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例题教学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fielove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在进步,理念在更新,在新课标改革的实践中,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受到更多的关注,加强和改进数学例题的教学,对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发展智力是至关重要的。帮助学生寻找更加有效的解题方法,是知识与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联系起来的纽带。那么,如何用例题引导学生在应用新知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搭建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通過例题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以点带面,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例题教学;以例导思;以例求活;以例求精
  随着新课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例题教学,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例题既为学生提供解决数学问题的范例,又为数学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结点,体现数学思想,揭示数学方法,规范思考过程。无论如何改革课堂教学,都要重视课堂例题的教学,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效率,是当前需要认真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是一个有效的纽带,帮助学生从知识生成逐渐向知识升华进行转化。教师可以借助例题教学开展过程,引导学生发掘与理解例题学习过程中的抽象知识,构建全新的数学知识体系。笔者从例题教学改革入手,结合近几年的新教材教学实践中探讨出一些例题教学的方式方法,并应用于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等的掌握和思维与应用能力,实现数学效率的提升。
  一、以例导思,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精神动力,而数学文化是现代科技文化的核心,它的形式语言理性主义观念,抽象的、逻辑的思维方式。精心编制例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创设例题情境应把握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故在教学中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为现代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这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对事物的洞察、理解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解例题的兴趣,养成探究的习惯,树立创新的意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要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探究“鸡兔同笼”,例题:“现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鸡)兔各几何?”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先设未知数,然后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仅有一名学生迅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x 4(35-x)=94,并解答出来,这位学生思维的角度与其他学生不同,说明该学生不盲从,思维敏捷,很有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只要引导得法,课堂上随时会掀起教学的高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本节课要学的主要内容。学习变得有趣,轻松自如。
  二、以例求活,培养巧妙解题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习惯于套用自己熟知的解题模式,造成思维的僵化和狭隘,为了使学生在解例题时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在例题的教学中要求在“变”中求“活”,换汤不换药,万变不离其宗,数学本身就是带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广泛性等特点,是一些学生感到数学难学的客观原因之一,所以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例题“解剖”,需查漏补缺,哪些知识最容易搞错,要提前释疑,哪些是重点,怎样突出,哪些是难点,如何突破。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的思考,加强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变通,培养和提高解例题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了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后,布置一题:
  例题计算:(1-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该如何利用如何积累?笔者与学生基于这部分资源,对“读、写、唱、说”的学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在过程中贯彻了新课程理念,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达成了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又提高了速学古诗词的有效性;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开拓了思维,收获了学法,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古诗词;读;写;唱;说;速学;有效性;语文素养  初中
【摘要】学习动机在英语课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具备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同时具备了刻苦学习的态度和坚强的学习毅力。动机与学习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动机进行培养和激发。我们应从激励英语学习动机的课堂环境、确定合理的目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科学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三个方面来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习动机;初中生;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成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多维度参与互动交流,不仅能显著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分析思维能力、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朗读表现能力等等。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能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揭示教学立足于生活本位的重要意义,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强化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深化生活感悟三方面对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为其他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立足生活本位;构建课堂;对策  著名教育学家陶知行说:“生活即教育。”然而,在具体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在生活化教学
自主参与、主动合作、善于探究、乐于交流是课改倡导的学习态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鼓励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是强调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自主与合作探究式学习呢?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观点。  一、创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第六单元为例,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线索,理清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在大单元主题背景下,设计“聆听美文音律”“你是我的中心——中心句的妙用”“为写景文增色——修辞的妙用”“读出你心中的壮美山河”“书写达人”“这儿真美——写景习作”六个微专题,精准聚焦单元重点。  【关键词】大单元;微专题;听说读写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设计,采用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他却将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不是放任,不是纵容,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而是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宽容并不意味着无能,也不是姑息迁就,它是一种理性上的情感控制,是一种人际艺术的把握。  每一位学生的内心都希望能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家长老师都喜欢的好学生,但是往往很多时候由于某种原因使自己无法控制,不知不觉就越走越远,偏离了自己的航向,甚至做出一些荒唐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薄弱初中学校的学生,很多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水平不高,对写作提不起兴趣。为此,我校语文组于2019年9月开始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生活素材的整合与运用”的研究。本文主要论述在研究实践中,我初步摸索到的几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摘要】在当前“停课不停学”的新形势下,学校教育迎來了新的挑战,尤其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确保课堂知识的输出,更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保证课堂效率。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转化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探索活动,增设趣味环节,为课堂注入新鲜活力,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线上课堂;趣味性;课堂活动  趣味十足的课堂,可以
暑假,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的手机忽然响起了清脆的提示音,接通电话后,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老师,我是小俊啊。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我考上了您的母校,音乐表演本科……”电话那边学生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我也被浓浓的幸福感包围起来。  时光倒回到四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当时的心情如同那淅淅沥沥的雨天一般阴郁、消沉。当时我刚调到这所中学半年多,任教八年级的音乐。也许是中途接班、也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