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初中物理中的各种“率”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00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举例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各种率的理解。
  关键词:速率;速率;机械功率;电功率;机械效率;效率;变化率
  初中物理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率”。例如:速率(速度的大小)、机械功率、电功率、机械效率、效率、变化率等等。学生往往搞不清,不知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明白各种率的本质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率”字的解释是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因此,我们在理解各种“率”的时候就要思考存在相关的是哪两个物理量,是谁除以谁。
  物理量往往是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的,我们把这个物理量和时间的比值就称为这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例如: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形成了路程,那么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是速率,所以v=s/t。力在对物体做功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功的大小也在不断变化,功和时间的比值就是功率p=w/t;同理,电流对物体做的功和时间的比值就是电功率。
  另一种情况是功和功之间比值,或者能与能之间的比值,这就是效率。例如:机械在做功的过程中,一部分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目的的,即是有用功,另一部分是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就是无用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就是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
  尤为让学生头疼的是各种能量转化效率。搞清能量转化效率的前提是搞清能量的转化过程。
  (1)电热水器:它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内能,转化后被所利用的能量就是水的内能即Q=cm(t-t0),供给的电能是w=pt/,因此效率η=cm(t-t0)/pt/。
  (2)燃氣热水器:它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后被所利用的能量就是水的内能即Q=cm(t-t0),供给的化学能是Q=m/q/,因此效率η=cm(t-t0)/m/q/。
  (3)太阳能热水器:它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太阳能转化为内能,转化后被所利用的能量就是水的内能即Q=cm(t-t0),提供的太阳能w=辐射能量*面积*时间。因此效率η=cm(t-t0)/(辐射能量*面积*时间)
  (4)内燃机:它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的机械能是w=FS,提供的化学能是Q=mg。因此效率是η=FS/mg
  (5)电动机:它的能量转换情况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的机械能是w=FS,提供的电能是w=UIt。因此效率是η=FS/UIt
  (6)水力发电:它的能量转化情况是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利用的电能是w=UIt,提供的重力势能是E=mgh。因此效率是η=UIt/mgh
  (7)火力发电:它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利用的电能是w=UIt,提供的化学能是Q=mq。因此效率是η=UIt/mq
  (8)太阳能发电:它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太阳能能转化为电能,利用的电能是w=UIt,提供的太阳能w=辐射能量*面积*时间。因此效率是η=UIt/(辐射能量*面积*时间)
  (9)远距离输电:因为在电路上会产生热损失,电路的输入功率是P1=UI,电路上消耗的功率是I2R,所以输出功率是UI-I2R,故效率η=(UI-I2R)/UI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中经常碰到的“率”,要么就是物理量和时间的比值,要么就是两种能量的比值,尤其是要知道能量的转化情况。
  参考文献
  [1]刘淑敏.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物理教师.
  [2]张艳霞.谈提问能力的培养[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校报.
  [3]杨九俊.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应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和鉴赏能力为目的,以比较教学法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开展有内容的、系统的阅读教学。本文对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存在意义和应用策略进行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逐字剖析的方法解读文本内容,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表
诗人北岛的作品中常应用陌生化手法,其代表作《一切》通过割裂相联意象的内涵、勾连相反意象的意义,产生变形意象的组合,加以统一的句式,使得对比更为鲜明,大大增强了诗歌的
摘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的梦想,是全中国人民的梦想,作为大学生主要群体的高职院校学生,他们的个人梦的实现与中国梦的实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通过文献法、归纳法来对高职学生应该如何处理中国梦与个人梦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中國梦;个人梦;关系  “中国梦”与“个人梦”是相互联系也是相互促进的,随着国家建设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成为了全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而学生在课前有效的预习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起点,是落实这一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将预习做扎实,我认为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预习过程,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课前预习;方法指导;习惯培养;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