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h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大方向. 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的自主构建和长远发展. 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圆的认识”中的画圆这一环节,从“漏”一点知识给学生促使他们长远发展这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对于“漏什么”“怎样漏”的想法,以作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 自主学习;漏知识;长远发展
  在教学之余,常常听到一些教师说:我已把书本知识和能想到的相关知识都一无遗漏地讲给了学生听,有的还重复说了好多遍,可为什么当他们碰到一些类似的题目时,又不会做了呢?是我们的学生不会学习了,还是我们的教学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最近看了江苏省特级教师瞿裕康老师教“圆的认识”的画圆环节,再想想自己在教这课画圆的环节后,心里有所感触.
  先来说说自己在上这节课时的设计:
  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同学们都准备了一把圆规,你能试着用它在纸上画个圆吗?(生画→交流→师示范)
  师:小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学生画读). 要是没有了圆规,我们能画出一个圆吗?你能用手头的这些材料,试着画出一个圆吗?(学生用瓶盖、线等,尝试画)
  师:大家来交流交流吧,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方法(老师点评)……
  课后,总感觉是自己在牵着学生走,这样教对于知识点掌握简单,但对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说却是个灾难,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且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模式,课堂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充分发展”的特点. 而要转变学习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又如何来做到这一点呢?
  再来看看瞿裕康老师是怎样来教“圆的认识”中画圆的环节:
  师:(板书:圆)圆不仅漂亮,而且用途广泛,如车轮、硬币等. 有谁能够画出来?
  学生动手画,绝大部分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画出.
  师:你们是怎么画出来的?
  生:用圆规.
  师:用圆规画?老师这里也有个圆规,谁能上来试试?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画了一半时,对准圆心的“脚尖”滑了,画前没有点学生找不到了,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 (正合师意)
  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要事先点上一点,滑了还可以把它放回原处继续画.
  学生画好圆.
  师:如果没有圆规你能画出圆吗?
  生:能. (没有准备的材料,自己找出胶带盒)在它的周围画一圈就行.
  师:哈哈,这个倒真的能画圆,你真聪明. 老师带来一样东西(从包里拿出电饭煲盖)也能画圆(生笑,师也笑),迅速圈了一个圆……
  这就是瞿老师教学生如何“画圆”的环节. 我们看不到任何画圆的方法和步骤. 画圆是“圆的认识”这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然而瞿老师却采用另外一种方式——不教,一开始就让学生试着画圆,故意“漏”掉了应该教学生怎样画圆的这一个环节,而是让他们从实际操作中去感悟画圆的方法和步骤. 这是因为他知道,对于这个知识点,即使你老师不教,学生也能很轻松地画出来,又何必在此浪费宝贵的时间呢!而自己在教学画圆这一环节时,总怕什么地方没讲清楚,学生不会画. 这也许就是我们普通教师和特级教师的一大区别吧!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习完所有的知识,一个教师也不可能教完所有的知识.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漏”些知识让学生自己来学习体验. 那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如何体现出这一意图呢?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该如何教呢?我想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明确“漏什么”.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这样的课:课堂上教师表达非常清晰,提问指向性很明确,学生回答丝毫不差,板书非常工整,特别是教师最后的一句话正好铃声响,这样的课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功德圆满. 只是在这种课堂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综观瞿裕康老师的教和学,由“教师讲学生练”变成了“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个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讲,在教学圆心时的“事先点上一点”,很自然地引出了圆心及圆心的作用,教师什么也没有说,而学生却已领会,还有什么比这样教更有效呢?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体验,去感悟. 课堂上的漏就是要通过漏讲一些知识点,漏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技能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去体验.
  二是明确“怎样漏”. 我认为要解决怎样漏的问题主要是要我们教师在领会新理念的基础上,灵活取舍教学资源. 瞿老师在教学中:用电饭煲盖画圆;估计学生在黑板上画时,对准圆心的那只脚会滑走,从而适时告诉学生“小窍门”——先点上一点,巧妙地揭示了圆心与圆心的作用等,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漏点”,推动学生掌握了一个又一个知识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其实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不如“由人以渔”把自由选择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身感知的机会,有“心领神会”的机会.
  教学也是省略的艺术,也是漏的艺术,当我们在漏讲一些知识时,也许我们的学生正有滋有味地在旁边接着呢!所以,我们教师要敢于“漏”一点给学生,给学生有探索新知识的空间. 不教就是为了教,“漏”些更是为了促使学生的长远发展,其实这其中的道理怎能是一个“漏”字了得呢!
  【参考文献】
  李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艺术教学[J].小学科学,2012(5).
其他文献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的腹部切口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
发动机全方位常规养护新技术与发动机更换机油三滤常规养护传统技术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分析现有钢球硬磨加工工艺的成球机理及存在的不足,建立钢球硬磨加工的力学模型,优化砂轮结构,设计了内凹锥形砂轮,并得出当砂轮的偏锥角为20°时,可有效提高钢球球形精度和磨
毛坯尺寸和芯辊进给速度是环件冷辗扩工艺参数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一组毛坯和芯辊进给速度进行模拟优化,分析比较了不同宽径比和进给速度对辗扩力及辗扩力矩的影响,得出了最优
本文以舞台美术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舞台美术的特征与当前面临的困境的分析,结合舞台美术现代创作理念带来的启示,探索舞台美术创作对舞蹈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与舞蹈创新引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民族音乐的发掘保护与传承发展课题项目,编号:2013GSCFYRW26摘要: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甘肃,不仅因丝绸之路闻名于世,其音乐更是融合了西北民族和中原汉族的特色。在历史的长河里,甘肃是中华民族融合的聚集地,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合点。甘肃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经历过辉煌的时期,为我国多民族聚集多文化融合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甘肃;传统音乐;保护传承虽然甘肃地区部分
保持稳定是民族地区的硬任务。治安、宗教、征地拆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农村稳定。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等是导致民族地区农村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保持民族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毕业生日益增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日渐复杂,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及有效性,需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相关工作效率。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开放式教学. 开放性教学从新课程的精神出发,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了“实践性、体验性和发展性”的教学原则. 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构建初中数学开放性课堂作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开放性;课堂;构建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