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的零翻译现象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983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业是新疆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它不仅可以弘扬当地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还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自新疆和平解放以来,当地旅游业取得了迅速发展,涉外旅游如火如荼。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涉及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它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优质的翻译对宣传新疆的对外形象以及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旅游景点英语的零翻译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对收集旅游景点英语翻译的语料进行归类后,通过分析零翻译现象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具体运用,总结了零翻译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分类方法,阐述零翻译在旅游翻译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旅游景点英语 零翻译 新疆
  【Abstract】Tourism in Xinjiang serves as a window to the outside world, which can not only promot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but also expedite it’s economy. Since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Xinjiang tourism has seen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with it’s foreign tourism raging. The Chinese-to-English transla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covers fields of nature, geography, history, culture, etc, which may act as a cross-language event, even more as a cross-cultural activity. High qualified translation works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national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zero translation in tourism with classification of examples followed by specific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zero translation of tourism.
  【Key words】Tourist Attraction English; Zero Translation; Xinjiang
  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家之间的交流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的方式之一,旅游在现代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疆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地区特色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自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总收入从2010年的300亿发展到2014年的650.07亿;5A级景区由2010年的3家增加到现在的9家;“旅游产业正在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经完全具备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条件。”张春贤指出。旅游业为新疆带来机遇,“让世界了解新疆,让新疆走向世界”的口号表明新疆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涉外旅游人数递增,对景点中英文翻译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为外国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信息,涉外旅游景点目前急需优质的翻译文本。质量较低的翻译可能会对本地旅游业造成不良影响。旅游翻译的目的在于给外国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吸引前来的外国游客进一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而旅游翻译中零翻译的应用,能够促进外国游客与本国人民的跨文化交流,让新疆旅游业更好地“走出去”。本文通过对零翻译概念的界定、简要论述零翻译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新疆各地著名旅游景点名称及标语的双语翻译,对零翻译在旅游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其优越性和意义进行探讨。
  一、零翻译的概念
  “零翻译”的概念是由邱懋如针对常规翻译概念中不可译的问题提出的,其对应英文是“zero translation”,并认为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1.源文中的词语故意不译;2.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源文的词语。”所以他的零翻译包括省略法,音译法和移译法。但是关于“零翻译”的定义还存在多种说法。孙迎春在其编著的《汉英双向翻译学语林》中将零翻译定义为是音译、形译的上义词,是一种翻译技巧层次的提法,他认为零翻译并不包括移译法(transference)。刘明东则把省译、移译称为“绝对零翻译”,把音译、音义兼译、补偿、象译、直译加注,甚至把归化称为“相对零翻译”。罗国青从是否移植了源语图形与语言文字符号、译文读者是否进入了源语语言文化去理解译文的角度,将零翻译分为窄式和宽式,即严格意义上讲,零翻译指的是移译(transference);宽泛意义上讲,零翻译可指移植和音译。由此可见,学界对于零翻译概念的拥有不同的理解,这些观点都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从理论的角度来研究零翻译。这种讨论方法不能全面且系统地对零翻译做出分析,还有可能使得相关理论与语言的实际使用脱节,本文将零翻译的研究范畴引入到了旅游景点的翻译中。
  二、零翻译产生的原因
  零翻译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零翻译的存在并非译者懒惰所造成的。零翻译的存在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文化相似性。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共性,人们对于事物可以有相同或相似的理解,那就是说,当我们使用零翻译时,就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根据邱懋如的说法,虽然我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相互交流,各种语言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用来描述客观世界并表达主观的内心世界,由于这些相似性的存在,从源语到目的语之间可能发生了转移。如VCD,DVD,WTO这样的词汇不仅中国人熟悉甚至是英美国家的人也很熟悉,因此,我们就可以使用零翻译把这些词汇从源语介绍到目的语。借助这种办法,我们可以节省空间和时间,更好的传播文化。   由于零翻译是一种提高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质量的翻译方法,因此,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文化的相似度越高,不同语言的人们交流起来才更容易。
  2.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应的,人与人之间想要相互了解,就必须要学会接受其它的语言。由于英文和中文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中文属于汉藏语系,英文属于印欧语系,并且中国与西方国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导致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合理的使用零翻译可以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3.源语词汇创新。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飞速变化,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必须创造一些新词才能与之相适应。以英语为例,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新英汉词典》在其第四版中增加了不少英语新词。他们都是新兴、新潮的且富有时代特征的学科基本词汇和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词语。词典中列举出来的近年来出现的新词有water footprint(水足迹),eco-management(生态管理学),hypermiling(超级惜油),camgirl(摄像机女孩),mobisode(手机短剧),barefoot luxury(赤脚奢侈),dumpster diving(垃圾搜寻),helicopter parent(直升机父母)等;近年来汉语中出现的新词则有“贴身紧逼、创客、小康、倒爷、底线思维、下海、中国大妈、双引擎、分流等等。这些新词在源语中是新创的,自然在目的语中也难以找到现成的对等词,在翻译过程中便免不了采用“零翻译”的方法。
  三、零翻译在新疆旅游景点英语中的具体应用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主要依赖于音译,但是这种翻译比起一般文本的翻译要复杂的多,许多旅游景点的名称暗示了一些民间故事或来源于一些历史故事。因此,翻译不仅要做到通俗易懂,还要能体现出其内涵意义。出于这种观点,译者应当具有跨文化意识并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旅游景点标语的翻译主要依赖于省译,因为中文标语口号一般较长,所以采用缩合、部分删除的方法,使译文更严谨、更精练、更明确、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文化。
  旅游景点名称通常包含两部分:具体名称和通用名称。前者专属于该景点,后者是其分类,例如:“塔”,“亭”,“山”,“楼 ”等。以新疆著名的喀纳斯湖为例,“喀纳斯”就是具体名称,而“湖”则是通用名称。至于那些没有特殊含义的名称,我们就可以使用音译,主要是拼音。当名称含有很多特殊含义时,我们应该译出它们的隐含意义。因此,对于译者而言,旅游景点的零翻译绝非仅仅简化事物的翻译,其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具体有以下方法。
  1.省译。省译指的是由于英汉语言用法上的差别,有些词(或成分) 在汉语中是符合汉语用语、文化特征的,但在英语中却是多余、累赘的,翻译时便需要省去不译以使译文更严谨、更精练、更明确。如乌鲁木齐红山景区的一处标语写到:“爱护花草,爱护生灵”,对应的英文翻译是“Please Protect Plants and Animals”,该翻译便省去了汉语中重复出现的“爱护”一词,只将其翻译一遍,节约了空间和时间,花和草在英文中的对应词分别是“flower”和 “grass”,译者没有直接采用现成的词语一一对应着翻译,而是找到了花和草的范畴词“植物”,这样的翻译实现了较好的信息和文化传递功能。还如乌鲁木齐红光山景区内一处标语写到:“行人请走游步道”,对应的英文翻译是 “Walk on the footpath please”,可以看出,这里故意没有译出“行人”一词,如果加上“行人”一词,这句话的翻译就显得不够简练和准确,而且还带有一种命令的语气。跨文化交际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语境对翻译内容作调整,“零翻译”的使用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一点。
  2.音译。音译是根据发音将源语词汇译成目的语词汇的翻译方法。此法常用来翻译人名、地名、品牌名和某些源语创新词等。如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根据其读音被翻译为“Karez”; 新疆东南部湖泊罗布泊被译为了“Lop Nor”;
  3.拼音。如吐鲁番地区的苏公塔被翻译为“Sugongta”;新疆富蕴县城阿尔泰山间的可可托海被译为“Keketuohai”;位于伊犁地区的果子沟景区被译为“Guozigou”;位于新疆阜康市天山北坡的哈熊沟被译为“haxionggou”。
  4.直译。纽马克认为直译是准确的并且如果要想与原文具有相同的所指对等和语用对等,就避免不了使用直译。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旅游景点的“零翻译”,即直译。通过直译,直译出的景点名称更形象生动,便于游客理解和记忆。例如,乌鲁木齐红光山景点的“红光山大佛”被译为“Hongguangshan Grand Buddha”;乌鲁木齐象征“红山”被译为“the Red Hill”,其附属的红山公园被译为“Red Hill Park”;天池景区被译为“Heavenly Lake”;新疆巴州的博斯腾湖被译为“Bosten Lake”;新疆博州的赛里木湖被译为“Sayram Lake”;吐鲁番地区的火焰山被译为“Flaming Mountain”,当地的葡萄沟被译为“Grape Valley”,当地的“艾丁湖”被译为“Aydingkol Lake”;新疆准格尔盆地佳木河的魔鬼城景区被译为“Ghost City”;新疆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被译为了“Naraty Grassland”等等。
  5.拼音加直译。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旅游景点零翻译,然而,这种特殊名称存在两种类型:单音节特殊名称和双音节特殊名称。拼音加直译的方式使得旅游景点译名简单明了,便于记忆。根据已有惯例,单音节景点名称的翻译通常是具体名称音译,普通名称直译的方法。如下例子:“天山”被译为了“TianShan Mountains”,因为“天”是具体名称,“山”是通用名称。
  对于多音节的景点名称,译者应该将多音节的具体名称进行音译,将通用名称进行直译。比如说,“龙华塔”的译文是“Longhua Pagoda”,“龙华”是具体的名称,“塔” 是通用名称。同样的,“少林寺” 被翻译成了“Shaolin Temple”;“松花江” 被翻译成了“Songhua River;“洞庭湖”被翻译成了“DongtingLake”。又如,乌鲁木齐红山景点的一处“龙泉阁”被译为“Long Quan Pavilion”;乌鲁木齐“红光山景区”被译为“Honguangshan Tourist Attractions”;吐鲁番地区的交河故城被翻译为“Jiaohe ancient city”;巴州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被译为了“Bayinbuluke Grassland”;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南山旅游区的“天山大峡谷”被译为“Tianshan Grand Canyon”;鄯善吐峪沟飞风景区的“吐峪沟大峡谷”被译为“Tuyugo Canyon”等等。   6.补偿翻译。在旅游景点的零翻译中,还存在补偿翻译方法,补偿翻译是指旅游景点名称的译文不仅要将原文进行音译,还要能产生恰到好处的意义。该方法使用目的语中的同音字母来补全原语的语义损失。因此,这种译法能使目的语读者产生一定的联想,使受众更易于接受并对该旅游景点留下深刻印象。如“颐和园 ”被翻译为 Summer Palace instead of the Yihe Palace;“拙政园”被翻译为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而非 Zhuozheng Garden;“紫禁城”被翻译为the Forbidden City。
  虽然上述翻译方法各不相同,但都更易于游客理解和接受。翻译旅游景点名称时需要多重考虑,巧妙的采用“零翻译”的翻译方法。
  四、旅游景点英语零翻译的使用原则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汉语和英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就是汉语属于意合型语言,而英语属于形合型语言。零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翻译的使命,尽管零翻译不同于不译,但是直接移用的术语毕竟还是英文词汇,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这既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也无益于理解。较一些不当的翻译方法如“死译”、“硬译”等,零翻译巧妙的跨过了文化这道坎,但其能否为人们接受需要时间的考验。因此,在采用“零翻译”的过程中须坚持如下原则:
  1.译名统一原则。统一术语下的旅游翻译文本能为该城市的国外游客带来了诸多方便,具体体现在同一景点、城市内的术语应当统一、规范,给人以明确的导向性,不宜采用多种翻译方式。同时,零翻译过程中须适当保留中国元素和当地传统文化,尽量以标准普通话发音为标准。
  2.适当使用原则。零翻译只能是在其他翻译手段无法快速、准确地翻译和表达旅游景点名称及其内涵文化的情况下采取的方法技巧。另一方面,当翻译一些语义明确的术语时,一般的翻译方法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时,翻译出来的东西无法让受众接受时,我们才可以适当的采用零翻译。
  3.受众原则。当我们在使用零翻译介绍旅游景点时,不但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历史背景,而且要照顾到信息接受者的语言习惯、文化习俗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等,在介绍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时,应该坚持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原则,同时站在游客的角度,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理解程度,尽可能对景点译文加以诠释,让国外游客易于理解不同文化并对其有正确认识。
  五、结语
  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适当采用零翻译的方法,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旅游景点的名称,并且能将旅游文本的译文更加精准,有助于增进外国游客对景点的了解,使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从而达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当前,旅游英语翻译以宣传、推广中国文化为目的来推动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随着新疆乃至全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零翻译将在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有解决涉外旅游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和麻烦,让中国文化更好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1]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2001(1):24-27.
  [3]孙迎春.汉英双向翻译学语林[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明东.零翻译漫谈[J].中国科技翻译,2002(1):29-32.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20-123.
其他文献
“求是”乃浙江大学校训,何谓求是?对此,浙大竺可桢老校长有一番意蕴悠长的解读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深思熟虑,独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    浙大印象  至今记得刚到浙大读博的情景:早春二月,寒意未尽,而校园里却是绿色掩映、郁郁葱葱,久居北方的我才知
【摘要】部分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大势所趋,在此类院校转型过程中,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课程改革,值得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  一、课程改革实施背景  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内蒙古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联合下文,正式确定将我
目前英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英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英语教育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灵活的运用,而英语作文就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在教学方式上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方式上进行彻底的改变,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和成绩,首先应学会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也是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挺高教学质量的巨大动力。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学、乐于学,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愉悦的环境中“乐学”,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成绩。  【关键词】英语学习 激发 培养 兴趣  随着社会生活信息化和
【摘要】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更加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更容易出现问题。好多学生在学习和掌握高中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易忘、应用错误等基础性错误或者知识性错误,尤其是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加上教学方法和课堂训练的差异,因而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对词汇的记忆与学习,影响其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记忆教学 有效策略  对于高中学习阶段,英语词汇的学习是
【Abstract】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SWH) highlights Sapir’s and Whorf’s viewpoin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thought. They hold that language and thought are somewhat interwoven. Langu
【Abstract】The differences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ountries are the unavoidable problem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摘要】通过调查与分析学院教学改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在生态外语教学观理论指导下,发现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多个因子关系失调。  【关键词】教学改革 生态外语教学观 因子  一、学院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  近10年来,学院积极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索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自主学习的结合。采取分级教学,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通过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学院建立
【摘 要】基于英语阅读分级标准培养阅读素养可使阅读素养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具体性、实效性。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围绕阅读分级标准建构校本化的阅读素养培养目标,探索、建构基于阅读分级标准的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及评价体系。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分级标准;阅读素养;教学;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8-0042-04  【
【摘要】本研究以2011年河北省高考英语作文为第一手资料来研究当前国内的英语中介语现状。为了有助于提高国内英语教、学效果,本研究将其中的优秀类与较差类高考英语作文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经过分析发现这两类作文在词汇、句法、语法、语篇、书写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最后,本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学给出了一下具体的建议。因此,本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及高中生提高高考英语成绩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