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dia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会因为被冷落而失望吗?你有过人际关系的苦恼吗?你在人际关系里被扎过心吗?
   办公室里,有同事热热闹闹地在发小点心,大多数人都有,唯独落了你,你坐在位置上,假装若无其事,但心里还是小难过了一下。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我也没有区别对待过谁,为什么会被如此区别对待?
   人是群居动物,以家为单位,以工作为单位,以兴趣为单位,以校园为单位……各种各样的分类中,不同时空与不同的人产生链接,极少有人总是独来独往,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們在关系里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长,然后渐渐会知道,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什么样的人愿意和你在一起,什么关系是你应该珍惜的,什么人是可以放下的。
   你不必曲意逢迎,去强求自己合群;你也不必太过固执,明明孤独却还强颜欢笑。生活没有固定模式,我们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缘分,去珍惜那些给你微笑的人,去感恩那些只对你好的偏爱,去忘掉那些冷漠的脸,去看淡那些有意无意中伤的话。这样,会让你离好关系更近。
   做志愿者的这些年,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关系里,总能看到付出的快乐。我对你好,是我需要这份施与。施与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我付出爱,哪怕你没有好的回馈给我,我是快乐的,那就是值得的。如果不快乐,那是我的问题,我需要调整。
   不要有委屈感,不要有牺牲感,多问问自己的感受,再去付诸行动。是多次的失望,让你不愿意再进一步,还是无数次的暖心之举,让你一再想要回馈,你要相信,关系不在此处,必在彼处。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没人注意你。不要把别人看得太重,没人影响你。大家都是被别人笑笑,再笑笑别人,这辈子就过去了。有人忙着经营关系,享受着各种群居的热闹;有人偏安一隅,觉得被孤立被边缘也没什么。不温不火的过自己的日子,顺其自然。
   如果你置身事外,能看清这个真相,就会知道,没有人能够伤害你,你也不必可怜巴巴地去舔舐什么伤口。时间会告诉你答案,谁才是你真正的朋友。好关系是你们见过彼此最糟的一面,但依然愿意陪伴。你知道我的缺点,但仍然愿意接纳我包容我,我看到你的付出与真诚,懂得珍惜和感恩。
   重读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其中最打动我的依然是为很多人都熟知的,“亲爱的,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很多关系中的痛苦,其实是内心恐惧的投射。怕自己在关系中落单,怕在关系中付出的得不到回报。你越怕,越可能被落下来。
   放下恐惧,有人来,记得笑脸相迎;有人走,也不要怨怼什么,上天会安排喜欢你的人,与你相见。在这之前,做好你自己。最终同频的会同行,不同频的会在时间的荒野里各退一步,各安天涯。
其他文献
摘 要: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胡适清晰地表明了文学改良的具体做法,称为“八事”。除了“须讲求文法”之外,胡适对其他的七事都做了详尽的举例和解释,对文法的表述只用“今之作文作诗者,每不讲求文法之结构。其例至繁,不便举之,尤以作骈文律诗者尤为甚。夫不讲文法,是谓‘不通’。此理至明,无待详论” a带过。胡适到底为何认为文法一事不需过多解释
有的遇见是美妙的,与《白纸黑字》这本书遇见,就可归为美妙之列。素净的底色上,只有一幅作者黑白的半明半暗的普通肖像,然后就是手写体的“白纸黑字”书名,及“悦殊著”的交代,素淡得不够引人注目。然后,再多看一眼,似乎又传达出了一份有别于这个喧嚣世界的淡定与从容、独特与疏离。初遇印象独特,而称得上美妙的却是在捧读之后的点头会心一笑。  翻开书的序言“书写的意义”,就被开篇之问“我们为什么要书写”吸引住了。
摘 要:“五四”时期的娜拉是女性解放的最高代言人,文学作品中“娜拉出走”的故事层出不穷,“女性出走”成为新的文学想象,是女性摆脱传统束缚、追求女性独立自主与个性解放的反抗利器。陈谦笔下的“出走”有的沿袭着现代文学中女性解放的传统,有的则生发出了新的变化,但陈谦小说《望断南飞雁》中南雁的“出走”基本上了沿袭了现代文学中女性出走的脉络,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对传统男权思想的反抗。  关键词:出走
摘 要: 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为平台和载体,并凭借着自身的交互性较强、可选择性较大等特点,成为目前受大众欢迎的文学形式,但逐渐出现的付费模式、版权售卖等多种商业化倾向使得网络文学备受争议。许多人认为较之传统文学,网络文学过于浮躁和零散,且存在過度商业化的现象,这使得网络文学作品大多数追随潮流与娱乐性,服务于消费者的口味,失去了文学本应拥有的纯粹。实际上经过网络文学这些年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对传统
摘 要:近年来关于网络文学的研究颇具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却凤毛麟角。文章基于文化融合理论视角,分析了短篇网络小说《枣知道》中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提出网络文学与文化遗产的价值互动关系:文化遗产元素能够为网络文学提供丰富的想象资源,丰富其文化价值,提升其内涵与品格;网络文学的大众传播及改编又能够提升文化遗产的受众增量及影响力
摘 要: 莎士比亚的喜剧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莎士比亚的喜剧勇于打破传统喜剧风格,开创了以歌颂性为主的抒情喜剧;且善于描绘理想生活,宣扬人类之爱,提倡妇女解放,塑造了一批优美绝伦的风雅女性形象,从而开创出喜剧艺术的新篇章,也使他的喜剧焕发出明媚娇艳的独特光彩。除此之外,莎士比亚的喜剧情节丰富生动,戏剧矛盾冲突独具特色,大量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富有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  关键词:抒情喜剧 浪漫
摘 要: 赵思运和韩金玲拥有强烈的文化历史感,在其合著的《中国大陆当代汉诗的文化镜像》中,以诗人的激情与学者的理性,将文学史与思想史融合一体,勾勒了中国大陆当代汉诗的文化镜像以及所蕴含的思想史意义。全书追求灵魂深度和诗意宽度的写作,其文学精神和诗意追求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关键词:汉诗 民刊 边缘精神 思想史视野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摘 要: 兰斯顿·休斯的诗作《梦》(Dream)其实直接影响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黑人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那篇脍炙人口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讲。“梦”是个寄托,“梦”也是个精神家园。有梦的地方就会有理想,就会有奋斗,也会有希望。“梦”可大可小,也可被视为国家民族的振兴之梦。细阅兰斯顿·休斯的《梦》(Dream)后, 发现诗人更多的是寄托他本人对于黑人族裔在美
摘要:《三十二》是郭柯导演拍摄的一部关于“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该片记录了日军侵华受害者韦绍兰老人和她中日混血儿子罗善学的故事,全片没有压抑窒息,也没有刻意煽情,只有导演深情真挚的情感寄托和冷静克制的镜头表达,让观众在舒缓平和中,听老人娓娓道来她的一生。本文将以纪录片《三十二》为文本依托,从情感表达和镜头语言两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三十二》纪录片 情感表达 镜头语言  2012年6月,导演郭
摘 要: 后殖民主义理论提出的“杂合”这一概念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杂合策略突破了原文与译文的二元对立,降低了原语与译语的理解障碍,架起了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互动交流的桥梁。在互文性视域下,本文从人名、地名、典故、时间词、数量词和文化负载词的杂合翻译六个维度,探析了《浮生六记》林译本中词汇翻译的杂合策略,以期为翻译实践贡献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互文性 词汇翻译 杂合策略 《浮生六记》  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