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亚低温脑保护机制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双向电泳及质谱鉴定在内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哑低温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同龄、同家系雄性SD大鼠制作中度液压冲击性脑损伤模型,以最大化消除个体间差异;动物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大鼠伤侧腩组织接受亚低温治疗仪局部降温处理4 h,12 h内缓慢复温至正常脑温;获取低温处理4 h的脑组织进行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剩余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比较.结果 共筛选出21个差异蛋白质点,16个得到认证,这些蛋白质参与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细胞增殖与老化、神经胶质再牛及细胞代谢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亚低温治疗大鼠平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脑保护机制复杂,同时涉及多个分子病理通路,以双向电泳及质谱鉴定为基础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可能成为研究该复杂机制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影响腹膜透析(腹透)相关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
对实际天气条件下北京地区1990年1月至1992年8月太阳辐射观测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实际天气条件下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观测值吻合得比较
信息时代的到来,颠覆高校教学传统、引发教学方法变革的潜力.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有效开展,涉及内外环境多个方面,且内外环境相互影响和制约.北华大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两年
天气越来越热,衣服越穿越薄,想在这炎炎夏日里保持好你的玲珑曲线,口袋里决不能鼓鼓囊囊的。一起来看看这些超薄手机吧,它们的纤细身材足以媲美超级名模的杨柳细腰。只有厚度
期刊
目的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患者,记录患者入组时基线及每年度变化的透析相关指标、实验室指标及相关用药情况,随访至出现心脑血管事件或死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和依时协变量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2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53.2±16
研制了一台连续回热型吸附式空调 /热泵 ,对吸附床设计进行了改进 ,并在样机上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 ,使工况稳定。通过改变热源温度、蒸发温度、循环周期等参数 ,获取多组实验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当前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逐渐发生变化,而化学课程作为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个高中应结合新课程
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具有低电压高驱动能力的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电路工作在1.8 V电源电压下,Spectre仿真的功耗为316μW,转换速率为112 V/μs,电流驱动能力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