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管蒂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推广带血管蒂的颏下皮瓣在面部和口腔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应用。

方法:

在30侧成人头颈部标本上解剖观察了颏下皮瓣的血供及神经支配。

结果:

颏下动脉距颈外动脉起点5.7±0.6cm处起自面动脉,起始处外径为1.6±0.4mm,蒂长5.6±0.5cm,该瓣的感觉神经为颈皮神经,皮瓣宽度最大可达7cm×12cm。

结论:

此瓣具有颜色与面部一致,可设计为多种复合瓣,其旋转弧度大,可到达除少部额区以外的整个面部和口腔等优点。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可见那一枚枚诱人的桑葚在文豪童年的舌尖上是多么美味可口的水果。桑葚新鲜爽口,酸甜多汁的口感受到不少人喜受。其实,桑葚还是一味滋补良药,对身体大有益处。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又叫桑果、桑枣、椹子。嫩时色青、味酸,成熟后颜色乌黑油亮,味甘似蜜,浆汁浓,含糖量高,是水果中的珍品,有“中华果王”、“民间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感到口苦,或口甜、口咸、口淡等。祖国医学认为,口味的异常与否主要取决于心、脾两脏,其他脏腑有病也会影响脾胃功能,使口味发生变化。如何才能消除口中异味呢?  口甜 多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口甜和脾胃气阴两虚口甜。治疗宜清脾泻火。验方可选用泻黄散,藿香15克,栀子、石膏各10克,甘草8克,防风2克;或清胃散,黄连、当归、天麻各10克,生地、丹皮各12克。均为每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