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一位80后农民工与“血汗工厂”的较量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xi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循规蹈矩地工作,强忍病痛顽强坚持了半年,就是为了收集到充分的证据!我就像個卧底,自导自演了一场劳资之间的‘无间道’。”2008年9月1日,24岁的农民工黄伟木终止了和广州汇晟服饰有限公司的劳动关系,到广州市番禺区劳动仲裁委员会向该公司索赔共计55334元!这个数额是他领到工资的十多倍,而且尚有所保留。他要向非法用工的“血汗工厂”传输一个概念:在新形势下继续无视《劳动法》,无情克扣员工工资,资方将付出高昂代价!
  黄伟木把这一事件称为“一个身家清白的农民工和一个坐拥千万资产的家族之间的较量”。
  
  卧底:伪装成一只驯服的小绵羊
  生于1984年的黄伟木是广西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人,父母、奶奶都是农民,家庭经济相当拮据。为了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初中毕业后的他和姐姐、弟弟一样,外出打工。
  短短的七年时间里,小小年纪的他打工经历异常丰富:家具厂、制衣厂、灯饰厂……几乎跑遍了广东大大小小的城市。2008年春节过后,黄伟木进入一家销售化工产品的公司做销售代表。有一次,在和一位老师傅谈到他的工作状况时,对方一直埋怨工作太苦、工资太低、物价太高,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并且说:“《劳动法》实施了十几年,我们还不是一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谁来管我们?”
  其实,农民工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待遇。这位老师傅不说黄伟木也清楚。黄伟木也是农民工,他也进过许多家工厂工作过,知道很多企业违反得最严重的就是《劳动法>。可是过去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改变这个事实,因为他总觉得个人的力量太小,无法去撼动这个世界。可这一次,这个老师傅的话令他猛醒。
  这一年,是黄伟木的本命年。有人说,进入人生第二个本命年,男人才认真地去对待自己的生命。他认同这句话,进入第24个年头,他开始对各种新闻发自内心地热衷,每天看的电视节目都是新闻报道,上网关注的也大多是新闻频道,他开始关心民生、关心时事、关心政治,就像花季少男关心吃喝、关心娱乐、关心爱情一样。
  2008年3月的“两会”,最令他注目的是三位农民工代表,来自广东的胡小燕、上海的朱雪芹和重庆的康厚明。他们让黄伟木看到了希望。而当他看到《南方都市报》的社论——《劳工有束缚劳资无辩论》时,他的热血沸腾了!在一种莫名的冲动下,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里生成了:找一家工厂去卧底。“我要用实际行动去改造工厂,要做一个生动的实例,透过网络和媒体宣传出去,给用工企业以警示。”
  3月30日,黄伟木提着行李走进了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茶东工业区的汇晟服饰有限公司长缨制衣厂,开始去实施他的第一步计划。这家刚从番禺钟村镇迁徒到石基镇的制衣厂,新厂房坐落在番禺22路公交车的终点站附近,他从硬件设施推测老板至少有千万身家。长缨厂有一百多名员工。厂里都没有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每天正常上班11.5个小时,每个月的休息日就是“星期天晚上不用加班”。
  因为之前在制衣厂工作过,他很容易就成为长缨厂尾部的专机员工。所谓专机员工,就是专门操作打纽车、纽门车的员工。他的工作就是从早到晚坐在一张硬板凳上,在从日本进口的机器前手脚并用地操作,给裁缝好的服装打上各种各样的纽扣、纽门,工资是以计件的方式结算,晚上加班每小时额外补助0.5元,这就是他的加班费。
  在长缨厂工作,他的第一感觉就是累,很累!长时间不停地运动,双手好像被灌了铅,长时间坐在硬板凳上,屁股被硌得生疼。最要命的是他的身体在漫天布尘下,好了很长时间的过敏皮炎又发作了。医生说必须远离过敏原,否则要每天服用抗过敏药物,建议他离开制衣厂。他咬牙对自己说:“我不会放弃,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我的计划。”他买来一个坐垫,开始每天服用药物,总算撑得下去。
  上了一个星期班,他算了一下,一个星期累死累活,只赚了300块钱。这里的工价相对佛山那边要低,但他没有计较,因为他的目的不光是为了挣钱。长缨的同事都说长缨最好的一件事就是每个月底准时发工资。当他问起广州制衣厂的普遍状况时,在制衣厂工作十多年的一位同事说:”差不多都一样,这里还好,很多厂每天都要上班12个小时以上,旺季时上班16小时是经常的事。”
  没有人想去改变,工人们像是被驯服的黄牛,你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你给我多少,我就拿多少。不是法律不健全,是禁锢的思想让他们任人宰割。黄伟木这样看待他们。不过,他对这种现状强烈不满:总有一天,自己要挺身而出,做农民工真正的利益代言人。
  黄伟木租住的是一间很小的房子,离公司不远,每天都是步行上下班。4月初,难得的一个星期天的夜晚,汇晟大部分的员工,直到这一天,才拥有八个小时工作制的权利。隔壁宿舍里一群同事在瓷砖地板上铺了一张竹席,饶有兴趣地在竹席上打牌。黄伟木莫名地感觉烦躁,他决定出去散散步。
  走出门,回首公司那栋难得一片漆黑的车间大楼,想起自己肩负的“使命”,他竟流露出一种本能的怯懦:为什么是我?为什么非得逼着自己去颠覆那些不规则的规则?打工七年,经历过多少人情冷暖?看透过多少人心险恶?七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他心中的痛!这些痛苦积郁于心,已经越发膨胀。他必须去寻找或是创造一个载体,将这些压抑的痛苦释放在它身上。或许会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英雄,生活从此不再安宁。可要做英雄,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是我既决意去做这个英雄,就已做好不惜一切代价的准备!
  漫步在遍地尘埃的工业路上,此时的黄伟木已是热泪盈眶。他没有理由再懦弱,否则对不起自己的眼泪。
  第二天,黄伟木开始和这里的同事一样每天穿着拖鞋,拖着快要散了架的身体到车间埋头苦干。“在我离开这里之前,我必须把自己伪装起来,伪装成一只驯服的小绵羊。”所以表面上,他装成一个勤劳的员工,循规蹈矩地在保安的监视下打卡上下班,任劳任怨地工作,满脑子却在策划着如何颠覆这里的规矩。
  
  取证:用身体做赌注
  为了和同事建立起友好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黄伟木在网上建立起QQ群,在群里对大家说:“在一起的日子一定和你们风雨同舟:我走的时候一定送你们一份大礼。这份大礼是实实在在的金钱,我要由汇晟发给你们。这份大礼更是一份精神上的礼物,我要让你们得到应有的礼遇,找回做人的尊严!”
  4月4日是清明节,法定假日,照常上班,也没有接到有3倍工资的通知。同事华埋怨:“我所有的朋友今天都放假,就我们这里没有放假。”和黄伟木一样新来的车间主任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矩,你在这里工作,就要遵守这里的规矩。”黄伟木默不作声,心里冷笑:总有一天公司会为不规矩的规矩付出代价的。   有一群从番禺新造职中来黄伟木所在的公司实习的应届毕业生,也和黄伟木一起做杂工。黃伟木问其中一个女孩子:“你们的老师知道你们在这里的待遇和每天都要上十几个小时班的事情吗?”“知道啊,我们都是老师推荐来的。”对方回答说。“你们的老师一般都是什么学历的?”黄伟木不解地追问。“至少都在大专以上,大多数是本科以上学历。”黄伟木很纳闷:“如果说我们这些农民工不懂用法律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那么为什么这些拥有中专学历的学生和他们拥有本科学历的老师也这么隐忍?是什么让不计其数的工厂得以生存发展,并明目张胆地克扣劳工的血汗钱呢?”
  为避开外界的干扰,黄伟木停掉了手机。没有熟人知道他真正的行踪,他打电话给家人:“我现在很好,一直在化工公司上班。”对家人他心怀愧疚,他已经很久没有拿钱给家里了。妈妈说不怪他,只要他过得好就好了。黄伟木泪眼模糊:“我现在给不到家里的,将来一定会给家里更好的。妈妈请您相信我!”
  7月31日,黄伟木利用业余时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从网上下载到QQ个人空间里学习。他决定要找到4个方面的证据:第一,确定劳动关系的证据;第二,上班时间的证据:第三,工资;第四,就是他认真工作的证据,他不能让对方到时反过来说他不认真工作。为了找证据,他还特地花了500元买了一部小DV。
  首先是确定劳动关系。他有工作证。以前他一直很担心那个工作证不管用,后来才吃了定心丸。当时番禺流动人口办暂住证,都是IC卡的,上面都登记了工厂的资料。而上班时间这点则让黄伟木着实花了点心思。制衣厂打卡上班。“在保安室里的考勤卡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我开始琢磨着怎么把考勤卡备份起来。可是每天上下班时保安总是像个哨兵一样站在打卡钟旁,监视着我们打卡,我不能无缘无故地拿走自己的卡……然后有一天上班,我看见一位同事拿着卡离开保安室,嘴里说,我要拿卡去给厂长签卡。一问,才知道原来请假要找厂长签卡,顿时有了主意。”后来,黄伟木专门请了一天假,成功地拿到了考勤卡,然后带出去扫描下来保存到了u盘上。“也是这一天下午我领到了这里的第一份工资,那几天的工资是以现金发放的,在经理那里签个字,拿了钱点清数且就可以了。没有工资条,我想这是为了防止员工拿着工资条到劳动部门那里去告状吧。”
  虽然没有工资条,但是计件员工有计件表,是为了方便核对任务量的。“我保留了上面有经理指纹的表格,还留了几份同事的。”为了寻找到最充分的证据,他更加努力地工作。5月,他领到了计件部门最高的工资1400元。
  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证据,黄伟木踏实了许多。然而,就在这最紧要关头,他的身体越来越糟糕了!易过敏的体质越来越耐药,必须超量服用抗过敏药物才可以维持正常生活。服药后头脑总是晕乎乎的,可他还必须每天在机械下作业十多个钟头,让自己坚持下去。他的卧底计划原定截止于10月1日,然而身体过敏情况的恶化还是让他不得不提前离开了工厂。
  8月31日,黄伟木领完工资,简单收拾了一下就直接离开了工厂。
  他做了两件事:到劳动部门举报、网上发帖。黄伟木去劳动部门的那天,穿得很整齐,备了公文包,还带了DV。填完申诉书之后出来,十几个人围上来找他帮忙填表。这些工人因为填表不规范,连续好几天都没能立案成功,这更让黄伟木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价值。他向厂方索赔共计55334元。
  面对他的,将是另外一场更“惊心动魄”的斗争。
  
  论战:史上最黑马农民工
  黄伟木从卧底伊始,网络就是他预定的战场。在劳动部门立案之后,他马上把花了几个月时间准备的文字材料、证据、照片等相关资料公开上传到个人QQ空间和网络上。
  9月1日下午5时39分,黄伟木在“新浪杂谈”上发帖:《史上最黑马l!一个农民工疯狂的合法维权)。
  此帖马上在网络上和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一些网站和媒体纷纷转载、报道。《中国青年报》评论说:“黄伟木这一‘疯狂’行动背后的某种可贵理性,即新一代农民工权益意识的觉醒,以及为争取权益而进行有技巧博弈的决心。”《南方都市报》大篇幅报道:《卧底工厂半年告企业不签合同》……其他主流门户网站新浪、网易、中华等也纷纷转载。
  与此同时,黄伟木不留余地地给原公司的老板写了一封公开信:“……贵公司严重侵犯本人的合法权益……现向贵公司索赔共计55334元。若贵公司态度良好,承诺依法整改,并向所有员工给出合理补偿,本人愿意在劳动部门或第三方的公证下签订协议和解。但贵公司仍需向本人最低追付仲裁庭可以终局仲裁的差额工资9480元、差额加班费9480元、经济补偿9480元,共计28440元……”
  为了唤起更多员工朋友的觉醒,他同样专门给原公司的同事们写了一封公开信:“……我要全国人民都来关注我们被黑心老板欺压的事实。我要帮大家拿回属于我们应该得到的东西!我要汇晟补钱给我们,我要汇晟提高你们的工资……这场纠纷不单单是为我个人发起,也不单单是为你们发起,更是为亿万底层劳工的冤屈和神圣法律的尊严而发起……”
  黄伟木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效果。9月6日,劳动部门介入调查,他卧底的工厂此前曾停工一天接受调查,还让在厂员工补签了合同。
  然而,在网上,黄伟木很快就受到了攻击。9月3日下午,一名叫“大漠沧狼”的网友发帖说:“我是海珠区医院的医生,你说病了也不许休息,真的?将医生证明传上来看看我就信你,否则,你就是在乱吹博同情。”此外,他还祝愿黄伟木“患上皮肤癌”之类……而且,由于在新浪的帖受到下顶,使得此帖浏览量急剧下降。无奈中,黄伟木转战“天涯杂谈”,发表《一农民工和血汗工厂主网上网下激斗正酣》。
  截至9月8日下午,黄伟木发的帖子在天涯点击量18782次,回复952次:网易点击量47123次,回复605次。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劳资双方的较量达到了白热化。此时资方眼看黄伟木赢得了舆论的支持,又以高调的强硬姿态正在主导事件往健康方向发展,便放弃了言论攻击,开始进行专业的技巧博弈!几个网友时而威逼利诱,时而装可怜相,诱导黄伟木大事化小:更有一个自称“推客”的天涯网友,给黄伟木“支招”,要他找两人将自己打一顿,来一场苦肉计以博“火一把”。黄伟木迅速粉碎了这场阴谋,将此“推客”列入黑名单!在众多网友的激励下,他顶住多方压力,继续主导事件往有利于劳方的方向渐渐前行。他在网上明确表示:“我就要让全世界听听社会底层的真实声音,哪怕是遭到谋杀也值得!”而更多的网友,对他则是表现了大力支持。
  慢慢地,黄伟木事件已经对非法用工企业形成了威慑力。不过,从9月1日到10日短短的几天时间,黄伟木也一直处于巨大的压力旋涡之中,仅仅是体重就从51公斤锐减到46公斤。好在9月11日,他收到了开庭通知。10月8日下午3点整,广州市番禺区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庭开庭了。黄伟木打赢了官司,但他对赔偿的12500元金额并不满意,表示要继续上诉。
  对于以后,黄伟木已经有了一个设想,他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要唤醒农民工的权利意识,把促进劳资和谐当成最终的目标和自己的终身事业。他还想以此事件为蓝本,用更好的方式去推动劳资和谐。
  
  图片提供/梦想的风筝
  编辑/杨世莹
其他文献
在校大学生的订婚仪式如此轰轰烈烈——6辆东风风神的婚车,手捧鲜花的“新郎”从学生宿舍楼上抱下了身穿白纱的“新娘”。6月10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该校研一学生与其大三女友的订婚仪式,在校内引起轰动。  6月10日9时,6辆东风风神婚车从该校韵苑25栋开到“新娘”所住的20栋楼下。在大家的欢呼下,“新郎”走下婚车去“接亲”。宿管阿姨跟嫁女儿一样,站在门口狠堵“新郎”,直到拿到红包后,才特许“新郎
偶然有一次,发现同事宇很有耐心地打电话,对方好久不接也不挂,最后一直等到那边无人接听时断掉,脸上还带着好脾气的笑。然后过了一会儿再打,依然等好半天,对方还是不接。他也不挂,等着电话自然断。  宇是个急脾气的男人,说话走路都很快,平常每次打电话,三五声没有人接就立刻挂断。很少看他有如此耐心,会一直等一直等。  忍不住就问他,给谁打电话呢?那么有耐心。  他转过头来笑笑,给家里。爸妈好像没在家,不知道
(1)  裴炯在超市买单,刚提起袋子,身后有人轻轻叫他。原来他掏钱时掉下一张百元大钞,身后的女孩示意他自己去捡。  裴炯在感激的同时,心生一丝微微不快,她也太懒了。因此,他多看女孩两眼,她的唇角,有一粒小小的黑痣。  回到小区,房东正在装车。裴炯看他们夫妇手忙脚乱,想帮忙。房东赶紧告诉他,他们去北京学习由表妹搬来照看房子。这两层小楼,裴炯可以继续住。  车装好,房东冲走过来的一个女孩说:“佩佩,他
欲放还羞的红杏,小篱笆能起大作用  杰的老婆是一个有个性的小资,她和杰结婚时有契约,都要给对方留空间。这就让杰的心总是忐忑不安。一次她晚上正上网时,楼下有汽车喇叭响,她匆匆忙忙下楼,忘了关QQ,杰去关电脑时发现了她的秘密。但是,杰从他们的话语之中,判断出他们应该还没见过面。  第二天,她又上网时,杰随便找了个理由待在书房里,她见杰不离开,尽管QQ上的那人的头像一直在闪,她就是不点开。杰和她開玩笑地
一他打来电话,非常有兴致地说,自己夹在旧书里的一张旧粮票有人要收,问我卖不卖。我的心里一热,上网去查,然后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低于五百元就不要卖,那个虽然价钱不高,但是行情看起来不错。  便听到他在电话那边对着买家说,不卖,闺女说了,这个价格肯定会涨。  我便暗自笑他言听计从。部队出身的他,向来武断专行,这也是我小时候常见的他的态度。记得有一次,二哥拒不认错,就真的被他捆在了院子里,还是邻居看不下去
一    这是一家临海宾馆,阳光充足,视野开阔,推开窗,便有新鲜的海的气息扑面而来。  余韵久久眺望着,心里的愁绪幻化成大海上空的一抹深蓝。  一天前,也是这样的傍晚时分,余韵到达这座南方城市。宾馆,是事先在网上查询后订好了的,省去了许多麻烦。来这座城市出差,工作上并没有非得出差才能解决的重要事宜,属于可来可不来的,但她还是申请了出差机会,来到这个城市,因为魏严在这里。  其实,一个人出来之后,余
几个人打车从我住的旧城赶到新城时,一路上,灯火辉煌,夜晚的城市霓虹闪烁,奢华而绚烂。  这是个很小型的聚会,四个人,一瓶啤酒,是男生喝的。我们喝的是请客的姐姐带的醋茶饮料,清凉的琥珀色,有些淡淡的甜味,很爽口。  肚子填饱了,意犹未尽的几个人去唱歌,维多利国际广场对面。霓虹坏了,隔着车窗看过去,成了维多利玉际广场,几个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逼仄的走廊,昏暗的迷离的色彩,电梯有些破败的颓废。包间一个
爱是一段年华,美丽而清澈地存在过,比那些生生死死的纠缠,更让人觉得美好。  读书的时候,一个叫藤的同窗暗恋隔壁班的班花茉,每一次上公共课,藤总会早早地就替茉占好位置,但又学习雷锋,做了好事不肯报自己的姓名,而是让班里一个要好的女同学将茉指引到座位上去。他自己的位置并不会靠近茉,而是在茉的斜后方,且呈45°角,这样他就能既看到茉柔美的背部曲线,又能窥到茉秀气的鼻翼,额头的汗珠,湿漉漉的一绺头发。这样
最近一段时间,美术老师小雅感觉心情特别好,精力很充沛,情绪饱满,一晚上就把一个学期的课“备好了”,连续几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也不觉疲倦。课堂上写诗作画如龙飞凤舞,讲课时古今中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见到下一节课的教师来上课后勃然大怒,拂袖而去。为何她的情绪顷刻间变化如此之大呢?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们听到好消息或工作顺利、事业成功、生活美满,就会有愉快和轻松的心情,这是无可非议的,很容易被
前些时,南京出现了多例吃小龙虾引起“肌肉溶解症”的病例。自从小龙虾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特色美食后,关于小龙虾饮食安全的问题一直不断,人们对小龙虾也是又恨又爱,爱它的鲜美滋味,恨它带来的健康隐患。那么,小龙虾到底还能不能吃?它本身有没有食用价值?如果喜食小龙虾,选购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小龙虾不可忽视的营养价值  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