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14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走进中国SUV和卡车制造商长城汽车(GreatWall Motors)的工厂,你很容易忘记自己是身处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在这里,瑞士制造的机器人在不停地旋转翻滚,冲压出金属门框,然后焊接在迷你SUV哈弗M4的车身上。在长城汽车最大的综合工厂里,身着蓝色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很少。该工厂位于北京西南大约140公里的保定市。
“利用自动化技术,我们既可减少工人数量,又可节省资金。”长城汽车总经理郝建军表示。他已在四家工厂投资1.61亿美元,配置了1200名机器人。在安装前,工厂机器人的平均价格大约是5万美元。“三年之内,减少工人數量带来的工资节省将可完全抵消这笔费用。”郝建军说。安装机器人后,长城汽车的焊工数量从1300人降至400人左右。
许多行业越来越多使用机器人
2011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2577台,比2010年增长51%。中国在新机器人采买方面仅次于日本和韩国,但领先于德国和美国。机器人销量在2006年至2011年间翻了两番,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预测,到2014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汽车业其实引领了中国工业自动化的浪潮,尤其是那些通用(General Motors)、本田(HondaMotor)和大众(Volkswagen)的合资企业更是如此。消费电子产品、食品与饮料加工、塑料和纺织等行业也纷纷效仿。“我们看到,许多行业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人在世界其他地区,机器人早已应用在这些行业,”经济咨询公司Gave Kal Research的分析师李玉禅(Yuchan Li)表示,“对中国来说,在自动化方面仍有许多唾手可得的果实可以摘取。”
对于如日本发那科(Fanuc)、德国库卡(Kuka)与西门子(Siemens)和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Rockwell Automation)等机器人制造商来说,中国现在是一个重要的市场。瑞士制造商艾波比(ABB)已经选择将上海作为全球机器人业务总部,为汽车和电子业客户生产机器人系统。
趋势正在形成且无法阻挡
转向机器人的原因之一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到2013年,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将达到10亿的峰值,之后将开始缩减,部分原因在于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力短缺已经非常普遍,正在推高工资水平——近年来每年增幅约为20%。中国政府正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来鼓励自动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它们改变生产流程和提升在价值链中的位置”。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驻香港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高路易(Loms Kuijs)表示。
对于纺织工业来说,面对利润率越来越低的局面,自动化可能是除停工或迁走外的唯一选择。虽然一些工厂迁到了工资水平较低的柬埔寨和越南,但香港毛衣制造商美罗针织厂(国际)有限公司(Milo’s KnitwearInternational)却选择了设备升级。该公司耗资190万美元购买了29台日本针织机,随后其东莞工厂的工人便从140名减至6名。原来平均每月450美元的工资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该公司总经理林宣武表示,“机器可以24个小时运行,只需要很少的检修时间。如果没有这种效率的改善,我们的工厂根本无法生存。”
林宣武表示,工人的抗议活动加速了自动化趋势。作为iPad和iPhone的代工商,富士康在中国大陆雇用员工超过140万人,由于劳资争议,其设在太原、郑州等城市的工厂已被迫关掉。在这些抗议活动爆发之前的2010年,深圳富士康工厂发生了多起工人跳楼自杀事件。2011年,该公司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三年内为其中国大陆工厂增加100万台机器人。GaveKal的李玉禅估计,2012年末,富士康将在中国大陆拥有至少3万台机器人。
最后,咨询公司贝恩(Bain
走进中国SUV和卡车制造商长城汽车(GreatWall Motors)的工厂,你很容易忘记自己是身处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在这里,瑞士制造的机器人在不停地旋转翻滚,冲压出金属门框,然后焊接在迷你SUV哈弗M4的车身上。在长城汽车最大的综合工厂里,身着蓝色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很少。该工厂位于北京西南大约140公里的保定市。
“利用自动化技术,我们既可减少工人数量,又可节省资金。”长城汽车总经理郝建军表示。他已在四家工厂投资1.61亿美元,配置了1200名机器人。在安装前,工厂机器人的平均价格大约是5万美元。“三年之内,减少工人數量带来的工资节省将可完全抵消这笔费用。”郝建军说。安装机器人后,长城汽车的焊工数量从1300人降至400人左右。
许多行业越来越多使用机器人
2011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2577台,比2010年增长51%。中国在新机器人采买方面仅次于日本和韩国,但领先于德国和美国。机器人销量在2006年至2011年间翻了两番,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预测,到2014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汽车业其实引领了中国工业自动化的浪潮,尤其是那些通用(General Motors)、本田(HondaMotor)和大众(Volkswagen)的合资企业更是如此。消费电子产品、食品与饮料加工、塑料和纺织等行业也纷纷效仿。“我们看到,许多行业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人在世界其他地区,机器人早已应用在这些行业,”经济咨询公司Gave Kal Research的分析师李玉禅(Yuchan Li)表示,“对中国来说,在自动化方面仍有许多唾手可得的果实可以摘取。”
对于如日本发那科(Fanuc)、德国库卡(Kuka)与西门子(Siemens)和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Rockwell Automation)等机器人制造商来说,中国现在是一个重要的市场。瑞士制造商艾波比(ABB)已经选择将上海作为全球机器人业务总部,为汽车和电子业客户生产机器人系统。
趋势正在形成且无法阻挡
转向机器人的原因之一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到2013年,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将达到10亿的峰值,之后将开始缩减,部分原因在于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力短缺已经非常普遍,正在推高工资水平——近年来每年增幅约为20%。中国政府正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来鼓励自动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它们改变生产流程和提升在价值链中的位置”。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驻香港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高路易(Loms Kuijs)表示。
对于纺织工业来说,面对利润率越来越低的局面,自动化可能是除停工或迁走外的唯一选择。虽然一些工厂迁到了工资水平较低的柬埔寨和越南,但香港毛衣制造商美罗针织厂(国际)有限公司(Milo’s KnitwearInternational)却选择了设备升级。该公司耗资190万美元购买了29台日本针织机,随后其东莞工厂的工人便从140名减至6名。原来平均每月450美元的工资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该公司总经理林宣武表示,“机器可以24个小时运行,只需要很少的检修时间。如果没有这种效率的改善,我们的工厂根本无法生存。”
林宣武表示,工人的抗议活动加速了自动化趋势。作为iPad和iPhone的代工商,富士康在中国大陆雇用员工超过140万人,由于劳资争议,其设在太原、郑州等城市的工厂已被迫关掉。在这些抗议活动爆发之前的2010年,深圳富士康工厂发生了多起工人跳楼自杀事件。2011年,该公司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三年内为其中国大陆工厂增加100万台机器人。GaveKal的李玉禅估计,2012年末,富士康将在中国大陆拥有至少3万台机器人。
最后,咨询公司贝恩(Bain