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探析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n2503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调动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科学习有很大帮助。学生只有对学科学习产生了激情,才能有更大的动力进行学科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学生只有对学科学习产生了激情,才能更加深入的进行学科学习,更好的把握学科知识。本文就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学习  学习激情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125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注重实用多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该从学生个人的因素出发,展开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科学习有很大帮助。学生只有对学科学习产生了激情,才能有更大的动力进行学科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学生只有对学科学习产生了激情,才能更加深入的进行学科学习,更好的把握学科知识。本文就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进行探析。
   一、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其学习激情
   小学生十分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展开教学。小学生对哪一学科的学习激情高涨,往往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调动小学生的学习激情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引导学生思考的形式。
   思考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尤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那么,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知识点,而且能够更加深入、透彻的进行学科学习。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呢?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将问题与小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设置的问题要十分有趣,并且要将难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既不会感觉十分困难,打击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也不会使学生感觉无趣,没有思考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激情的目的。
   二、通过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中使学生认识到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责任与使命的方法,也能夠达到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目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责任感与使命感。1.文化传承的角度。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白,语文知识是我国悠久文化的积淀,博大精深,只有学好语文学科,才能更好的认识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才能更好的进行文化传承。2.语文学科学习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使学生明白,语文学科学习是进行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只有学好的语文知识,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其他学科知识的含义。3.从考试的角度。教师在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过程中,还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语文考试在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激情的目的。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科学习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途径还有很多种,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更加积极地调动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激情。
   三、采用表扬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激情
   为了有效的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激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有效采用表扬的方法。小学生在家里渴望得到家长的表扬,在学校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每一次表扬都能够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表扬学生,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激情。
   当然,教师在使用表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的过程中,也应该讲究方法与技巧。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去表扬学生,经常性的表扬会使学生感觉麻木,结果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在学生取得进步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尊重。教师不仅要表扬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尤其要注意通过表扬的应用,调动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每个学生语文成绩的有效提升。
   四、营造良好的语文学科学习氛围
   通过营造良好的语文学科学习氛围,也能够达到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激情的目的。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氛围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压抑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环境的形成,自然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反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身心都处于一种十分愉悦的状态,学生内心有一种渴望获取知识的欲望,自然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教师在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面也有很多,例如: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地位平等,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整个课堂教学能够民主进行。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激情,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有很大的帮助。
   五、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高度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一些学生则对学科学习毫无兴趣,学生将学习视为压力。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该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是否对学科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要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也有很多,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升语言教学的艺术性,将文章的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语文学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用教师监督,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点。
   本文就如何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激情展开了论述。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科学习,进而更好的获取知识点。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学科本身内容丰富,感性知识偏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动用自身的感性思维。应该说,语文教学的过程有许多趣味因子值得教师去发现并有效利用。如果教师能设法使学生爱上语文课,乐于学习,主动求知,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效果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17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
[摘要]语文学科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领头学科,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每个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其语文成绩达到及格线以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模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模块 文言文 基础字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4
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重要课题,应不失时机地渗透于日常教学中.本文就此谈谈几个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一、揣摩所思,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这一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切身感受,而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教师要时刻注意的环节,千万不能草率地否定学生的想法,否则就会埋没学生创新的火花.  例如,有教师讲授“经过三点的圆”,在
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高效课堂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 并以积极的心态评价,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唯有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  那么学生以怎样的形式主导课堂才可能达成高效?让个别学生来主导课堂肯定不行,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