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社区服务是指依靠政府、社区居委会和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广大成员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服务。它具有地域性、公益性、便民性、群众性等多重特征。社区服务以社区为一定的活动空间,直接针对社区居民的需要和问题提供服务。社区服务是一种互助合作、互益共建的社会行动。近年来,为了适应城区发展的需要,国内大城市各街道办事处相继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复杂的问题和矛盾。运用项目成本控制原理,结合广州市越秀区某街社区服务中心运作的实际作一些探讨,为发展街道社区服务、构建新型社区服务体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对策。
当前的发展状况
该街道面积1.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 840人,居民住户12 600多户,街道办事处下设12个社区居委会。驻街机团单位180多个。2001年,街道办事处投入80多万元建立了面积1 08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社区学校、残疾人之家、老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室等场所。目前,共有40名工作人员,为社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开展了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为社区居民开展计生指导、业务培训、保健卫生、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法律维权等便民利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服务;为社区机团单位开展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劳动就业指导等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发展,社区服务中心运作成本费用方面目前凸现出许多问题。
入不敷出,经费缺口大收入方面:每年区拨款18万多元,社区服务中心培训等服务总收入共10万多元。支出方面:每年服务工作人员人工费35万多元,水电费7.5万多元,其他办公杂费20.6万多元。每年经费用缺口35.1万元。
机构臃肿,人工费用大现有服务人员40人,其中:办公室5人,出租屋管理中心9人,协税护税5人,经济统计2人,再就业服务1人,计生服务1人,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1人,城市管理卫生服务1人,退休管理2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3人,社区党建服务3人,劳动服务监察2人,财务人员1人,后勤服务5人。人员人工费用大,年人工费支出32万元。除了办公室事业编制的5个工作人员由区财政全额拨款外,其他人员均是差额部分拨款,剩余资金要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承担解决,运作经费困难。
场所类型多,办公费用大目前,区组织、公安、司法、劳动、计生、文化等部门要求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有服务点,配备独立的服务办公室,如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警务室、司法所、劳动就业服务室、计生悄悄话室、文化图书室等,造成“条条是道”现象,不能综合利用,造成办公场地浪费,办公费用大,成本高。
服务欠饱和,人力资源浪费目前,农林街管辖居民5万多人,居民住户12 600多户,日常前来办事的人流不多,社区服务中心办证的工作人员出现等事办的现象,而且每一类工作人员只办其自己的工作,不能兼顾其他服务工作,比如:协税护税只做协税工作,经济统计只做统计工作,计生服务只做计生服务工作,出租屋管理只做出租管理方面的工作,劳动服务监察只听从区劳动局安排,出现“各打各,不相干”的问题,人力服务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
有偿服务单一,不能补偿无偿服务费用目前,有偿服务只有协税护税、出租屋管理、劳动就业培训、社区学校培训、“三车”管理这几方面,一年收入总共才10万多元,不够弥补无偿服务费用。
因此,要使社区服务中心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加强社区服务中心成本的管理,以无偿服务、低偿服务、有偿服务“三条腿”相结合的方式来走路,达到“管理有实效、群众得实惠、基层现活力”的要求。
加强运作成本控制工作的措施
合并整合中心,做到“尽所其用”一个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管理服务的人口数为5万多人,运作成本实在是太高了。目前,每个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量均是不饱和的状态。根据广州市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1点多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当前容纳的人口量已是最大,将来城区人口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将靠近的2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一个街道办事处,2个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合并为一个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充分整合社区优势,优化服务项目,将剩余的办公场所商业出租,租金收入作为社区服务中心的日常运作经费。这样既可降低服务成本,又解决了经费的问题。
精简工作人员,做到“一人多用”人工费用基数大,完全可以精简人员,与区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可以几个部门合派一个协管员。比如:协税护税可以与经济统计合并,再就业服务和社会福利救助合并,劳动服務监察和城市管理卫生服务合并,计生服务和退休管理合并,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和社区党建服务合并,共同向社区公开招聘协管员,并开展有关协管员业务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多项业务知识,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多项业务服务。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协管员人数,降低人工费用。
综合用好场地,做到“一场多用”综合用足用好场地,与区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将社区党员活动中心与文化图书室合并使用,将警务室与司法所合并,将劳动就业服务室和家政服务中心合并,将青少年活动室与计生悄悄话室合并,共同使用办公活动场所;建立多功能课室和活动室,减少专用活动场所,安排计生、再就业、安全消防、社会治安等培训课和各种文化活动在同一课室不同时间进行,尽量减少场地的闲置率,提高场所使用率,节约服务成本。
严格财务制度,做到“一笔审批”制定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并报街党工委会议研究,形成决议,使有关人员遵照执行。完善报销制度,做到“三人”,即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齐全,原始单据齐全,统一由分管社区服务中心的办事处副主任审批。报销金额超过500元的,须呈街办事处主任审批 ; 超过1 000元的,须呈街党工委书记审批。实行经费分类管理,每月有报表,每月有汇报,避免出现财务管理漏洞。
用好激励机制,做到“上下参与”管好单位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熄”,宣扬良好的生活习惯,节约用水,降低办公水电费用。大力推进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使用,减少办公用品的消耗。严格管理办公用品,做到专人购买,专人管理,建立领用办公用品情况登记簿,用好激励机制,对节约使用的部门年终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员工厉行节约的积极性,形成上下都参与节约的良好氛围。
实行服务社会化,做到“有效节流”社区服务是一种互助合作、互益共建的社会行动。它不能单纯地依赖政府或某个组织,而要充分挖掘社区的自身资源,达成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从而形成一种主动的、双向的和互益性的参与分享机制。
因此,要充分整合社区资源,要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完善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使社区服务走上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路子。一是培育壮大社区中介组织;二是建立跨组织的民间福利机构联盟,构建起社区服务体系,避免资源的浪费。可以把街道环卫所推向市场经营,激发活力,提升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宣传、沟通和服务等有效的渠道,提高社区机团单位的社区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建立社区资源共享机制和社区机团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奖励制度,倡导“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理念,深入推进社区服务工作。此外,还可以引进志愿服务团队,完善街道义工服务队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一套管理服务体系,使义工、志愿者自主为社区居民提供助残、助学、敬老、科普等有效服务,节约服务成本。
突出低偿服务,做到“广开财源”降低项目运作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既增收又节支。只开源不节流,或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要管理好社区服务成本,还要从传统社区服务的观念中跳出来,树立“大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组织协调指导、社会保障、社区物业管理、社区文体活动组织指导的服务职能,为居民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实行无偿、低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着重突出低偿服务。大力发展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产业,特别是发展需求稳、投资少、有效益的社区服务项目,从老年人、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入手,围绕居民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项目,促进社区建设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当前的发展状况
该街道面积1.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 840人,居民住户12 600多户,街道办事处下设12个社区居委会。驻街机团单位180多个。2001年,街道办事处投入80多万元建立了面积1 08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社区学校、残疾人之家、老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室等场所。目前,共有40名工作人员,为社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开展了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为社区居民开展计生指导、业务培训、保健卫生、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法律维权等便民利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服务;为社区机团单位开展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劳动就业指导等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发展,社区服务中心运作成本费用方面目前凸现出许多问题。
入不敷出,经费缺口大收入方面:每年区拨款18万多元,社区服务中心培训等服务总收入共10万多元。支出方面:每年服务工作人员人工费35万多元,水电费7.5万多元,其他办公杂费20.6万多元。每年经费用缺口35.1万元。
机构臃肿,人工费用大现有服务人员40人,其中:办公室5人,出租屋管理中心9人,协税护税5人,经济统计2人,再就业服务1人,计生服务1人,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1人,城市管理卫生服务1人,退休管理2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3人,社区党建服务3人,劳动服务监察2人,财务人员1人,后勤服务5人。人员人工费用大,年人工费支出32万元。除了办公室事业编制的5个工作人员由区财政全额拨款外,其他人员均是差额部分拨款,剩余资金要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承担解决,运作经费困难。
场所类型多,办公费用大目前,区组织、公安、司法、劳动、计生、文化等部门要求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有服务点,配备独立的服务办公室,如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警务室、司法所、劳动就业服务室、计生悄悄话室、文化图书室等,造成“条条是道”现象,不能综合利用,造成办公场地浪费,办公费用大,成本高。
服务欠饱和,人力资源浪费目前,农林街管辖居民5万多人,居民住户12 600多户,日常前来办事的人流不多,社区服务中心办证的工作人员出现等事办的现象,而且每一类工作人员只办其自己的工作,不能兼顾其他服务工作,比如:协税护税只做协税工作,经济统计只做统计工作,计生服务只做计生服务工作,出租屋管理只做出租管理方面的工作,劳动服务监察只听从区劳动局安排,出现“各打各,不相干”的问题,人力服务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
有偿服务单一,不能补偿无偿服务费用目前,有偿服务只有协税护税、出租屋管理、劳动就业培训、社区学校培训、“三车”管理这几方面,一年收入总共才10万多元,不够弥补无偿服务费用。
因此,要使社区服务中心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加强社区服务中心成本的管理,以无偿服务、低偿服务、有偿服务“三条腿”相结合的方式来走路,达到“管理有实效、群众得实惠、基层现活力”的要求。
加强运作成本控制工作的措施
合并整合中心,做到“尽所其用”一个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管理服务的人口数为5万多人,运作成本实在是太高了。目前,每个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量均是不饱和的状态。根据广州市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1点多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当前容纳的人口量已是最大,将来城区人口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将靠近的2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一个街道办事处,2个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合并为一个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充分整合社区优势,优化服务项目,将剩余的办公场所商业出租,租金收入作为社区服务中心的日常运作经费。这样既可降低服务成本,又解决了经费的问题。
精简工作人员,做到“一人多用”人工费用基数大,完全可以精简人员,与区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可以几个部门合派一个协管员。比如:协税护税可以与经济统计合并,再就业服务和社会福利救助合并,劳动服務监察和城市管理卫生服务合并,计生服务和退休管理合并,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和社区党建服务合并,共同向社区公开招聘协管员,并开展有关协管员业务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多项业务知识,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多项业务服务。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协管员人数,降低人工费用。
综合用好场地,做到“一场多用”综合用足用好场地,与区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将社区党员活动中心与文化图书室合并使用,将警务室与司法所合并,将劳动就业服务室和家政服务中心合并,将青少年活动室与计生悄悄话室合并,共同使用办公活动场所;建立多功能课室和活动室,减少专用活动场所,安排计生、再就业、安全消防、社会治安等培训课和各种文化活动在同一课室不同时间进行,尽量减少场地的闲置率,提高场所使用率,节约服务成本。
严格财务制度,做到“一笔审批”制定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并报街党工委会议研究,形成决议,使有关人员遵照执行。完善报销制度,做到“三人”,即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齐全,原始单据齐全,统一由分管社区服务中心的办事处副主任审批。报销金额超过500元的,须呈街办事处主任审批 ; 超过1 000元的,须呈街党工委书记审批。实行经费分类管理,每月有报表,每月有汇报,避免出现财务管理漏洞。
用好激励机制,做到“上下参与”管好单位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熄”,宣扬良好的生活习惯,节约用水,降低办公水电费用。大力推进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使用,减少办公用品的消耗。严格管理办公用品,做到专人购买,专人管理,建立领用办公用品情况登记簿,用好激励机制,对节约使用的部门年终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员工厉行节约的积极性,形成上下都参与节约的良好氛围。
实行服务社会化,做到“有效节流”社区服务是一种互助合作、互益共建的社会行动。它不能单纯地依赖政府或某个组织,而要充分挖掘社区的自身资源,达成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从而形成一种主动的、双向的和互益性的参与分享机制。
因此,要充分整合社区资源,要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完善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使社区服务走上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路子。一是培育壮大社区中介组织;二是建立跨组织的民间福利机构联盟,构建起社区服务体系,避免资源的浪费。可以把街道环卫所推向市场经营,激发活力,提升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宣传、沟通和服务等有效的渠道,提高社区机团单位的社区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建立社区资源共享机制和社区机团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奖励制度,倡导“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理念,深入推进社区服务工作。此外,还可以引进志愿服务团队,完善街道义工服务队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一套管理服务体系,使义工、志愿者自主为社区居民提供助残、助学、敬老、科普等有效服务,节约服务成本。
突出低偿服务,做到“广开财源”降低项目运作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既增收又节支。只开源不节流,或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要管理好社区服务成本,还要从传统社区服务的观念中跳出来,树立“大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组织协调指导、社会保障、社区物业管理、社区文体活动组织指导的服务职能,为居民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实行无偿、低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着重突出低偿服务。大力发展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产业,特别是发展需求稳、投资少、有效益的社区服务项目,从老年人、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入手,围绕居民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项目,促进社区建设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