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促进飞行院校英语素质教育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10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军海外战略利益的拓展,飞行院校英语教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面对知识经济对英语教学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优化教学模式,走创新素质教育之路。本文就飞行院校的特点,对于如何促进飞行院校英语素质教育提出四点建议。
  【关键词】教学模式 飞行院校 素质教育
  军事高素质人才,是知识军事时代的大量急需的人才,他们具备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良好的全面素质,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新的军事人才的定位也给军事英语教育提供了指向。针对飞行院校的特点,我们认为从优化教学模式入手,促进英语素质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有利于学员长远发展的教学效果。
  一、飞行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
  长期以来,由于飞行院校飞行训练的特点以及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英语教学一直未能引起重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军与外军的友好交流亦日益增多,这一切都必须以良好的英语素质作为基础。如果飞行人员具有良好的英语素质,必将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促进学习和工作,因而尽快提高我军飞行人员的英语水平,已成为当前培养飞行人才的重要环节。但由于飞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使得飞行院校的英语教学条件有其自己的特点。
  1.课时少。飞行院校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为了使学员在毕业后能够立即转入下一个阶段飞行训练,在全部四年的学制中,就要在教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担负繁重的飞行训练和其他科目的军事训练。这就使得在地面教学中,必须在较少的课时内安排较多的内容。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课时少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2.教学过程间断。由于飞行训练受到天气和各种保障条件的制约,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有规律的地面教学很困难。因此,本来课时就很少的英语教学在飞行训练阶段就是间断的、不连续的。
  二、针对飞行院校的特点,优化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 在课堂讲授上,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交际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一切有利于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使用的教学内容都要吸收,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员用英语进行交际。教员在平时课内外的听、说、读、写、译等训练中,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单元教学设计为依据,尽可能增加学员的语言实践。在口语课上,让学员大胆开口,不要怕出错,更不要在脑中做英汉翻译后再出口,否则这种心理上的“母语依恋”会阻碍学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说”的训练中,教员要注意观察,揣摩学员的心理,帮助学员减少心理压力。例如开展Free Talk 活动,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有利于训练学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能培养学员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活动中还可以向学员介绍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能开阔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方法要活。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要激发学员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员必须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的力量感染学员。教员是传授知识、启迪思考和释疑解惑者;教员是学员实践活动的鼓励者和合作者。教员在学员面前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还是一个集智慧、道德、审美、心理情感于一身的优秀代表。苏霍姆林基说过:“能力只能由能力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知识的学习动机首先来自于教员的情感动力和教育力量。教学应根据学员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尽可能贴近学员的实际生活,将各种信息通过语言学习与训练自然而然地传输给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幻燈、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直观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来增强语言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3.手段要新。当前,多媒体技术、模拟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因此,要进一步普及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种形式的模拟训练,大力开发多媒体教学,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进程。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视听语言环境,为学员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一旦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学员就会积极配合教员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配合着画面生动、语言地道的英文原声影片,促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扩大词汇量,增长知识,增强语感,也培养了学习兴趣。通过对影片的探讨,既能使教员和学员面对面地交流,又能使学员积极动脑、大胆动口,把语言教学变成了活生生的语言运用过程,从而实现了语言与思维、社会、文化等相融的过程。
  4.教学环节要实。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着力培养学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科学的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地掌握他们。”课堂教学应当成为一个启迪和引导学员积极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场所。在课堂上,要使每个人在50分钟内都能有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颇具难度。我们每次安排两名学生经事先准备后在课堂上做简单的oral presentation,内容不限,然后把学员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学员课内课外开展教学活动,把讨论引进课堂,激发学员的批判性思维。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演讲。这种改变以往教学被动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使之向主动的、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转变,是培养学员的外语交际意识,提高学员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外语的热情与综合应用语言能力的有效措施。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员需要获得掌握知识和能力的科学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学员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员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员应注重培养学员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有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员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在结合当前高效翻译教学的现状基础上,从多方面论述了高校翻译教学的局限性问题,并据此论述了多媒体化视角下高校翻译教学的全新内涵,最后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多媒体化视角下高校翻译教学的更新途径,希望能对于今后的高校翻译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翻译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途径  在高校翻译的教学课堂中,如何通过构建高效教学课堂,才切实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摘要】在当前的高校英语教育中,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英语知识文化教育的前提。在当前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一些知识性的文化无内容,并且进行孤立的教学,外语教学的目的被认为是让学生合乎语法的使用句子和单词。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没有关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而且忽视了文化差异对于学生的影响,本文对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英语 文化意识 方法 
本研究是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武川)一个700m×900m的栗钙土区域内布80个调查样点,取得这些土壤剖面质地和CaCO3及其钙积层的数据等,对该区域栗钙土的CaCO3、粘粒、水分含量、容重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外语教学衍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丰富了外语教学模式。虽然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但是情感因素也会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外语教学界十分关注情感因素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中的应用和影响。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中应用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设”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是否存在积极影响。  【关键词】
【摘要】英语语法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很枯燥,而翻转课堂能够促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学习的参与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促进者,本文以主语从句为例,探讨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 语法教学 主语从句  一、引言  英语中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从句,比如,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很多学生一提起从句就头疼,一提起语法就感觉
【Abstract】It is, apparently,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have enough practice of English writing for a college student. Writing is so important that a number of linguists argue that no one can really m
【摘要】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英语对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起到促进作用,根据现代企业人才需求,大学英语还需要对学生专业发展起到辅助作用,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一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符合现代企业对人
【摘要】本文分析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翻译能力培养的意义,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翻译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旨在帮助学生培养真确的翻译能力与技巧,促进大学英语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 跨文化翻译能力 培养  一、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是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英语教学大纲中,翻译是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