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肪分泌因子Metrn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搜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蛋白尿组UACR为30~300 mg/g,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收集所有患
【机 构】
:
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福州 350025,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福州 350025,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福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肪分泌因子Metrn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
方法横断面研究。搜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蛋白尿组UACR为30~300 mg/g,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清Metrnl、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UACR、血脂水平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蛋白尿组间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Metrnl水平与人体测量学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获得基于血清Metrnl水平的DKD风险的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
结果98例T2DM患者纳入研究,正常蛋白尿组35例、微量蛋白尿组31例、大量蛋白尿组32例。3组间的Metrnl和MCP-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清Metrnl和MCP-1水平均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血清Metrnl和MCP-1水平亦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etrnl水平与年龄(r=0.226)、尿素氮(r=0.358)、肌酐(r=0.512)、尿酸(r=0.295)、UACR(r=0.628)、MCP-1水平(r=0.690)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Metrnl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551,P<0.01)。在排除传统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HbA1c、尿酸后,Metrnl第3分位间距组患者患DKD的OR值为11.907(95%可信区间3.321~42.695)。Metrnl水平诊断DK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
结论蛋白尿异常的DKD患者血清Metrnl水平明显升高,与UACR和MCP-1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小阴唇切除术是解决小阴唇肥大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楔形切除术作为十分常用的术式正成为研究热点。该文通过分析检索到的文献,就楔形切除术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对所选文献所报道的术式特点、并发症及术后效果进行讨论。结果显示,在治疗小阴唇肥大方面、各型楔形切除术都取得了不错的术后效果。
目的构建并验证适合亚洲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PBG)估算模型。方法利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指尖空腹血糖(FBG)数据对PBG估算模型进行构建及验证。建模队列来自一项4期、跨国、随机、对照、26周治疗期的临床研究,比较低预混胰岛素和中预混胰岛素作为起始胰岛素在亚洲T2DM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患者基线(胰岛素起始治疗前)及26周血糖数据被用于构建PBG估算模型。验证队列来自
血清生物标志物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癌症患者基线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日益凸显,由美国心力衰竭协会(HFA)肿瘤心脏病学研究小组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肿瘤心脏病学委员会联合提出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在癌症治疗中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作用立场声明》指出,通过评估心肌生物标志物在具有心脏毒性癌症治疗的患者中的特点,讨论2个主要的生物标志物即心肌肌钙蛋白和利钠肽在癌症治疗中发生心脏毒性反应的机制、临
由致病性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 pCNV)导致的基因组病是出生缺陷的一个重要遗传学病因。近年来,随着基于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生物信息分析流程的完善以及大样本数据的积累,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 NIPS)胎儿pCNV疾病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国内对此技术的规范应用亟需专
唇部及口周是面部活动较为频繁的部位,其衰老可见并随之加速,出现上唇人中变长、红唇变薄、唇形平坦、口角下垂、以及口周皱纹等变化。如何改善上述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唇部综合年轻化治疗方案成为关注的内容。针对上述问题,从衰老的机制以及美学出发,综合注射、填充、激光、手术等方法的应用范围,探讨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唇部与口周状态的年轻化治疗策略。
国内不同实验室对尿液有形成分的形态描述、名称术语与结果报告不尽一致,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的命名与报告亟须统一规范。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组织专家,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近2年的反复讨论、修改,并征求临床医生及一线检验人员意见后,撰写了专家共识。本共识总结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尿液中显微镜下可见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病原体等有形成分;提出在大量的尿液检验报告中及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是临床生化小分子检测的首选方法,常用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检测。其虽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线性范围宽等优势,但因仪器、色谱柱、试剂、校准物、方法学及性能验证等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个实验室内部及不同实验室之间的LC-MS/MS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标准化是确保在不同实验室、不同质谱仪器及不同时间,获得一致性和可比性结果的必要条件。为规范
目的探讨双侧V-Y红唇黏膜瓣推进法,在下唇侧唇珠成形术下唇过薄合并下红唇形态不佳患者唇形改进的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为自觉下唇过薄合并下红唇形态不佳、无明显侧唇珠结构的美容就医者127例[女126例,男1例,年龄18~53(28.9±6.8)岁]施行双V-Y推进法下唇侧唇珠成形术,测量术前后唇部形态,并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及远期随访。结果对患者术后3个月
目的研究目前常用的全血C反应蛋白(CRP)检测系统的性能,并给出建议的全血CRP检测系统性能要求。方法收集2019年3—4月26家妇幼及儿童医院7 540份静脉血样本,研究5种常用全血CRP检测系统分析性能。5种全血CRP检测系统包括迈瑞BC-5390CRP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国赛Astep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奥普OTTOMAN-1000全自动特定蛋白即时检测分析仪、韩国i-CHR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