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字经济正改变着监管模式及企业行为,然而已有研究对数字监管的经济后果鲜有关注.基于交易成本和纳税服务理论,本文以盈余管理为切入点理论分析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有效性,以20
【机 构】
: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300222;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266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经济正改变着监管模式及企业行为,然而已有研究对数字监管的经济后果鲜有关注.基于交易成本和纳税服务理论,本文以盈余管理为切入点理论分析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有效性,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金税三期”政策刻画大数据税收征管并以此作为准自然实验进行检验.结果 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降低了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作用机理显示,大数据税收征管不但可以通过提高数据源的信息透明度和征管分析能力发挥“治理效应”,还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纳税遵从发挥“激励效应”.进一步发现,对于有向上操纵利润动机以及避税动机较高的企业,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盈余管理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本文丰富了大数据监管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数字经济环境下政府部门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能力,以及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了较为重要的经验证据.
其他文献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最朴实的诉求,也是最幸福的选择.每每此刻,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戏准时热闹开演.rn然而,今年的春运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显得沉寂了许多,“响应号
企业商业信用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融资渠道,以我国证券市场2007至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系统地检验了财务舞弊如何作用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行为,并分别检验了客户(
本文以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总监任期重叠为视角,采用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两者任期重叠时间长短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和审计总监的任期重叠时
上市公司监管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改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高管联结的情景考察监管处罚间接威慑的有效性及其实现机理.研究发现,监管处罚发生
进一步推进制度反腐,需要深入探索政府审计理论上的制度改善功能能否在实践中转化成制度反腐的治理效果。本文利用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政府审计的内部控制改善功能对国有企业高管显性腐败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与未经政府审计的企业相比,政府审计后的央企高管显性腐败发生的概率明显较低;进一步区分政府审计的内部控制改善程度后发现,政府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改善效果越好,高管显性腐败发生概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判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普遍呈现负增长,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从数据上来看,2021年1-2月份,出口同比增长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