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颈角与后枕颈角影像学参数的数字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解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hao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像学参数枕颈角(OC2A)和后枕颈角(POCA)在性别、年龄之间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为枕颈融合术中固定头颈位置的角度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473例(男性339例、女性134例)影像学资料,以性别分2组,每组又以年龄分为≤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各6组.将扫描的颈椎断层影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存贮,并导入Mimics16.0软件中测量OC2A与POCA,对两者值随性别、年龄的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C2A和POCA在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OC2A男性组中30~39岁除与≤29岁男性组外,其余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而女性组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OCA男性30~39岁组中除与≤29岁以下组外,与其余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40~49岁组则与每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女性组中则≤29岁组与各年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C2A与POCA即两者间不存在相关性(r=0.038,P>0.05).结论 OC2A和POCA值在性别间无差异;男性OC2A和POCA值各年龄段间存在差异,提示临床注意考虑男性年龄差异;而女性OC2A值各年龄段间无差异,POCA却在各年龄段间有差异,OC2A和POCA值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的变化规律,为枕颈融合术中固定头颈解剖复位角度提供参数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27a靶向调控F框/WD-40域蛋白7(FBXW7)对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30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30例正常宫颈组织新鲜标本用于实验.R
目的 分析福鼎医院骨科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7-2019年该院分离SAU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
目的 探讨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卵泡刺激素(FSH)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取21 dSD大鼠卵泡分离的颗粒细胞原代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FSH处理组和
目的 探讨母婴分离对母亲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以及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相关的机制.方法 将30只C57BL/6 J母鼠分为对照组(CG,10只,不分离组)、短暂分离组(SG,10只,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