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运用于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充分调动视听感观,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不过,在肯定其优越性的同时,有必要对当前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换个角度去审视、认识,以便做出进一步反思和探索。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持久性差,而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枯燥无味,如果太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很可能会陷入一种思绪游离的状态。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因此多媒体教学能够改善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实现的效果,对知识点的了解,能够更加具体、直观、有动感。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想学习。
  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有了偏差,忽略了教学内容本身,而流于形式,纯粹是为了使用而使用。小学生并没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把那些生动的影像当做单纯的影像,跟数学概念完全联系不上,缺乏教师的点拨,对小学生毫无益处。甚至有些教师自己本身对多媒体并不是很熟悉,再加上电脑有些异常,整个课程就无法正常进行了,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斯宾塞说过:“教学要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节奏加快,对学生满盘灌输,让学生应接不暇,只能接受,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学生无法把多媒体教学中学到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而小学数学,抽象的东西本来就很多,需要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前后联系,进行逻辑推理,这样所学知识才能更加牢固,便于活用。
  我们处于网络时代,互联网上课件颇多,教师可以信手拈来,甚至不用去思考这份课件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这样大大地节约了教师的备课时间,然而,我国自古遵循“因材施教”。这样的课件,所有的学生看得都一样,然而每个学生的情况并不相同,所以并不一定都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教学陷入僵化、机械的程序中,很难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习惯。
  多媒体教学解决问题对策
  针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手段,都不能流于形式。多媒体技术只能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工具,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也不能因为求同,而趋之若鹜。新的技术手段并不能改变教学本身,也不能改变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思维习惯。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也不能过于花哨,喧宾夺主。否则,违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规律,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太好。目前多数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总想“一劳永逸”。在这种心态下,多媒体手段就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避免满堂灌 教师要恰当使用多媒体,既要借助多媒体这种手段,也不能废弃传统教学,要将二者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需要设置多媒体手段,适时使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必要把多媒体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甚至让多媒体占据了大部分课堂的时间,更不可整个课堂都被多媒体牵着走。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课容易走神,数学课枯燥无味更容易思想分散,教师应该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诱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精神振作,尤其在讲重要知识点时,需要强化的地方,适当使用多媒体突出重点,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当学生的思路陷入困局时,采用多媒体有利于更方便将前后知识点连贯,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阻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火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适合学生的多媒体课件,对自己做好的教学设计也可以适当取舍,尤其在板书内容方面,尽量动手写在黑板上,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提高课件实用性,发挥教学辅助功能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师一定要多花一些心思,结合学生的情况,切记内容不能过于花里胡哨,应该提高课件的实用性。有的老师认为课件只是简单代替板书,有的老师却认为多媒体课件越多越好,越是色彩艳丽,声音图像越能吸引学生。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首先,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课件的形式尽量简洁明了,不要过于繁琐,更不要有过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东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却影响了学生集中于该注意的地方。其次,多媒体课件中所展示的内容,信息量不能过多,内容不能过于复杂,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以及接受能力来设计,每堂课的重点、难点,有一两个即可,切不可太过于多。另外,在课件设计的形式上,要和内容相吻合,不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牵强附会,偏离目标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中心总校)
其他文献
合唱是一种极有表现力的音乐形式,是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合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小学阶段对于提升孩子的音乐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思
夏秋季节,青饲料数量多,有的养牛户便去掉日粮中的干草,只给牛喂青草.由于这期间的青饲料鲜嫩多汁,牛非常喜欢吃,常常出现进食过饱的现象,从而引起胃肠不适应或负担过重而发
教学实践证明,依托生活展开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得快、理解得透彻、印象深刻、巩固得也更彻底.因此,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结合生活实践,依托学生的生活实际,整合教学内容,做到学
现以60千克犊牛为例开方:磺胺脒片、碳酸氢钠30克(二者首剂倍量),痢菌净粉30克,白术25克,适量温开水冲服,2次/日,连用3~4次.
作文训练中常不乏这样的场景: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马上一片唉声叹气;出示作文题目后,不少学生连连叫苦“这个题目我不会写”;教师从审题到立意,从选材到构思,从文体到表达细致指导后,不少学生仍是愁眉紧锁;批阅作文时,教师感叹不少作文题材公式化、语言毫无灵气。作文让教师“为伊消得人憔悴”,让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  开展作文项目学习,对于改进作文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实效,使学生乐写、善写和想
人所共知,教育是爱的事业。然而,“教育必须要母性之爱与父性之爱相结合,并找到实施母性之爱与父性之爱的平衡点,才能做到宽严相济,刚柔相济,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晓的教育智慧。  那么,什么是母性之爱与父性之爱呢?按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的论述,母性之爱是无条件的,赋予的宽容是:“无论你做了什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都不会失去我对你的爱,失去我对你的生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