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聊天啊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zh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小孩上信息课,突发奇想,在百度上搜他们班主任名字“王谦”,弹出来的一个词条是“王谦,开国大将之一……”下课后,有个同学告诉谦老师说“我们在百度上搜你,你是个开国大将!”谦老师就配合着做了个敬礼的姿势,这时,有个找抽的插嘴说“他1973年就死了!”这个二货被谦老师捶了一顿,谦老师1981年才出生。这个小孩如果上电视节目,会被主持人斥责:“会不会聊天?”
  《追忆逝水流年》里身体不好脾气古怪的姨妈,憎恶两类来看望她的人,就因为他们太不会聊天,一类是宣传异端邪说,劝她不要“顾影自怜”,还鼓吹“在阳光下走走,吃点带血的烤牛肉,比卧床和服药更有补益。”一类相反,听姨妈故作呻吟“完了完了!今天我很不好,很不好……”他们竟然接茬说:“啊!像您这样也还能拖一阵子呢。”
  我的同事小咪认为,同事里最不会聊天的要数L姐。有同事要出差,L姐会没话找话地聊“飞机是早上的安全?还是中午的安全?还是晚上的安全?”有人打开手机视频展示自家婴儿——会爬了,会站了,会走了……L姐都要见证奇迹一般尖声叫好,好像这些能力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什么超能力一般。L姐还指望那婴儿怎么样?飞起来吗?小咪简直担心和内存太低的L姐朝夕相处影响了自己智商咋办?
  电视里,相亲的要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唱歌的要会煽情有故事,即便是找工作的,也得和主持人掐起来才会赢得眼球。而L姐几乎不会打断别人。哪怕主持人用“你会不会聊天?”来激发她的斗志,她也做不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咖啡厅甚至地铁上,随便听一耳朵,“会聊天”的一般模式大概是这样:一个人在说,一个人打断他“对,对,我也是这样,我……”然后激动地谈自己或自己熟悉的那个世界,直到前一个人轮到自己终于能插上话“对,我也是这样,我……”把话头扯到自己的观点上去,整个过程犹如竞赛一样激烈,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笑忘录》里揭示:“说白了,聊天就是抢话头,把自己的耳朵解除奴役并强行占据他人耳朵的一场游戏。”
  其实,L姐一点儿也不傻。假如你周末拒绝加班,找借口说身体不好,她不会诚恳地拆穿你,说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你去逛商场玩自拍了,虽然她也在下面点赞来着。你给她帮了忙,她会又惊又喜地感谢你,不会叫你知道,你的帮助有点画蛇添足,已经另有人主动替她把这件事办了。她深谙办公室聊天的本质:只是制造一团和气的氛围而已,哪怕说的都是废话。作为同事,不需要多会聊天,就像工作不需要太多的私人情绪,上班不可以纵酒,生活不是在做电视节目一样。
其他文献
很多通奸故事都是从一个不安分的女人开始的,最后终结于这个女人的死亡。围绕在这个女人身边的,是不解风情的丈夫、懦弱的情人、不贞的谴责、儿女的疏远。在这些故事中,女人通常都是被谴责的那一个,但男人往往是始作俑者。  狗血通奸情节的三个关键人物:爱疯了的女人、吓破胆的情夫、无情的丈夫。  并非所有通奸关系都是狗血剧,像小说《廊桥遗梦》里的弗朗西斯卡,在与摄影师情人拥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之后又回到那个沉
许多年前,有次去“雪茄坊”与好友小聚。那店在潘家园附近,如今早已消失尽净,变成一片城市绿化地了。那天,店老板请我们喝刚到的新茶,喝着喝着,有人忽然提议去大觉寺。去看玉兰花要不要?说走就走。  天色已近黄昏,暮霭四合,灰云朵朵。今年的玉兰花开得算晚了,北京早就有正月初六玉兰开花记载,店老板边开车边说,我在日本吃过玉兰花烹饪的正宗“天妇罗”,没感觉怎么好吃,不香,吃口寡淡,甚至根本就没味道。我自己后来
在泰国旅行是从嗅觉开始的。  刚下飞机,走在廊桥就闻到香味,像是花香。泰国人敬佛与国王,随处可见国王画像前奉着鸡蛋花和茉莉水串。这股香味弥散在曼谷街头,混着城市的汽油味。  深夜抵达曼谷,破烂脏旧的城市。热带潮湿,许多房子墙皮剥落,长出大片霉斑。街灯昏暗,乏人出没,只有流浪狗在街头觅食。这是老城,只有接近皇宫时才灯火灿烂,连路旁的树上都挂满金色的灯泡。不仅天黑时皇宫与庙宇最亮,到了白天,这几处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