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细菌·抗生素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ox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抗生素,很多人马上会联想起细菌和病毒,以为抗生素就是专门用来对付它们的,这完全是一个大误区。
  其实,细菌和病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微生物。细菌是由复杂的细胞构成,里面的遗传物质被层层包围,在常规显微镜下可以被观察到,细菌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到宿主的细胞里才能生存,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
  病毒比细菌更难对付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病毒都可以在人体内增殖,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致病细菌会产生大量细胞毒素,直接溶解细胞,使细胞凋亡。而绝大多数病毒只是利用细胞里的营养物质来繁殖,本身并不破坏细胞。
  对于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目前已经找到了抗生素这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最典型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在多数情况下,病毒可与宿主共存而不引起明显的疾病。可一旦引起疾病,就很难对付,因为病毒没有自己的生长代谢系统,它的生存靠寄生在宿主(如人)的细胞中,依赖他人的代谢系统。目前抗病毒的特殊药物不多。而且一旦其宿主发生改变,病毒就有可能产生变异,如导致SARS的冠状病毒,它寄生在果子狸身上时没有危害,但寄生到人体细胞后,就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
  从抗菌药到抗生素
  凡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物质都统称为抗菌药物。它包括化学合成药如磺胺类药、呋喃类药、喹诺酮类药,也包括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还包括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等。抗菌药过去常被用作抗生素的同义词,然而,现在对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更加了解,抗菌药的使用范围更广,包括抗真菌和其他化合物的抗菌化合物。
  并非感冒特效药
  病毒和细菌都可能诱发感冒。
  病毒感染:明显症状是流鼻涕、流眼泪等,总之有液体从眼、鼻等器官流出,这时是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的,体内的白细胞会自然形成免疫屏障,约10天左右,就能将病毒完全抑制、吞噬掉,人体自愈。
  细菌感染:明显症状是发烧、咳嗽、有痰,细菌感染时人会觉得体内不舒服但没有液体等流出。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发展下去就会引致肺炎等。
  临床检查可以发现细菌感染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急剧增加,若是病毒感染,则血液中淋巴细胞会增多。
  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此时,如使用仅对杀灭细菌有效的抗生素则起不到任何治疗作用。家长如果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生素给孩子治疗感冒,不但治不了病,还会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活动,致使菌群失调,为其他有害菌侵入人体制造机会,形成继发的“二次感染”。
  但是,病毒感染可以破坏呼吸道黏膜,使其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从而并发混合感染,所以,凡是发热超过三天以上,经过常规口服抗病毒药物但症状不缓解的,医生会建议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不好,不用抗生素也不好,不听医生的话,乱用抗生素最不好!
其他文献
星期天,奶奶来看青青。青青背儿歌给奶奶听:  “蜗牛蜗牛记性差,出门会忘家在哪。一边爬,一边画,画根银丝好回家。”  青青一边背,一边做动作,奶奶拍着手说:“好啊!好啊!我们青青会背儿歌了。”  青青高兴极了,他告诉奶奶:“老师说了,‘银丝’就是白色的线。”  下午,奶奶带青青去逛街。走着走着,青青突然停下了,说:“奶奶,奶奶,我们也学蜗牛,一边走一边画白线吧。”  奶奶开始很惊讶,但想起青青背过
課室里有2张桌子,6把椅子;而今天会来8位小同学上课。  请问还需要加几把椅子,分别加在什么位置?
小薇和爸爸媽妈正在玩叠脚丫的游戏。  你能分辨出他们各自穿的袜子是什么颜色吗?
弯弯妈妈的讲述    星期二,因为弯弯晚上要上舞蹈班,所以在外婆家吃晚饭。下午5点钟就开饭了,但是弯弯从5点一直吃到5点35分,饭还有大半未动呢。外婆想去喂她,被我阻止了。到5点40分,我起身回了自己家,把弯弯留在外婆家。本来决定不带弯弯去上课了,但是这是这学期的第一堂课,老师会有些安排要告诉家长的。于是当6点10分外婆把弯弯送来时,我还是带她出了家门。  走到车站时,我看她那种无所谓的样子,气又
自然原生产品,吮吸更自然  新安怡于近期推出全新的自然原生系列产品,包括奶瓶、奶嘴、吸乳器等多个产品。自然原生奶嘴采用花瓣纹设计,不会导致奶嘴扁塌,有利于宝宝更舒适地吸吮;先进的双阀门防胀气系统将空气排到奶瓶中,大大减少了宝宝吸入空气导致的不适。自然原生系列产品凝聚了母乳喂养和乳汁分泌生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具有高度自然实感,获得了各国妈妈的广泛好评,赢得了包括2013 iF Product Des
之前去硅谷一家很有名的科技博物馆,看到一个特有意思的玩具,用棍子和绳子来搭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造型,非常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和空间感。我喜欢得不得了,想搬一套回家给憨憨玩。我问工作人员这玩具哪儿有卖时,结果人家很抱歉地告诉我:这玩具买不到,是博物馆特别定制的。  好吧,既然买不到,那我自己照着制作总行吧?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类似的价廉物美的DIY方案。原料:牙签一盒,棉花糖一盒。  买便宜
希希在公园跟小伙伴们玩了一天,要走时开始闷闷不乐。  “妈妈,等会去哪里?”希希挪上车后座,拖长声音问。  “回家啊。”妈妈当司机。  “可我想去吃鲍汁捞饭。”  “昨天不是吃过了吗?”那天亲戚请客,有一道菜由鲍汁烹制,用来捞饭非常美味。  “昨天就吃了那么一丁点,那也能叫吃呀?”希希大声叫屈。  “改天再去吧,总不能天天去吃啊。”妈妈委婉否决。  后座没声音了。妈妈不用看后视镜也能想象到,希希的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3个月时,就会尝试击打挂在小床上的悬挂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玩耍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抓握玩偶、摇拨浪鼓、拍皮球、推小车等功能性玩耍,还开始出现假装玩耍,即为了另一种目的而使用本来没有此功能的物品,比如孩子会把香蕉假装成一部电话,精心设计一场假想游戏。假装性玩耍是幼儿阶段玩耍的典型特征,也是认知能力发展的标志,大约从18个月开始,一直延续到5岁甚至更长。  你也许会说:“
用毛巾围在宝宝头上,接口处留一段当做大象的鼻子。宝宝低头,把“鼻子”伸进水杯中,吸够水后提起,移到另一只空杯子中,让水滴进去。如是反复,直到两个玻璃杯里的水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