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讲评课是习作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习作指导课的延伸,是习作批改的综合和继续,是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讲评把学生在习作实践中的进步成果或存在问题集中反映出来,既使本次习作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又为今后习作树立信心、指明努力方向。但是这种课型的不确定性比较大,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我校课题组探究研制出了《小学习作讲评课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和《小学习作讲评课评价量表》,用于指导和规范小学习作讲评课实践,提高习作讲评课的效益。
一、 小学习作讲评课有效教学基本模式
叶圣陶先生曾于《文章评改》一书的前言中写道:“作文讲评要顾到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要从学生写作实际出发;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讲评课的内容要有自己的重点。”叶老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习作讲评课的教学目标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此外,习作讲评课上既要“讲”更要“评”,要把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作为着眼点和归宿;讲评课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评共讲,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看出得失来,评出长进来;要让学生在讲评过程中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广泛吸取别人的长处,充分体验习作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新的习作欲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课题组通过实践探索,形成这样一个基本模式:
基于这种模式的习作讲评课既可放在习作批改后,也可以放在习作批改前,但课前教师都要认认真真地阅看学生的习作,从中选择一两个典型在课上讲评,力争讲在关键处,评到点子上,以讲解惑,以评促思。
二、 小学习作讲评课评价量表
有了“小学习作讲评课有效教学基本模式”,我们就可以从中选取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评价要素,经过实践与论证,我们将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修改状态、发展状态和教师的目标意识、反馈意识、修改意识、激励意识作为评价教学的重点。
此表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1. 以学评教。学生的学习状态占据量表总分的“半壁江山”,使习作讲评课教学评价要素发生了根本转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量表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和实际表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思想、设计水平、组织能力等。它将评课的出发点由教师教学技巧转变为学生的实际收获,使“教”真正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并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2. 强调修改。“修改”一项占据量表总分的40%,足见其在习作讲评课中的重要性。学生每写完一篇习作,如能反复推敲,改去疵病,不仅可以提高习作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修改实践中悟出写作之道。因此,我们习作讲评课应该把重点放在习作修改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修改时间,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习作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习作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3. 注重激励。习作讲评课不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做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讲评充分肯定学生脑力劳动的成果,激发习作热情,激励习作信心,燃起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的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而它始终是整个习作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新起点。为此,量表既关注教师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以调动学生赏、评、改习作积极性,也关注学生参与状态和发展状态,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营造“畅所欲言”的讲评氛围,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修改,养成自主修改习作的习惯。在“自改”“他改”和“改他”的反复训练中,学生对习作的审美鉴赏能力不断提高,习作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4. 及时反馈。量表明确提出及时反馈的要求,这是因为在习作教学中,如果隔十天半月后再讲评则为时太晚。所以,习作讲评课一定要及时,要趁热打铁,学生前一天写好草稿,教师当天粗阅概览,笔录有关资料,提炼讲评重点,翌日即开习作讲评课效果最为理想。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
一、 小学习作讲评课有效教学基本模式
叶圣陶先生曾于《文章评改》一书的前言中写道:“作文讲评要顾到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要从学生写作实际出发;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讲评课的内容要有自己的重点。”叶老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习作讲评课的教学目标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此外,习作讲评课上既要“讲”更要“评”,要把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作为着眼点和归宿;讲评课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评共讲,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看出得失来,评出长进来;要让学生在讲评过程中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广泛吸取别人的长处,充分体验习作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新的习作欲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课题组通过实践探索,形成这样一个基本模式:
基于这种模式的习作讲评课既可放在习作批改后,也可以放在习作批改前,但课前教师都要认认真真地阅看学生的习作,从中选择一两个典型在课上讲评,力争讲在关键处,评到点子上,以讲解惑,以评促思。
二、 小学习作讲评课评价量表
有了“小学习作讲评课有效教学基本模式”,我们就可以从中选取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评价要素,经过实践与论证,我们将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修改状态、发展状态和教师的目标意识、反馈意识、修改意识、激励意识作为评价教学的重点。
此表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1. 以学评教。学生的学习状态占据量表总分的“半壁江山”,使习作讲评课教学评价要素发生了根本转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量表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和实际表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思想、设计水平、组织能力等。它将评课的出发点由教师教学技巧转变为学生的实际收获,使“教”真正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并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2. 强调修改。“修改”一项占据量表总分的40%,足见其在习作讲评课中的重要性。学生每写完一篇习作,如能反复推敲,改去疵病,不仅可以提高习作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修改实践中悟出写作之道。因此,我们习作讲评课应该把重点放在习作修改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修改时间,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习作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习作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3. 注重激励。习作讲评课不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做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讲评充分肯定学生脑力劳动的成果,激发习作热情,激励习作信心,燃起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的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而它始终是整个习作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新起点。为此,量表既关注教师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以调动学生赏、评、改习作积极性,也关注学生参与状态和发展状态,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营造“畅所欲言”的讲评氛围,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修改,养成自主修改习作的习惯。在“自改”“他改”和“改他”的反复训练中,学生对习作的审美鉴赏能力不断提高,习作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4. 及时反馈。量表明确提出及时反馈的要求,这是因为在习作教学中,如果隔十天半月后再讲评则为时太晚。所以,习作讲评课一定要及时,要趁热打铁,学生前一天写好草稿,教师当天粗阅概览,笔录有关资料,提炼讲评重点,翌日即开习作讲评课效果最为理想。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