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建房宅基用地问题及对策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开始注重自身生活质量,修建新房成为有钱的农村人的首选。然而,由于乡镇建设整体规划滞后和缺少必要的科学技术支持,农村自建房热背后,在宅基地选址、审批、用地量等环节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宅基用地的问题
  农村自建房正在大规模建设中,对土地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导致农用耕地加速流失。由于遗留的封建传统,相应监管制度不尽完善,以及缺少必要的科学指导,相关政策和监管不到位,在用地量加大的同时,农村建房土地使用中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超审批用地。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多村民将宅基地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在旧房改造时,甚至批少占多,想方设法扩大宅基地面积、多占用土地,致使自建房的实际占地比批准使用土地面积多出很多,直接造成耕地流失。
  布局杂乱。很多村庄没有明确的建房用地区,在房屋选址、布局等方面缺少对村民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村民建房选址多选在自己的自留地或便利的道路旁,村庄建设极其没有规划。农村新建房分散过于零星,布局无合理可言。
  非法批地。有一些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审批过程中,越权审批,存在将耕地视为非耕地、化整为零的审批。同时,土地管理部门中的一些人员思想觉悟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常常为一己私利而违反相关规定审批土地。
  私自交易土地。部分村民为获得高额的经济收益,不惜将自己的责任田、自留地,甚至宅基地折价卖给他人建房,如此现象在农村一些小镇上层出不穷。因其双方都从中受益,有很强的隐蔽性,很难为相关部门发觉。
  原因分析
  农村自建房宅基地用地,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也是一个难点,笔者结合实地考察和参阅相关资料,分析总结出现上诉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规划滞后,法规不完善。国家法律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统筹对全乡镇建设做总体规划,并报上级政府审批。但是,已经完成的规划绝大部分都只停留在对乡镇中心地带,各个行政村都没有编制相应的建设规划。农户在选择宅基地时,只能根据当地风俗,结合自己情况选择方便的建房场地。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够健全和宣传不到位,在宅基地的审批过程中,存在大量违规现象,政府工作人员通过批地谋取暴利。比如:未批先用、超额用地等。与此同时,土地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审批住宅用地总是伴随着行贿受贿,导致自建房宅基地审批混乱。
  村民自身素质影响。村民受传统思想影响很深,小农意识早已根深蒂固,这给乡镇机关处理建房用地问题带来很多棘手的问题。村民认为,建房用地审批太难,乡村收费太高。与此同时,农村对土地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村民法制观念薄弱。当集体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村民往往把自身家庭利益放在第一位,极其容易在村民间产生矛盾。
  解决对策
  农村自建房土地使用中现今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对于农村干部和政府官员都将是一个艰难的挑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然需要长久的努力,在此根据自己笔者体会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重视宣传。国家对农村土地使用的法规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要加大宣传力度,持续的宣传新的政策法规。在宣传过程中,务必要做到让更多的人,不论是土地管理人员还是村民,准确的接受到最新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使干部和群众深刻理解新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土地使用和管理氛围。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解决好用地问题,必须要编制好村庄建设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要使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统一,尽全力减少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冲突,避免产生纠纷。同时,村庄建设规划与当前农民建房实际需求相结合,编制规划时不能忽略了村民的风俗习惯,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加强监管力度。要使相关规定能有效的实施,相应监管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监管得力才会对违法行为产生威慑。充分发挥土地执法人员的监管作用,要求执法人员深入农村、进驻一线。建议为巡查人员提供一定的巡查经费保障,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同时,将监管责任纳入对基层执法人员考核内容中,不断完善奖惩制度,强化土地执法工作。
  总结
  相当一段时间,村民和政府职能部门,对宅基地用地中存在问题认识不够深刻,致使自建房用地多而杂。农村自建房将持续火爆,宅基地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土地管理部门一定要抓住时间,针对乡村实情编制好建设规划,做好相关宣传,使农村自建房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也出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过度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贫富差距日渐拉大的情况。为了解决贫富差距的矛盾,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税收,理应
随着新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几乎无暇照顾宝宝。于是,抚养宝宝的重担便毫无疑问地落在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这种由祖辈对孙辈施行抚养与
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对于会计核算的要求也出现了新内容。在会计核算的活动中具体的表现就是核算型会计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核
说起纸币,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不知您是否关注过纸币上的图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习惯,有的是领导人的头像,有的是风景名胜,有的是雄伟的建筑.而在非洲国家毛里求斯,纸币上印
期刊
“物联网”+“互联网刘德辉 中铁城建集团银川绿地项目建设指挥部党工委书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社会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期刊
“染缸酒缸”曾是绍兴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传统产业的代名词。近年来,在生态环保倒逼机制下,生态文明理念在绍兴企业生产发展中得以生动体现。 “Dye cylinder” was Sh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全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这一宏伟目标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宣传思想工作所担负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
谈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多数人想到的是企业应更多地履行公益慈善责任,其实这只是企业责任的延伸部分。社会责任是个人和团体对社会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
面对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型传媒的兴起,面对国内外传媒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我国广播电视应该从“传者主导”向“受众主导”过渡,以受众为本,把握传者与受众的最佳契合点,把争夺受众与占领阵地、占领市场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引导受众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  一、坚持以受众为本,是我国广播电视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三贴近”的具体要求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
社会就业是当今民生之本,是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随着滨州经济的快速崛起,城市化建设的迅速推进,我市以统筹城乡就业为突破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