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动”科学课堂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学应该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使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而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探究中让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教学既能呵护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又能培养他们科学学习热情呢?由于学生对周围自然事物都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我们的科学教学应顺应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动起来,在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在动中掌握科学方法,在动中锻炼思维能力。下面,我就以《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动”起来。
  一、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心动。在上《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导入部分时,我运用了常规的谈话教学法。同时,我结合多媒体出示实物创设情境:天气有点冷,老师想喝热牛奶,让我把牛奶连盒子一起放在热水里热一热。(演示加热牛奶)
  师:“你们有没有什么奇怪的发现?”
  生:“牛奶鼓起来了!”
  师:(拿起管子插入牛奶,牛奶喷出来了!)“怎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
  当牛奶喷出来的时候,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奇的声音,我在学生的表情中知道学生的好奇心已被激发起来。
  师:“那么大家想让自己像科学家一样来研究问题吗?”
  生:(齐):“想!”
  师:“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这时我出示上节课所用到的“试管气球皮实验”。
  师:“你能回忆下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吗?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师:“水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
  生:“水受热体积变大,水受冷体积变小”
  师:“但是上一节课我们这个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可不可以把这个装置改进一下,(出示试管气球皮装置)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水的体积确实有变化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吧!”
  这个问题把学生的创造能力推上了顶端,学生不仅能积极地思考交流,而且能够集思广益。
  二、行动——促使学生在亲历中领悟
  “心动不如行动!”学生是十分希望在课堂上能亲自动手实验,并验证自己的想法的。因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心动,还要让学生行动,使之有所感受、有所体验,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认知能力、协作能力。
  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中,看着“试管气球皮实验”装置,明确了改造目标,学生总是有很多的想法。比如学生会想到:
  改进方案一:水是透明的,加点红水,可以更加明显。
  改进方案二:瓶口太大,液体上升不明显,可以用塞子和细管。这样水的体积只要增加一点点,在细管里就会上升一大截。
  改进方案三:水温差明显一点。
  ……
  为了验证学生的想法,我在讲台上拿着“试管气球皮实验”装置,根据学生所说的一一改进。当学生体验到他们的想法被一一变成了现实,他们的理念被一一肯定,并且看到一个新的实验装置完成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在新的装置产生后,孩子们对于如何探究已经了如指掌,他们开始跃跃欲试。这时,我在讲解完注意点和温馨提示后,就放手将课堂完完整整地交还给学生,真正地体现了“由扶到放”这一理念,让学生彻底“动”起来。
  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每当看到明显的变化的时候,都抑制不住那股子兴奋劲儿,欢呼声、惊奇声此起彼伏,他们完全沉浸在愉快的探究中。
  实验完成后,我请两三个小组指派代表带上实验成果和表格,展示结果。然后我用Flash呈现实验现象,肯定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板书结果:水 热胀冷缩。
  接着我追问:“那么其他液体呢?”(为学生提供多种其他液体:酱油、橙汁、牛奶、黄酒……)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发现这些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再接着我话锋一转:“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不对?”学生自然意识到,这样说缺少科学性,缺少科学该有的严谨,因为他们并没有一一验证。
  最后,我完善本节课的结论:大多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孩子们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个个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从孩子们灵动的眼神中,我不仅看到了他们成功的喜悦,更发现他们学会了如何从实践中寻找科学。
  三、情动——引领学生拓展和创新
  科学学习是在探究过程中使孩子们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半独立的过程,并在探究中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素养,让他们能够通过探究,在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各方面都获得发展和提高。科学学习不是止步于课堂的学习,更多的是课后的拓展与思考。
  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课堂中,孩子们亲身经历了水、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培养了他们勤于探究、乐于合作、敢于交流的科学态度和实验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我深切地体会到,小学生的科学课堂要营造一个快乐宽松自由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孩子们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课堂的小主人,才能大胆去探索和勇于创新,才能有活跃的思维,才敢于畅所欲言。
  在本课的末尾,我展示了两个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
  (1)师:(PPT视频展示教师在水壶中加满一壶的水,然后放上去加热,快开的时候,水溢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2)师:“我们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为什么每瓶饮料都没有装满?”(PPT展示)
  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是让学生体会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可以学以致用的。这样,学生自然会明白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又运用于生活。
  对于科学课来说,永远没有上下课的铃声,即使学生走出教室,室外也是他们学习科学的更广阔的天地。科学课解决的就是科学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在课堂上一一得到解决,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让他们带着尚未解决新问题走向课外,这样的情动,才能使学生对科学课始终保持持久的兴趣。
  就让科学课扣“动”学生的心弦,心动在课始,行动在课中,情动在课后吧!
  (昆山市培本小学)
其他文献
我有幸参加了由王学朝副局长主持的区教育局关于落实“双高”目标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所有的与会人员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我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首先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教育,必须要树立教育观念;其次,通过努力去改善我们的办学条件,重点去建设一批干部教师队伍,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最终获得教育成果。本次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区教育局陈局长给我们提出了三点希望:重视学习与修养,重视实践与指导,重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
我国的社交电商在近几年发展迅速,笔者在总结国内社交电商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社交电商的案例,从而为我国提供借鉴。
作为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如何才能教得好,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是历史教师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使自身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件,但对于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的进步、形势的发展,需要初中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