,让我过把瘾。”很多人对她打下问号:“你没有结过婚,能演好吗?”詹妍君打下保票“若演砸锅,你们处分我。”她反复翻阅剧本,捕捉女主角心理变化同来队军嫂交流,体会新婚分别的伤感。付出终有收获。演出那晚,詹妍君用超乎年龄的沉稳,说出的台词句句含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惟妙惟肖,把军嫂小爱服从大爱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台下响起的掌声一阵盖过一阵。响当当的表现,将问号拉成了感叹号。
眼下,团机关建立了网络中心,基层营连开通了局域网。此时,詹妍君又有了新想法当一名“网管”,负责维护网络、制作网页和资料更新,为部队建设做更大贡献。爱挑“大梁”的“小丫”,又向着新的目标冲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