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变“雪碧”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lack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喜欢喝可乐?不要紧,下面这个小实验,可以教你如何将“可乐”变成“雪碧”!不相信?可口可乐是淡褐色的液体,而雪碧则是清澈透明的液体,怎么变化呢?当然,这里所说的“可乐”和“雪碧”并不是真的,不能饮用!来准备下面的材料,我们开始吧!
  
  准备器材:
  几张小块的糯米纸(包糖葫芦的,入嘴便融化)、一只带盖子的小可乐瓶子、一支滴管、一杯清水、一小瓶碘酒、少许硫代硫酸钠(大苏打)
  
  实验步骤:
  1.取小可乐空瓶一只,倒入大约3/4体积的蒸馏水。
  2.逐滴滴入碘酒,边加边振荡,直到溶液的颜色和可乐相似为止。如果材料是碘片,则另取烧杯一只加入50ml的酒精,并加入适量碘片,制得深褐色酒精碘溶液。此时一瓶“可乐”也就制好了。
  3.在干燥的瓶盖内放好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粉末,然后取一张糯米纸盖在粉末上,以防泄漏,再将瓶盖轻轻地盖在瓶口上,小心盖紧,注意不要使粉末散落在瓶内,更不要让瓶中的液体接触到瓶塞。
  4.到了该表演的时候了,将小可乐瓶用力一摇,使瓶中液体与盖子中的大苏打接触并充分混合,很快一瓶“可乐”变成了无色透明的“雪碧”。
  请注意!小瓶内的水不要盛得过满,以免盖中的大苏打不能使溶液完全褪色,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揭秘:
  包在盖子里的硫代硫酸钠(大苏打)与稀碘溶液混合发生了化学反应,溶液的颜色便会立即褪去了。反应方程式如下:
  I2 2Na2S2O3====2NaI Na2S4O6
  大苏打是硫代硫酸钠的俗名,是无色透明的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显弱碱性。在中性、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会迅速分解。大苏打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能跟溴化银形成络合物。根据这一性质,它可以作定影剂。洗相片时,过量的大苏打跟底片上未感光部分的溴化银反应,把溴化银除掉,使显影部分固定下来。此外大苏打还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将氯气等物质还原。所以,它还可以作为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
  
  动动脑筋:
  在你的研究过程中,能不能总结出一些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的好办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