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索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cai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景观是农业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产物,但现在却面临发展与保护的多重矛盾。我们在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又要阻止特色乡村风貌和乡土景观的消亡。本文从田园综合体概念入手,通过对其构成的分析和无锡马山和平村改造的设计实践,提出田园综合体视角下的景观规划设计要点。本文愿以粗浅的探索为契机,抛砖引玉,呼唤更多乡村景观建设新思路的涌现。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组成;乡村景观;设计要点
  1、田园综合体的概念
  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规划出的新型农业园区,集合了休闲旅游、生态农业以及田园社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农业、服务业、加工业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田园综合体横跨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中国休闲旅游发展两大板块,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大方向。
  2、田园综合体的组成
  田园综合体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它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2.1景观吸引核
  是吸引人流、提高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依托观赏型农田果园、花卉展区、郊野湿地等,使游人感受到自然的田园风光和农业魅力。
  2.2休闲聚集区
  提供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的综合区域,包括农家特色建筑、乡村风情活动场所、休闲娱乐区等。休闲聚集区使游客能够深入体会农村特色生活,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2.3农业生产区
  是乡村主要生产功能部分。可以让游人认识农业生产全过程并体验其中的乐趣,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
  2.4居住发展带
  是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通过产业融合与聚集,形成人口聚集,建设居住社区,构建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2.5社区配套网
  是城镇化的支撑功能。提供既满足农业、休闲产业又满足居住需求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形成了产城一体化的公共配套网络。
  3、案例分析——无锡马山和平村改造设计
  3.1现状分析
  和平村位于马山西南部,毗邻太湖,北起耿湾谷嘴,南至大张山,东起山前芦苇滩,西至太湖。东北面毗邻龟山,西南面枕卧踏青湾,总面积3.76平方公里。蛇山将村落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为牛塘,北面则为雁门。村庄依山傍水,峰峦环抱,为湖滨低山丘陵地貌,以盛产杨梅、橘子而享誉盛名。村庄周围环绕灵山圣境、拈花湾、龙头渚公园等风景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村庄历史文化悠久,现状保留有三处人文古迹,分别为相传2500年前的战鼓墩、东汉时期的牛塘龙窑和一棵有66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古迹保存完整,但周边环境荒芜,未形成景观氛围。现状农田、杨梅林、枇杷林、橘林生长茂盛,具有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
  村庄现状建筑风格杂乱,新旧程度不一,搬迁厂房和保留建筑急待修整再利用。现状交通便利,主要道路和宅间道路基本硬化,照明设施完善,但缺乏特色性和美观性。现状河道为自然驳岸,待清淤护坡整治,缺乏滨河步道系统。现状绿化散乱,缺乏特色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3.2设计主题
  我们在村庄基础整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村庄历史文脉,赋予村庄特色主题,通过景观提升改造,打造具有优势的村庄景观吸引核,从而推动村庄经济产业发展。
  将田园乡村与多功能板块结合,以“田园乡村+”为设计主题,打造“田园乡村+文创旅游”、“田园乡村+亲子教育”、“田园乡村+健康养生”、“田园乡村+休闲度假”、“田园乡村+生态科技”的综合模式,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所有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围绕这五版块展开设计,形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创新城乡产业发展,重塑乡村美丽田园。
  3.3改造步骤
  (1)村庄生态环境基础整治
  (2)村庄交通游览动线梳理
  (3)村庄景点品质提升改造
  (4)村庄核心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的培育
  3.4总体设计
  3.4.1视线分析
  在村庄周边山体观赏绝佳处设置观景节点,可俯瞰太湖、村庄、拈花湾、灵山圣境,发掘村庄自身优势,提升村庄景观环境品质,增强了村庄的吸引力。
  3.4.2交通分析
  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梳理村庄对外、对内交通,形成对城市的链接与辐射,也充分塑造村庄的景观特色,增强了村庄的吸引力。同时,加强了区域旅游的整体性,有利于居住发展带和社区配套网的形成。
  3.5改造节点
  在保护村庄原有规划布局的基础上,挖掘和平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风土人情,通过节点改造,打造具有优势的村庄景观吸引核,并植入现代文明,满足村民和游客的使用需求,促進城乡文化的融合和配套、衍生产业的发展。
  3.6专项设计
  3.6.1小品
  (1)宜小不宜大。小品以小尺度、小规模为主。
  (2)宜古不宜新。材料因地制宜,风格古朴,与整个村庄的宏观设计语言和风格相一致。主要采用再生木、耐候钢、稻草、陶罐、竹片、秸秆板等。
  (3)宜具特色性。题材以本土文化特色为主题,表达本土精神。
  (4)宜具艺术性。在民俗节庆或重大节日时段增加临时性艺术小品,将现代艺术探索最小化融入湖田林溪的自然风景。
  3.6.2铺装
  根据不同空间特性和功能要求,对铺装材料的种类、材质、色彩、形式进行分类与界定,以创造多样化的空间体验。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透水生态的主要原则下,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生态材料,以体现生态概念。
  3.6.3植物   村庄绿化设计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考虑乡土植被的恢复,采用自然式栽植,遵循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规律,引导植被结构的正向演替,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农田、果林、花田生境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受环境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显著,因此,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充分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尽量选用粗放自行繁衍品种,发挥植物带的生态效益的同时,注重观赏的连续性以及环境氛围的营造。
  4、田园综合体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4.1基础设施完善
  村庄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吸引人流的基本条件。建设高标准的农田,完善村庄基础建设设施和游客服务等旅游配套设施,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
  4.2以点带面改造
  遵循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保持原有的空间肌理,不大拆大建,而是像下围棋一样修补村庄的公共空间,用点状修补的方式进行改造。梳理、优化、提升村庄原有的聚落形态、空间结构和环境品质,既保留了村庄的原始风貌特色,又满足了现代化生活的品质需求。
  4.3特色主题明确
  每个村庄都有自身的特色,从历史文化到地理特征,从产业特色到生活方式,从村庄肌理到农业资源,甚至从单一村庄个体到整体区域环境都有差异和不同。因此,牢牢抓住村庄特色,打造鲜明的主题和优美的田园风光,营造高品质的消费环境,是创建景观吸引核的关键所在。只有立足于特色主题基础上的田园综合体,才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主题场景还需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保持旺盛持久的旅游生命力。
  4.4融入生活体验
  发展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作为旅游体验,结合当地特色的主题活动,令乡村旅游乐趣横生。游客通过对农事生活的体验和乡村文明的感受,缓解了快节奏都市生活的压力,满足了归田园居的宿求和接近土地的渴望。农村生活体验也是传承非遗和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突显其文化、科普、艺术、娱乐性将更受游客青睐。同时,还应结合时代特征,满足现代化生活的品质需求,充满人性化关怀。
  4.5大地艺术性
  大地艺术是艺术创作与自然的结合,是以土地为艺术载体,以自然材料为元素,借由抽象的手法创造出和谐空间的艺术景观。田园综合体利用农田、花田、果林、鱼塘、河流等元素的自然肌理,营造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大地艺术景观,增强自然和情感的体验,营造极具吸引力的景观核心。
  4.6生态可持续性
  考虑绿色技术、乡土材料、新型建造方式等的推广应用,改善村庄整体生态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体现时代特征的村庄,推动乡村的科学建设与发展。
  5、小结
  田园综合体,以乡村复兴为目的,满足了人们对于回归田园的情感需求。通過将田园乡村与文创旅游、亲子教育、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生态科技五大板块相结合,让城市人流、知识流、经济流真正的反哺乡村,拉近人与土地的距离,满足了时代的生态诉求与人内心的最初梦想。
  参考文献:
  [1] 关公子.打造首个田园综合体,他们的大胆乡村实践从未停止过[J].商业文化,2017,07:58-61.
  [2] 刘明.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J]. 农技服务,2017,34(9):109-110.
其他文献
1.最养胃的食物是面条;rn2.如果熬粥,少放点苏打进去,可以中和胃酸;rn3.小米粥就馒头可以养胃;rn4.有胃病的人两种饮品该多喝:牛奶和热水;rn5.大枣、豆腐、白菜、牛奶、胡萝
摘要:“一户一验”,是指在单位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前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在已完成的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标准,对住宅工程的每一户及单位工程公共部位进行的专门验收。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提供整个住宅工程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而且能够通过一户一户验收,为每一户商品房提供一份质量合格证明书。因此,“一户一验”制是住宅工程竣工验收模式的一大创举,也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然
在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已经入信息化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为我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的发展要求.文书档案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
本文基于数理统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出建筑类院校应重视数理统计教学,并针对教学给出了差别教学、记忆减负、实际问题穿插、利用Mathematica软件教学四种教学方式,通过合
为了提高复变函数的教学效果,针对建筑类院校相关教学背景和教学内容应用性等基本问题进行反思,结合信息时代建筑类专业的特点,提出运用数学软件等方法,对建筑类专业在复变函
刚毕业那年,我和好友李舒一起找工作.上学那会我们都在学生会工作,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量化考核成绩,我们都不相上下,系里组织活动时,我们既是有默契的搭档,又是各怀绝技的对手.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在概述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财务管理的推动作用、协调作用
一、我国寻租现象的制度因素分析1 .产权与寻租寻租是对既有产权的一种重新分配方式。人们获得、保持及放弃权利 ,是一个选择问题。在私有领域内 ,人们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换来
档案信息是一种包含着较多数据资料在内的重要信息资源,将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管理的水平与质量.本文将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从内容、弊端以及改进措施几方面进行
摘要:随着喀什市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进行,需要为不动产登记平台提供测绘成果数据支持,本文就不动产登记测绘成果数据库建立过程中以进行 “房、地、楼”数据统一管理为核心,就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库框架,进行了分析,并对数据库的关键技术及特色应用做出阐述。  关键词: 不动产;数据整理;数据库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自治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实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