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抗凝血酶Ⅲ(AT-Ⅲ)是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单链糖蛋白,半衰期为2.69 d,属于广谱丝氨酸蛋白抑制物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AT-Ⅲ在人体内起重要的抗凝调节作用,约占血浆抗凝系统总活性的70%~80%,参与维系体内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同时也是高凝状态评估的良好指标。近年来,儿科医生发现AT-Ⅲ的活性检测在评估儿童血栓形成、脓毒症及肾病综合征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临床价值。该文主要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检验科,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检验科,沈阳 110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凝血酶Ⅲ(AT-Ⅲ)是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单链糖蛋白,半衰期为2.69 d,属于广谱丝氨酸蛋白抑制物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AT-Ⅲ在人体内起重要的抗凝调节作用,约占血浆抗凝系统总活性的70%~80%,参与维系体内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同时也是高凝状态评估的良好指标。近年来,儿科医生发现AT-Ⅲ的活性检测在评估儿童血栓形成、脓毒症及肾病综合征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临床价值。该文主要针对影响儿童抗凝血酶Ⅲ活性检测的因素分析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在创新城市医疗联合体模式的背景下,率先以安徽为试点推行高年资护士下沉到社区医院,开设社区专科护理门诊,以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和满足居民一体化健康服务需求。文中从新一轮医疗改革大背景中,分析高年资护士在创新医疗联合体模式中的全新职业定位、并且在下沉社区探索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介绍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对癌症幸存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心理社会干预进行综述,包括癌症复发恐惧在不同癌症人群的发生现状、常用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心理社会干预,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癌症幸存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度,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由机体自身产生攻击突触后膜上受体的抗体引起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密不可分。该文就Th1、Th2、Th9、Th17、Th22、滤泡型辅助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Tfh)、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Treg)及其分
重组人干扰素α1b(rhIFN-α1b)是我国第一个国际独创的基因工程新药。在上一期中,已经概述了其作为人体天然抗病毒的主要干扰素亚型,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广谱抗病毒作用等特点,在儿科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多个临床专家共识和指南。该文总结其在临床治疗儿科疾病的创新性研究和成果,并进一步探讨儿科临床应用rhIFN-α1b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肾小球疾病是指病变主要位于肾小球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为主。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家族在介导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多重作用,近年来发现纤溶酶原激活物家族之一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typ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肺泡和肺血管发育不良为特征,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血管舒张肽,可促进肺泡的生长发育和肺血管的生成。ADM通过三条信号通路在呼吸系统发挥保护作用:(1)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通路促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 arteriosus,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虽然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但随着介入技术及相关材料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成为治疗PDA的首选方案。该文就儿童PDA介入治疗适应证、PDA的测量、封堵器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情况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芬太尼在早产儿中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尚未明确。我们将对此展开研究,并评估应用5 μg/ml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方法早产儿分为两组,在穿刺操作或气管插管前,分别给予0.5 μg/kg[20例,中位胎龄26.5(23.3~34.1)周]和2.0 μg/kg芬太尼[8例,中位胎龄27.4(25.3~30.7)周]。分别于注药后10 min、2 h、4 h、8 h及24 h采血,同时检测生理指标
目的明确新生儿光疗与将来临床表现明显的血管瘤发生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本研究分析了一个包括678 879例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的队列,于2006~2016年间共随访11年,共完成3 975 242人·年的随访。患儿在生后28天里接受光疗。预后判定标准是在随访中出现需要住院治疗的血管瘤。通过统计分析判断光疗与血管瘤风险的危害比(HR)及95%可信区间,并考虑到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先天畸形的影响。结果接
目的探讨IL-23受体rs2201841和rs11805303位点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0例哮喘患儿和73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反应检测IL-23受体rs2201841和rs11805303位点的基因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哮喘组rs2201841位点为CT的有20例,为CC的有47例,为TT的有3例,而对照组rs2201841位点为CT的有29例,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