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习题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nshaob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物习题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学生在习题的帮助下可以有效地复习已学知识,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进而改正不足,提高生物水平。目前,许多教师在生物习题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习题讲解的难度偏大、习题量偏多等,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许多学生对习题教学失去了兴趣,导致习题教学没有发挥其查缺补漏的作用。因此,在进行高中生物习题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习题讲解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习题的探究、讨论当中,让习题课堂焕发生机,提高教学效率。
  一、从习题回归到基础知识点
  所有的生物习题都是由基础知识点演变而来的,习题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巩固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能力的拓展提升。因此,习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从题意中找出该题的知识来源,再让学生对于该知识点进行强化复习。对于学生做错的题目,以及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更应该进行重点分析,加强学生对于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复习、记忆。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习题教学夯实学生的生物基础,为学生综合生物素养的提高做好铺垫。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为例,笔者选取了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小,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 )
  A.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专一性 D.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在学生看完题后,笔者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该题的切入点是细胞膜面积以及厚度的变化,细胞膜为什么能够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立即明白: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本题选择A。
  二、举一反三,类比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生物的许多知识联系非常紧密,但是在具有相似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些联系与差异在习题中得以体现。所以,在习题教学时,在接触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联想与之有关的更多知识点,从而了解到不同知识点在解题过程中的差异,这样不仅进行了习题的教学,而且复习了更多知识,加强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并且,某些生物习题具有很大的变化性,习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本习题的基础上改变一定的条件,进行举一反三的变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习题教学为例,笔者选取的例题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 )
  A.同时发生于第一次分离后期
  B.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
  C.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末期
  D.分离发生于第一次分离,自由组合发生于第二次分裂
  首先,笔者让学生结合题目回想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选出了本题的正确答案;还让学生对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出现的重要变化进行强化记忆;最后,让学生分析细胞分裂的几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并且让学生对这几种细胞分裂的特点、各个时期的变化等进行了归纳记忆。
  这样的习题教学策略,大大加强了学生对生物各个知识点的贯通联系,提高了习题教学的效率。
  三、学生自主分析教学
  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在进行生物习题教学时尤其要注意对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索能力的培养。许多教师在进行习题教学时,一直是自己分析习题,学生听教师的分析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后果是学生自主分析能力薄弱、综合能力不强。对于许多生物习题的分析,只有亲自参与到分析过程中当中才能够牢固掌握习题的分析技巧。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到生物习题的分析当中,在分析之后首先由学生来讲解,然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分析、评价,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生物分析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DNA的复制”习题教学为例: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A.7(a-m) B.8(a-m) C.(7a/2-m) D.8(2a-m)
  看到该题目,笔者首先让学生自己对改题目进行分析。随后,抽取了几名学生对该题进行分析,其中一名学生的回答为:本题考查DNA分子中碱基计算和DNA复制的特点,即半保留半复制。第一步计算出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C+T=a/2,C=m,所以T=a/2-m;第二步计算出连续复制三次所需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23-1)*(a/2-m)=7(a/2-m),答案为C。
  在这名学生分析完毕之后,笔者向学生讲解了该题的出题意图以及在解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笔者都交给学生去完成,让学生在逐渐分析的过程中学会求解生物习题,培养学生综合的生物分析能力。
  高中生物习题教学需要教师立足于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复习,以基础知识作保障,通过举一反三、类比教学习题教学策略的实施,再结合学生的自主分析策略,可以保证习题教学的高效进行。最终,促进学生生物知识水平、生物分析能力的进步与提高。
其他文献
从外部市场变化、企业内生动力、国家政策引导等方面探讨交通、建筑、市政等行业的设计院转型发展的方向问题,深入分析业务转型、组织转型、观念更新等功能性改革的路径;对实
在历史上,湖南省出现过水、旱等各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普遍性给湖南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湖湘社会文化中也有所体现.本文以古代的诗篇为楔入点,
对<九歌>的美感论述,一般多囿于作品中的恋爱意象而阐述其优美特征.但深入到作品内部分析,<九歌>在刚健道劲与悲痛壮烈的强烈对比中,更奔突着一股悲壮的美感激流.
目的研究中医药护理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电
现有造价理论研究及实践对企业定额未有充分讨论与认识,业界对企业定额与传统施工定额、预算定额的关系定位亦未有全面、清晰的统一认识与界定。从理论角度来认知定额、企业
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化学教学一定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彰显学科特色,进而充分体现社科性、探究性、实验性、情感性等特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这就要求师生在平等、互动、和谐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教育活动的基础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关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
摘 要:激情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培养人文素养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重点阐述了小学语文激情教学的含义,如何开展激情教学,并分析了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情教学;教学意义  一、激情教学的概念  激情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激情投入于课堂,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感情,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课堂
日常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时间久了,学生对语文学习就渐渐不感兴趣了,课堂上说话、捣乱、厌学等问题纷纷出现,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淡薄,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基于此,在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我大胆进行尝试,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唱戏”。学生当起了“小老师”,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导演者、补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