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丘市六中的王鑫同学问:“我们班的同学有的说只要‘吃透’教材,物理成绩就不会有问题;还有的说物理属于理科,只要大量做练习。物理成绩就不会有问题。在学习物理时,我应该以教材为主,还是该以练习为主呢?”
这个问题肯定困扰着很多同学。
首先,“吃透”教材是很重要的。教材是我们系统获取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我们接收新知识的第一渠道。现行的教材知识点详尽,语言简单明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我们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教材是各种考试命题的根本依据。只有把教材真正地吃透理解,在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般可以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从此题可以看出,只有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传播及噪声的定义真正理解,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另外,这道题还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现在的中招考试中,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几个知识点。只有“吃透”教材,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才能取得好成绩。
教材虽然重要,但做适当的练习也是必要的。那么,是不是练习做得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做练习时,要注意精选那些构思巧妙、新颖的习题,以及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题目。如: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
A、大干120mm
B、恰为6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
在高空拍照,地面上物体反射的光线可近似地看做是平行光,南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可知。此时物体所成的像应靠近焦点。南于拍照是凸透镜成实像,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略大于60mm。选D。这道题的构思就比较巧妙,即结合了实际情况,又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像这样的练习题选做几道,就能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不需要做许多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练习题。
又如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练习题时,同学们可以想想。如果只给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或者只给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定值电阻,又如何去测未知电阻的阻值呢?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能想出来的话,那么再遇到测电阻的题就难不到你了。
既然教材和练习都重要,怎样才能把教材和练习融合在一起呢?
在学习新知识前,首先要看教材,进行预习,并且做一些准备性练习。如在学习透镜的内容时,先复习一下光现象的内容,这样再学习透镜就不难了。
其次,在新课进行过程中,要结合有关内容做好局部的反馈性练习,也就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巩固掌握新知识。
最后,在新课结束时,要做一些巩固性练习和综合练习。这样你学的知识才能前后贯穿,融为一体。
其实教材和练习的融合就是通过练习对教材上的知识点加以理解。并通过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去解决一些问题。它们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只有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学们的物理成绩才能提高。
责任编辑 程 哲
这个问题肯定困扰着很多同学。
首先,“吃透”教材是很重要的。教材是我们系统获取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我们接收新知识的第一渠道。现行的教材知识点详尽,语言简单明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我们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教材是各种考试命题的根本依据。只有把教材真正地吃透理解,在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般可以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从此题可以看出,只有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传播及噪声的定义真正理解,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另外,这道题还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现在的中招考试中,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几个知识点。只有“吃透”教材,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才能取得好成绩。
教材虽然重要,但做适当的练习也是必要的。那么,是不是练习做得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做练习时,要注意精选那些构思巧妙、新颖的习题,以及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题目。如: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
A、大干120mm
B、恰为6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
在高空拍照,地面上物体反射的光线可近似地看做是平行光,南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可知。此时物体所成的像应靠近焦点。南于拍照是凸透镜成实像,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略大于60mm。选D。这道题的构思就比较巧妙,即结合了实际情况,又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像这样的练习题选做几道,就能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不需要做许多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练习题。
又如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练习题时,同学们可以想想。如果只给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或者只给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定值电阻,又如何去测未知电阻的阻值呢?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能想出来的话,那么再遇到测电阻的题就难不到你了。
既然教材和练习都重要,怎样才能把教材和练习融合在一起呢?
在学习新知识前,首先要看教材,进行预习,并且做一些准备性练习。如在学习透镜的内容时,先复习一下光现象的内容,这样再学习透镜就不难了。
其次,在新课进行过程中,要结合有关内容做好局部的反馈性练习,也就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巩固掌握新知识。
最后,在新课结束时,要做一些巩固性练习和综合练习。这样你学的知识才能前后贯穿,融为一体。
其实教材和练习的融合就是通过练习对教材上的知识点加以理解。并通过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去解决一些问题。它们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只有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学们的物理成绩才能提高。
责任编辑 程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