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中医医院医疗质量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来源 :中国医院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中医医疗机构展开医疗质量基本情况调查分析,提出改善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建议.方法 采用定点监测机构数据抽样方法,对辽宁省设置住院床位的39家中医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描述统计、数据对比和文献研究对基线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辽宁省中医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不均,基层机构缺乏高级人才,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结论 辽宁省应优化中医医疗机构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疑难重症救治及手术技术等关键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应规范医院管理培训教育,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健康服务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卫生健康事业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及今后更长时间内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主题.同时,我国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在此背景下,总结了三明医改经验,分析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意义,进而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了思考.
目的 通过梳理政策文件及文献中提到的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的创新路径,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的实施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采用TOPSIS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政策文件中医疗保障基金监管路径的频次统计排在前3位的为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监管、推进智能监控和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TOPSIS综合评价,排名前3位的是推进智能监控(Ci=1.000)、引入社会力量参与(Ci=0.868)和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队伍建设(Ci=0.733).结论 医
目的 以新医改为起始点,分析国家医保局成立前后我国国家级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政策的变化和特点,为改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构建“制定主体—参与主体—运用工具”分析框架对我国58份国家级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进行分析.结果 国家医保局成立前,多部门联合和国务院发文最多,政府部门是主要参与主体,政策工具中命令型、规范型、激励型、能力建设型、系统变化型和劝说型分别占30.3%、22.3%、12.6%、18.9%、14.3%和1.7%;成立后,制定主体以多部门、国务院和国家医保局为
目的 明确当前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创新方式实践现状与进程,总结全国各地先进做法与经验.方法 通过搜寻政策、新闻资料等获取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做法的相关信息,并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监管要素进行计量并可视化.结果 社会网络分析中心度排名前5位的节点依次为引入第三方力量(239.000)、建立联动监管机制(224.000)、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191.000)、建立信息披露制度(190.000)、建立举报奖励制度(182.000);措施网络图显示,在主体建设上,各地区主要开展引入第三方力量、组建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