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藟)”

来源 :中国文字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landgp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书中载表“砻谷”义之“?”,杂字书中收有表“筐笼”义之“?”.本文考察分析相关文献材料,依据汉字发展史的实际情况,综合形音义等诸方面信息,指出前者明正德本《四声篇海》始收,语音同“类”,其源词是表“研磨”义之“擂(攂、(操))”;后者明万历时已见,语音同“诔”,由表“筐笼”义之“虆”发展而来,其前身作“(篡)”,至晚明成化时已见;二者为音义有别、字形偶同的同形字.表“筐笼”义之“虆”,文献中或作“虆”“篆”““樏”“蘲”“蔂”“(蘸)”“(燕)”“(螺)”“隰”“篆”“(藟)”“藟”“羸”“絫”“累”“壘”“畾”等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