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价值观的转换与目的

来源 :自然辩证法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自觉从思想文化层面寻找民族复兴的道路,他们以“科学”作为价值尺度,重新评估中国的传统价值,并试图重建新的文化价值体系.这一时期的主流科学价值观范式由器物科学价值观至制度科学价值观,再转换到了文化科学价值观,而建构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目的是以科学文化去除传统文化糟粕,并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价值创建一种全新的文化,以利于救亡图存、兴族强国.其范式转换以及救亡图存目标已经达成,但新文化建设以及兴族强国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为了借助人工智能来应对当代社会的道德滞后问题,跨学科、跨文化的大量研究都在关注对人工道德智能体的设计、实现和发展.然而,一个更为重要的元问题应该是:人们究竟是否希望
本文认为,气候作为自然界最基本的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寒冷气候是历史发展的原初动力之一.气候背景下的人类历史观主要是研究不同气候环境下,“自然”、“
1820年,恩格斯出生于德国巴门(现在的伍珀塔尔市).他是马克思的密切合作伙伴,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二人的合作中,恩格斯更关注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哲学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